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 > 書信稿件 > 稿件范文 > 評課稿

角的評課稿(8篇)

更新時間:2024-11-12 查看人數:8

角的評課稿

第1篇 小學數學展示課《角的度量》聽課心得筆記評課稿

聽華應龍老師的課總給人一份啟迪,他的深厚功底和教學創(chuàng)新讓學生進行富有思考的學習。2006年11月18日,杭州舉行第二屆“演繹激情與本色課堂”全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中,我又有幸聆聽了華老師的《角的度量》一課,相當精彩,給了我們一線老師很大的啟示,真正體現了本會“演繹激情與本色課堂”的主題。

在本節(jié)課中,華老師主要組織了以下教學活動:

1、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

從滑滑梯的角度引入,師問:角怎么量?你會嗎?會量的請舉手!

2、角與量角器

華老師沒有讓學生馬上量角,也沒有讓學生來認識量角器,而是組織學生在“紙”的量角器上畫角。在畫的過程中不段引發(fā)學生思考:怎樣畫?要注意什么?為什么有不同畫法?讓學生明白角的頂點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邊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

3、認識量角器

師:量角器上那么多東西是干什么用的?

4、量角

5、量角的應用

球門的設計與量角、風箏飛的高低與量角、椅子的*背與量角,讓學生感悟數學的無窮魅力。

給我的啟發(fā):

一、什么是本色課堂?

本色的課堂就是要使課堂教學顯得扎實和有效,本節(jié)課教師沒有只局限于用量角器來“教”學生學會用量角器,而是讓學生先溝通角與量角器的關系,接下來學生對“量角器”的認識就更深層次了,好象量角器就是他們發(fā)明的,量角也就不成問題了。本節(jié)課中,學生的練習也較豐富,該練的還是要練,體現了本色不改。

當然,要上出數學課的本色,我們必須要有良好的教學素養(yǎng),要有真的教學功底。

二、什么是教學創(chuàng)新?

在本色不改的前提下,我們要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他讓我們明白:堅守教學陣地的最好途徑就是不斷地研究,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斷地想學生所想,不斷地讓學生學會思考。《角的度量》一課,情境創(chuàng)設(滑滑梯)和量角的生活應用(射門、放風箏、椅子)這些都不是華老師的首創(chuàng),但華老師卻能在他的課中很好的運用,用得比我們好!更讓我們沒想到的是:他能想出通過讓學生在“紙”的量角器上畫角來溝通角和量角器的關系。本人在平常上在《角的度量》時,有的學生量角器沒帶,也有過讓學生在“紙”的量角器上畫角,畫過了也就罷了,沒想到還有更大的用處,著實讓人佩服!

第2篇 《角的度量》評課稿

《角的度量》評課稿范文

徐老師執(zhí)教《角的度量》一課,總體來說比較完整,對于第一次上數學公開課的徐老師來說,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能把握教學重點,控制好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好學生課堂活動與交流,教學語言干凈利落,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能做到如此不錯矣。但教學當中自然有優(yōu)點與不足,下面本人就本節(jié)課部分環(huán)節(jié)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與建議。

1、認識量角器時,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手中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這種探究的方法。

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來看,學生比較拘緊,參與面不廣。盡管課堂中學生的回答也有精彩的,如:“我發(fā)現量角器上的有數,這些數的排列有規(guī)律,一個從左往右,一個從右往左”等等,但整個環(huán)節(jié)比較零亂,如果能讓學生自主觀察自己的量角器,然后小組進行討論再匯報,這樣學生說起來也比較有自信,比較完整,教師適時地進行補充,就能把所有的信息反饋出來,也較為系統(tǒng)。

2、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時,徐老師又分以下幾個層次來學習的:

(1)在量角器上找出1°角,并說出為什么?

(2)在量角器上找出幾個角的度數(2°、10°等)

(3)讀一個媒體上標數的角(50°)。再找出一個跟它一樣大的角。

此題是因為讀角時學生容易把內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學生通過這兩個角的認讀,深有體會地說:讀角時要注意把內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因為讀角時雖然都是50°,但一個是看外圈,一個是看內圈的。第三個層次是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所以相當重要。但在第三個小環(huán)節(jié)上,教師沒有加強內圈外圈的辯別,導至后面量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出現不扎實的狀況。因為四年級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完整的角,還沒有認識到角是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而成,量角為什么要“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對于角的旋轉過程、方向沒有建立表象,加以認識,自然讀度數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況下看外刻度線或內刻度線,盡管總結出量角方法,學生仍是不知所措。實踐證明,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把握遠遠遜于對形象的記憶。盡管也有教師的示范,但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太抽象。

3、別小看學生的力量。

在測量中,應該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會了的學生指導不會的學生幫我承擔了一部分任務。教師的親自指導和學生的指導都比教師反復將方法效果好的多,所以我認為教學時應給出更多的實踐時間。

4、讓數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學習應該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實踐活動,數學教學應該與孩子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為此,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由書本數學走向生活數學,取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置身于現實的問題情境之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發(fā)現數學知識,體驗到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運用數學知識能較好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因此,我覺得在本課中是否可再充實一些與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的量角問題。

5、先估后量,突破難點。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直角的認識,徐老師在度量角的度數前把直角等于90度作為參照物,讓學生先估計一下給定的角有多少度,再動手測量。這樣的做法很好,可以更好的突破內、外刻度的難點,減少錯誤。

6、首尾呼應,結構完整。

課始的比角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學生一定的問題和懸念,若在學完本課內容之后再回顧一下比角的準確方法,首尾相呼應,不僅顯得結構完整,更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今天所學的角度的重要性。

《角的度量》評課稿范文

第3篇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1

熊老師:

你好!我今天聽了你的小學數學二年級《角的初步認識》一課后,覺得你在這一年里,通過自己的認真學習,刻苦鉆研,課堂教學技能較入校時大大提高,課堂駕馭能力上升很快,看到你的成績,你很棒,我很高興,也受感動。

作為一名新老師,在你今天的這一課堂中,有很多地方是你的驕傲,值得欣賞。

一是整堂課采用了觀察教材插圖信息,引出角的認識,再回到生活,找角、用手摸角去體驗和感受角,充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回歸于生活”的數學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這是數學教育中一個永恒的理念。

二是認識了角后,通過孩子自己制作一個角,以及孩子手掌游戲,加深了孩子們對角的認識,鞏固了孩子們對角的一個頂點、兩條邊的初淺理論。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之一,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體現了教師教得快樂、孩子學得快樂的課改理念。

三是在結課時,對本堂課進行了認真的總結,本堂課學習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有利于孩子們對知識的點滴疏理,有利于孩子們對知識的沉淀和鞏固。

在這一堂課里,也有一些不盡滿意的地方,或許是值得商榷的地方,我們共同思考,實踐解決。比如:

一是在開課環(huán)節(jié),指導孩子觀察教材插圖,插圖是一幅足球場,這對于農村的孩子了解足球場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換一幅孩子生活中的運動場(比如學校球場照片),讓孩子去觀察圖中的角,找出角來,就更好一些,那樣貼近他們的生活,之后再回到教材去觀察,就更容易找準圖中的角了。只要我們使用的數學課堂元素是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其學習的興趣和效果就不一樣的了。

二是在具體觀察實物剪刀、三角板中的角的時候,你說它們只有一處有角,其實它們都不只一個角,應指導孩子仔細觀察。

三是對角的認識有一定理論基礎后,應進一步把這一數學問題放到生活中去,教孩子們觀察,從而得到生活中的所有物品都包含有各種不同的角,為下課時學習直角作好鋪墊。

四是在教孩子數角的個數時,不能只是直觀的角,更應考慮隱藏的角,比如從一個角的頂點處向角內再畫一條直線出來,就不只是2個角了,而是3個角,因為表面上看上去是兩個角,而實際上還有一個大角。

總之,你的'這一堂課,為你點贊的地方比較多,體現了你的專業(yè)水平上升了很大,希望你繼續(xù)發(fā)揚你的不懈追求精神,把課改理念,如小組建設、班級文化等,用于你的二年級班級,你的課堂就會更能體現你的風格和特點,更能在課改潮流中體現你的人生價值。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2

劉老師設計的《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給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節(jié)課的設計構思非常巧妙,從鱷魚張開的嘴巴抽象出角的概念,并用手勢表示,再利用三角板的尖尖的角來突出組成圖形的要素——頂點和邊,然后通過一系列的例證來鞏固角的概念,鞏固練習中的幾個設計也特別吸引學生的眼球,如比較哪個滑梯陡,利用轉盤來教學弧線,利用燈光掃射的轉動過程來提出哪盞燈掃過的范圍比較大,再把燈光掃射的兩個角畫下來進行比較角的大小等等。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課的開始利用鱷魚張開的嘴巴產生角,在情境中產生問題,提出了什么是角的大小,“角大”指的是什么,這是一個典型的比較張開度的問題情境,劉老師借此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并通過從“實物圖——手勢——角”的逐級抽象,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利用轉盤來教學弧線也是本課的亮點,在歷來的教學中畫好角后老師會順手添上一條短弧,角的定義中是沒有也推導不出要畫上這條短弧的,這對教師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對初學的學生來說就是“天外飛仙”,老師從沒有認真去想過這弧線到底表示什么,只是一帶而過地告訴學生,在兩條邊形成的這個夾角之間可以劃上弧線,這就是角。而劉老師通過大轉盤轉動的不同方向呈現出旋轉方向的短弧,學生可以直觀知道短弧的表示作用,它表示的是開口的方向,兩邊所夾區(qū)域的含義,再和學生總結出表示角的大小要注意加上短弧,否則會搞不清楚我們所比較的到底是什么。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3

經過李老師對《角的認識》這節(jié)課的精心設計,整節(jié)課的教學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能夠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fā)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動腦思考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另外在教學畫角這一環(huán)節(jié),尹老師先讓學生討論怎樣畫角,再讓電腦演示畫角的步驟,然后又學生模仿著老師畫角,最后再讓學生獨立畫角。

可能一定程度限制了學生操作能力的發(fā)揮,但我覺得李老師的教學方式可能能更好地落實這一知識,并能有效合理利用課堂時間。個人覺得在教學角的特征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可以讓學生拿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角,體驗角的特征。角是比較抽象的幾何知識,只有摸過,感受過學生才能對角的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傊?,整節(jié)課無論是基礎知識的落實還是重難點的突破,都是相當到位的。

本節(jié)課分為三塊內容,角的認識及判斷,畫角和角的大小。李老師在這三塊內容教學中處理得清楚恰到好處。本人比較欣賞尹老師在教學中的細致,如在判斷中,除了說說是角還是不是角的原因,還通過變一變把不是角的圖形變成角,或把角轉一轉還是角。在角的大小教學中,我覺得是不是可以出示兩個角,一個開口大但邊短,另一個開口小但邊長讓學生判斷哪個角大?學生可能會判斷開口大的角大,以此來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第4篇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今天在安陽實驗小學聽了一堂數學公開課——二年級的《角的初步認識》。因為自己也剛剛上過這節(jié)課,經過相互的比較借鑒和學習領會,頗有些體會。所以將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一、在導入部分,沈老師是讓學生猜一猜被云朵遮住只露出幾個角的三個圖形是什么。用一句話“你是怎么才出來的?”引出本節(jié)的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在這一部分沈老師說他嘗試過用具體實物找出角,也用過圖形找出角。經過比較他發(fā)現實物找到的角是和數學意義上的角有一定的出入,而在圖形中找到的角和數學上找到的角比較容易統(tǒng)一,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

但是我有幾個疑問:1、學生對角的認知不是來自圖形,因為在這之前學生還沒有學過角。他們更多的是接觸了生活中的角。我覺得用生活實物來找到角更加符合孩子的認知心理,更讓他們覺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知識是可以解決或應用與我們的生活的,他和我們的關系十分密切,更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2、概念教學,尤其是像角是什么?這樣的概念,其實是一個數學建模的過程。我們要做的就是領著學生經歷模糊——矛盾——漸漸清晰——明朗化的工程。逐漸的幫助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的知識提煉出數學真知的鉆石來。

3、雖然云朵遮住了圖形只露出幾個角。但是學生并沒有關注到這幾個角。因為有些學生猜圖形根據的是它的邊。這樣才也是可以的。對于這樣的方法老師沒有做出適當的反應。

4、雖然說“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边@節(jié)課這在練習的時候用到了教材的一道題目,其他的都省略不用。那么教材到底應該被放在怎樣的位置上呢?在有更好的選擇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將教材棄置不用。

二、新科研究。沈老師用一句話:“這幾個從圖形上請下來的角有生么共同的特點?”圍繞這句話學生展開研究,找到角的各部分,并學會了它的名稱。

在一環(huán)節(jié),沈老師語言精煉,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去,了解和幫助學生。體現了今日的主題——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三、練習部分。老師讓學生判斷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有一個細節(jié)讓我感觸頗深:7號圖形一條邊長一條邊短。全班全認為7號是角,只有一個學生說不是。沈老師的處理方式是,先讓不是的學生說說自己的理由,然后再讓認為是的學生說說自己的理由,最后在問認為不是的同學是不是同意他的理由。通過這樣的生生互動,用一種說理和辯論的方式去幫助有疑問的學生釋疑,同時也讓懂得學生加固自己的認知。如果能讓那個有疑問的學生再來說說他明白的什么?你為什么認為7號是角呢?這樣效果將更加明顯。

四、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示角。出發(fā)點是為了證明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角的邊的大小沒有變,是角兩邊分開大小變了。從而得出:叫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大小無關,和他兩邊分開大小有關。

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請了一位學生舉起雙手來演示角。足足舉了5分鐘。我覺得讓學生用扇子,鉛筆,紙條,學具做角也可以去的同樣的效果。而且那個還是可以摸得到的。

五、畫角。直接采用了觀察電腦畫角,學生模仿的方法。如果請學生自己嘗試畫角。其他學生幫助糾正。這樣畫角的錯誤會減少很多。

這里很多是個人的看法,有很多言語不當的地方,可能比較偏激。請各位同行見諒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第5篇 《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1

從這堂課的總體效果來說,林思思老師已經樹立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課堂很活躍,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讓數學知識回歸現實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兩者相互依存。只有當學生體會到數學是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才學得興趣盎然,對數學充滿親切感。林老師這堂課上始終注意了這一點。例如:從長方形導入新課,喚醒學生平時對角的認識,再通過學生摸角、找生活中的角,抽象出角,人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數學就在他們身邊。在課的結束部分,林老師讓學生再找“五角星”上有幾個角,這樣,無形中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2.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這節(jié)課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讓學生在各個教學活動中唱主角。真正實現了“知識不再是全靠教師的授給,而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體驗,不斷得到的”這一目標。如比較角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只提供給學生簡單的材料(圓片)讓學生親自操作,主動去探索,折出了不同的角,并且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體驗出角的大小。

3.運用多媒體視頻,突破教學。

教學時教師播放一個畫角的視頻,把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很清晰很直觀,學生看完以后馬上練習畫角,教學效果很不錯,這個視頻也可以讓學生重復看,突破了教學難點。

值得探討的兩個問題:第一,比較角的大小用圓片折角,學生比較起來不是很直觀,很難突破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建議可以改為活動角,可能教學效果會更好。第二,角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的認知水平要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所以可以先從生活中去找再到數學中的.角,這樣可能更好地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2

江老師的《角的初步認識》一課,課堂氣氛活躍,能突出重點,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教學手段,突破難點。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例。本節(jié)課有幾大亮點:

1、新課的引入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熟悉的兔房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

2、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先在情境圖圖片上找一找、摸一摸,分一分角、指一指角,讓學生初步感知“角”是怎么樣的,讓學生初步形成角的特征和概念。再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搭一搭、拉一拉、折一折、畫一畫等手段來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讓學生在“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畫角”的實踐操作過程中體會、理解、發(fā)現角、認識角。同時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并不神秘,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體現了新課標精神。

3、備課深入,能預知本節(jié)課的難點——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并能通過電腦演示、實物演示來突破難點。

4、練習設計形式多樣,有層次有坡度。在練習過程中并用兒歌的形式讓學生鞏固對角的認識。

本課的難點“角的大小與邊長無關”建議重復說明角的大小是指哪個部分的大小,老師最好把教具放到黑板演示,并多舉例說明,讓學生加深印象。

《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第6篇 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我聽了白老師教學《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本課時教學白老師給我比較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整節(jié)課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能夠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fā)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觀察、發(fā)現、交流、思考為主線,讓學生在看、說、想中解決問題。另外,白老師還在這節(jié)課中創(chuàng)設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動腦思考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v觀全課,我覺得還有以下幾方面突出的特點:

一、創(chuàng)設情境,準確找出物體表面的角

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上課開始,白老師利用10月13日是什么日子?(少年先鋒隊建隊日),少年先鋒隊的標志是什么?(紅領巾),出示紅領巾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什么?找出呈現在各中圖形中的角;同時讓學生找一找教室中那些物體上有角。通過找角的活動,使學生對角圖形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由具體到抽象,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充分放手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探究新知運用新知,培養(yǎng)能力

白教師敢于放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為了讓學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師組織學生找一找、摸一摸、辯一辯,畫一畫的活動。先讓學生找一找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角這一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培養(yǎng)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解釋生活。讓學生上臺摸一摸活動角,并說一說有什么感受??偨Y出角的特征: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這樣為學生學習畫角找到了依據。畫角這一環(huán)節(jié),這里教師先讓學生嘗試畫一畫,教師引一引的方法,解決了畫角這一重點。這里過渡比較自然。在突破角的大小與其兩邊長短無關這一難點,白老師先通過兩角的重合以及邊的變化來使學生進行直觀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鞏固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把鞏固知識融于游戲創(chuàng)造性地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運用掌握,符合兒童的學習特點。真正體現了“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三、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課的'最后,白老師設計由依據對角的各部分的認識,用學生自由選做角,在互相交流中進一步鞏固角有大有小而與邊的長短無關,這樣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融趣味性、知識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性為一體,增強了學生對角的認識,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也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得到極大的鼓舞,從而使學生一舉多得。

第7篇 小學數學教材《角的認識》評課稿

小學數學教材《角的認識》評課稿

概念教學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正確的數學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石,是培養(yǎng)數學能力的前提,當前,針對概念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比較忽視概念的形成過程,往往把一個新的概念和盤托出,讓學生死記硬背法則、定義;比較忽視概念間的聯(lián)系,許多本來是有聯(lián)系的概念,卻分散、孤立不成系統(tǒng),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比較忽視概念的靈活應用。對許多學生來說,感到數學“枯燥無味”,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基于此現狀,我校數學教研組試圖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提高數學教師教學能力,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具實效,使學校的數學教學質量更上一個臺階。此次教學活動是由周萍老師和希曉老師共同完成,先是周萍老師上角的初步認識,然后組內進行評課,修改,然后由希曉老師在修改后的基礎上繼續(xù)上《角的認識》這一課。

兩節(jié)課共同亮點:

1、兩節(jié)課都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實物中抽象出角的過程,又回歸到生活中去找角,切實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特別是在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學中,都引導講解得很到位,絕大部分學生都知道一個角是由1個頂點,2條邊組成。2、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兩節(jié)課中,教師都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畫一畫、做一做、練一練,在各種感官的.協(xié)調、合作下認識角。其次,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同桌合作討論,全班展示交流,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交流中深化了對角的認識。

兩節(jié)課的不同點:

1、周萍老師的課是前松后緊,前面認識角花的時間比較多,后面畫角和角的大

小比較環(huán)節(jié)用時較小,而希曉老師的課是前緊后松,前面認識角用時較短,學生馬上開始判斷是否正確。后面畫角和角的大小比較環(huán)節(jié),用時較多,指導比較到位。

2、教學語言上,周萍老師很有親和力,激勵語較豐富,感染力很強,整節(jié)課氣氛濃厚。希曉老師語言簡約明了,給學生很有梯度的思考,教學很扎實。

3、教學組織開放度,周萍老師放得較多,就算是角的各部分名稱的命名都要先

讓學生先取一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只是有些時候我們還是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而希曉老師的課放的相對較少,特別是在全課小結中,其實可以讓學生自己說說有什么收獲,而不需刻意的引導,學生實在沒點到,我們再做補充也不晚。

總之,兩節(jié)課都有各自都有優(yōu)點,兩位老師也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小學數學教材《角的認識》評課稿

第8篇 小學數學教材《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小學數學教材《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范文

根據學校教研工作安排,今天下午在教師會議室舉行了以“立足圖形與幾何,有效開展探究過程中的操作活動”為主題的數學教學研討活動。本次活動由鄭春華老師執(zhí)教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一課。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體現在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一、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薄白灾魈剿?、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這堂課中,在鄭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嘗試、主動探索,主動了解和發(fā)現知識的產生與發(fā)展過程,從而更好地體現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原則,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和提高。如:在教學“比較角的大小”時,鄭老師通過一個圓片讓]孩子們自己想想辦法,動手折出一個角。第二次折一折,折一個比老師手中大的角,折完與同桌交流為什么現在折的角比老師的角大?通過調動學生動手折角、觀察等,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并且采用合作交流的形式,討論角的大小與什么無關,與什么有關?從而讓學生自己發(fā)現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邊的叉開大小有關。

二、注重教師的引領指導與示范演示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鄭教師為我們展示了他嚴謹扎實的課堂。如教學“畫角”這一部分時,陳老師先問孩子們可以怎么畫角?學生們各抒己見,畫法不一,鄭老師話鋒一轉:打開課本第39頁,看看書本上告訴我們角是怎么畫的。然后鄭老師演示了角的正確畫法,最后孩子們才拿起尺子正確規(guī)范的畫角。這樣的教學過程步步落實,扎實到位,相信孩子們不僅學到的是畫角的方法,更學會了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

三、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兩者相互依存。只有當學生體會到數學是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才學得興趣盎然,對數學充滿親切感。鄭教師這堂課上始終注意了這一點。例如:在課題引入部分,先在生活中找一找、摸一摸哪些地方有角,然后出示了3時整的鬧鐘、折過的'吸管、剪刀等實物畫面,再抽象出角,從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課的結束部分,學生學會本堂課有關角的一些知識后,鄭老師讓學生在長方形上剪一刀,會變成幾個角?這樣,無形中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商榷之處:

鄭老師在教學“比較角的大小”時,如果運用重疊法,把老師折的角與學生折的角重疊后比較角的大小,再利用活動角演示角的變大、變小過程,相信學生對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邊的叉開大小有關這一結論會更明確、清晰。

小學數學教材《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范文

角的評課稿(8篇)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今天在安陽實驗小學聽了一堂數學公開課——二年級的《角的初步認識》。因為自己也剛剛上過這節(jié)課,經過相互的比較借鑒和學習領會,頗有些…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角的信息

  • 角的評課稿(8篇)
  • 角的評課稿(8篇)8人關注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今天在安陽實驗小學聽了一堂數學公開課——二年級的《角的初步認識》。因為自己也剛剛上過這節(jié)課,經過相互的比較借鑒和學習 ...[更多]

  • 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5篇)
  • 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5篇)5人關注

    小學數學教材《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范文根據學校教研工作安排,今天下午在教師會議室舉行了以“立足圖形與幾何,有效開展探究過程中的操作活動”為主題的數學教學研 ...[更多]

  • 角的初步評課稿(5篇)
  • 角的初步評課稿(5篇)5人關注

    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我聽了白老師教學《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本課時教學白老師給我比較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整節(jié)課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能夠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fā)展,重視學 ...[更多]

  • 角的度量評課稿(2篇)
  • 角的度量評課稿(2篇)5人關注

    《角的度量》評課稿范文徐老師執(zhí)教《角的度量》一課,總體來說比較完整,對于第一次上數學公開課的徐老師來說,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能把握教學重點,控制好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好 ...[更多]

相關專題

評課稿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