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范文網
當前位置:工作總結 > 總結大全 > 總結范文

初二上冊地理總結(九篇)

發(fā)布時間:2023-06-05 19:38:04 查看人數:42

初二上冊地理總結

【第1篇 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湘教版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qū),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4、領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鎮(zhèn)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5、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陸界線:2萬多千米

6、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長1.8萬千米。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

8、陸上鄰國:14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9、隔海相望的國家:日、韓、菲、馬、文、印尼

10、三級行政區(qū)劃:省、縣、鄉(xiāng)三級及特別行政區(qū)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1、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

12、各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和行政中心:p8

13、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2000年達12.95億;占世界21.2%。省區(qū)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門。

15、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16、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濟發(fā)達等地區(qū)人口多)

17、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xù)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18、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19、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人口占92%,少數民族占8%。5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不一:壯族人口最多。

21、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的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

22、獨特的民族風情:彝族 ——火把節(jié) 白族——三月三歌會 藏族——曬佛節(jié) 傣族——潑水節(jié) 回族——古爾邦節(jié)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漢族——賽龍舟 朝鮮族——跳跳板 苗族侗族——蘆笙節(jié)

23、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征: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階梯名稱 平均海拔 地形類型 分界線

第一階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二階梯 1000—2000米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

第三階梯 500米以下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24、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1)對氣候:使暖濕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2)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3)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4)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lián)系;

(5)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fā)電。

25、山脈兩側的地形區(qū)

①大興安嶺西側內蒙古高原東側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西側黃土高原東側華北平原 ③巫山西側四川盆地東側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西側青藏高原東側四川盆地或云貴高原 ⑤昆侖山脈北側塔里木盆地南側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北側準噶爾盆地南側塔里木盆地

26、主要山脈走向:(1)東-西走向三列:(靠北)天山、陰山、(中間)昆侖山脈、秦嶺、(靠南)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三列:(西側)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間)長白山脈、武夷山脈、(東邊)臺灣山脈(3)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4)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脈(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7、中華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8、我國地形特點:復雜多樣,五種地形類型齊全(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區(qū)面積廣大。

29、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大江大河發(fā)源地;內蒙古高原——地表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黃土廣布;云貴高原——石灰?guī)r廣布,地表崎嶇

30、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內有我國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油氣資源;準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qū),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31、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32、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廣布;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xiāng)

3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1)氣候復雜多樣、(2)季風氣候顯著、(3)多特殊天氣、(4)多旱澇災害

34、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溫差大。成因:緯度位置

35、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成因:緯度位置

36、我國的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qū)。

37、空間上分布即地區(qū)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38、時間上分布即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降水年際變化大。

39、我國的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

40、我國洪澇災害的原因:(1)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旱澇災害。如果夏季風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則會導致“南澇北旱”;(2)如果夏季風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xiàn)“北澇南旱”

41、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為界線

42、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位于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和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大。

43、我國的特殊天氣: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44、內外流區(qū)的劃分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

45、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46、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著冬季風……枯水期。

47、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隨著冰雪融化,內流河水量增多;冬春季節(jié)河流流量減少,甚至斷流。內流河大部分屬于季節(jié)性河流。(注意:我國東北的河流有兩個汛期,即春汛和夏汛)

48、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49、我國的主要湖泊

(1)青藏高原湖區(qū):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流湖,也是我國的湖泊。

(2)東部平原湖區(qū):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50、長江 發(fā)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頭:沱沱河。(黃金水道)

流經省區(qū):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6300千米,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岷江(宜賓)、 嘉陵江(重慶)、漢江(武漢)、烏江、沅江湘江(洞庭湖)、贛江(鄱陽湖)

上、中、下游分界點:宜賓——宜昌——湖口

51、黃河 發(fā)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源頭:卡日曲。流經省區(qū):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主要支流:大通河(蘭州)、湟水(西寧)、洮河、汾河、洛河(2個)、涇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點:河口——舊孟津

51、“地上河”的成因與危害及治理

(1)成因:?黃土高原土層疏松,地形支離破碎?中游地區(qū)夏季降水集中,沖刷作用大?中游地區(qū)植被差?下游地區(qū)是平原,水流平緩,泥沙沉積。(2)危害:在于下游的決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強上中游地區(qū)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修筑梯田;打壩淤地;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樞紐工程。

52、什么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

53、主要類型: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54、自然資源的特征:(1)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

(2)自然資源數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資源質量在各個地區(qū)是有差異的。

(4)自然資源分布的規(guī)律性和不均勻性。

(5)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55、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征:人多地少、類型齊全、區(qū)域差異明顯。

56、“人多地少”也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不及世界的1/3。

(1)各類土地資源齊全:耕地、林地、草地等。(2)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億公頃)

57、耕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58、林地分布在東北(原生林)、西南(原生林)、東南山區(qū)(人工林和次生林)

59、草地分布在內蒙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天山山麓。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60、我國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分布在新疆,內蒙古和青藏高原

61、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問題:人均少,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工礦與建筑用地占用及亂占耕地,使耕地面積減少——對策:提高耕地的生產力,適當開墾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問題:管理不力,濫伐現(xiàn)象嚴重—對策:營林造林護林采育結合,永續(xù)利用

(3)草地存在的問題:超載,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劃區(qū)輪牧,防災。

62、我國水資源地區(qū)分布懸殊——東多西少,南豐北缺。

(1)南方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卻占全國總流量80%以上。

(2)黃、淮、海流域(華北平原)面積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但水資源只占6%。

63、時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季節(jié)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2)年際變化大。(3)對生產的影響——易造成干旱和洪澇災害。(4)采取的措施:修建水庫

64、空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南豐北缺。(2)解決方法:跨流域調水。

65、緩解缺水問題的根本途徑:節(jié)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66、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

67、(1)西線: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黃河。(2)中線:漢江上游丹江口水庫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北京、天津。(3)東線:長江下游揚州處沿京杭運河——天津。

68、中國主要水電站:(1)松花江——豐滿 白山,(2)黃河——龍羊峽 李家峽劉家峽、青銅峽、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3)雅礱江——二灘,(4)大渡河——龔嘴,(5)長江——三峽、隔河巖、葛洲壩,(6)錢塘江——新安江,(7)閩江——水口,(8)瀾滄江——漫灣,(9)珠江——天生橋、巖灘,(10)沅江——五強溪。

69、優(yōu)越的海洋自然環(huán)境

(1)地跨多個溫度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2)大陸架面積寬廣。(3)海水溫度適中。

(4)海洋生物種類2萬余種,其中魚類3000多種,經濟魚類70多種。

70、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71、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北部灣漁場。72、我國的海水養(yǎng)殖品種:海帶、紫菜、蝦、扇貝、牡蠣、鮑魚。73、海上油田及分布:渤海灣盆地、東海盆地、北部灣盆地等74、海洋化學資源:提取海鹽、和鎂、溴、碘等化學元素。 75、四大鹽場:85%的海鹽在淮河以北的北方鹽區(qū),長蘆鹽場,還有鶯歌海鹽場、布袋鹽場、淮北鹽場。76、我國海洋資源面臨的嚴峻問題:海洋災害頻繁、局部海域環(huán)境污染加劇、近海漁業(yè)資源衰竭。77、為了保護“藍色國土”,需要實行海洋資源的綜合管理,提高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執(zhí)法力度,用高科技促進海洋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78、赤潮(紅潮):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huán)境條件下暴發(fā)性增值而造成的。

79、秦嶺:經過的省級行政區(qū):甘肅、陜西。東西走向。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

80、淮河:發(fā)源于桐柏山,向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注入洪澤湖。

81、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1)1月平均氣溫0攝氏度等溫線。(2)800毫米年降水量線。(3)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分界線。

(4)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5)旱地和水田種植分界線。

82、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二級階梯分界線。(三線劃四塊)

83、四大地理區(qū)域: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青藏地區(qū)。

84、三大棉區(qū):黃河流域棉區(qū),長江流域棉區(qū),新疆棉區(qū)

85、北方地區(qū)農作物:(1)長城以北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一年一熟),(2)長城以南冬小麥、玉米、棉花、蕎麥、甘薯、谷子(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86、南方亞熱帶地區(qū)農作物:水稻、油菜、柑桔、茶葉、甘蔗等

87、南方熱帶地區(qū)農作物:天然橡膠、椰子、咖啡、胡椒、劍麻、油棕等

88、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

89、青藏高原稀有動物:藏羚羊、雪豹、野驢

90、青藏地區(qū)的牲畜: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91、青藏地區(qū)的農作物:青稞、豌豆、小麥、油菜

92、5個經濟特區(qū):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93、南方地區(qū)8個沿海開放城市: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94、熱帶作物生產基地:海南島、臺灣島南部、雷州半島和云南西雙版納。

95、油田:(黑龍江)大慶油田、(遼寧)遼河油田、(河北)華北油田、(河南)中原油田、(山東)勝利油田、(陜西)延長、長慶油田、(甘肅)玉門油田、(新疆)克拉馬依、塔北、塔中油田、(青海)冷湖油田。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96、煤礦:(內蒙古)伊敏河 霍林河、東勝煤礦,(黑龍江) 鶴崗雞西煤礦,(吉林)通化煤礦,(遼寧)阜新、元寶山、通化煤礦,(河北)開灤煤礦,(山東)淄博、袞州煤礦,(安徽)淮北淮南煤礦,(山西)大同 陽泉西山煤礦,(陜西)神府、銅川煤礦,(河北)開灤、峰峰煤礦,(河南)平頂山煤礦,(江西)萍鄉(xiāng)煤礦,(貴州)六盤水煤礦,(四川)攀枝花煤礦,(新疆)哈密煤礦

97、鐵礦:(遼寧)鞍山 本溪鐵礦,(河北)遷安武安鐵礦,(安徽)馬鞍山鐵礦,(江西)大冶鐵礦,(廣東)連平鐵礦,(海南)石碌鐵礦,(甘肅)鏡鐵山鐵礦,(四川)攀枝花鐵礦,(內蒙古)白云鄂博。

98、有色金屬:(內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礦,(黑龍江)呼瑪-金礦,(山東)招遠-金礦,(甘肅)金昌-鎳礦,(江西)德興-銅礦,(江西)大余-鎢礦,(湖南)錫礦山——銻、水口山-鉛鋅礦,(貴州)銅仁-汞礦,(云南)個舊-錫礦,(廣西)平果-鋁土礦。

99、年太陽總輻射量——西藏,最低——四川盆地

100、青藏地區(qū)的農業(yè):(1)湟水谷地、(2)雅魯藏布江谷地——(河谷農業(yè),地勢較低,氣溫較高)

101、青藏地區(qū)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的發(fā)源地。

102、柴達木盆地:(聚寶盆,四周環(huán)繞著阿爾金山、祁連山、昆侖山)石油、天然氣、鉀鹽。

103、西藏的交通:(1)公路: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

(2)鐵路:青藏鐵路,(西寧、格爾木、昆侖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當雄、拉薩)

104、雅魯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水能資源位居我國第二。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05、青藏地區(qū)的潔凈能源:水能資源、地熱資源、太陽能。

106、新疆的地形:“三山夾兩盆”(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準口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107、西北地區(qū)大體上位于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以北。

108、西北地區(qū)農業(yè)多為綠洲農業(y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寧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準口葛爾盆地)

109、新疆瓜果香甜的原因:白天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驟然降溫,大氣和土壤中的熱量迅速散失,植物進入“休眠”狀態(tài),使養(yǎng)分得以有效積累。

110、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1)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fā),(2)中心城市和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的建設,(3)交通運輸和通信設施的改善,(4)新疆長絨棉、優(yōu)質瓜果和畜牧業(yè)生產基地的擴大等。

111、西氣東輸工程:新疆輪南氣田——上海,每年輸氣120億立方米,可穩(wěn)定供氣30年。

【第2篇 2023人教版初二上冊地理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68、中國主要水電站:(1)松花江——豐滿 白山,(2)黃河——龍羊峽 李家峽劉家峽、青銅峽、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3)雅礱江——二灘,(4)大渡河——龔嘴,(5)長江——三峽、隔河巖、葛洲壩,(6)錢塘江——新安江,(7)閩江——水口,(8)瀾滄江——漫灣,(9)珠江——天生橋、巖灘,(10)沅江——五強溪。

69、優(yōu)越的海洋自然環(huán)境

(1)地跨多個溫度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2)大陸架面積寬廣。(3)海水溫度適中。

(4)海洋生物種類2萬余種,其中魚類3000多種,經濟魚類70多種。

70、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71、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北部灣漁場。72、我國的海水養(yǎng)殖品種:海帶、紫菜、蝦、扇貝、牡蠣、鮑魚。73、海上油田及分布:渤海灣盆地、東海盆地、北部灣盆地等74、海洋化學資源:提取海鹽、和鎂、溴、碘等化學元素。 75、四大鹽場:85%的海鹽在淮河以北的北方鹽區(qū),長蘆鹽場,還有鶯歌海鹽場、布袋鹽場、淮北鹽場。76、我國海洋資源面臨的嚴峻問題:海洋災害頻繁、局部海域環(huán)境污染加劇、近海漁業(yè)資源衰竭。77、為了保護“藍色國土”,需要實行海洋資源的綜合管理,提高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執(zhí)法力度,用高科技促進海洋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78、赤潮(紅潮):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huán)境條件下暴發(fā)性增值而造成的。

79、秦嶺:經過的省級行政區(qū):甘肅、陜西。東西走向。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

80、淮河:發(fā)源于桐柏山,向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注入洪澤湖。

81、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1)1月平均氣溫0攝氏度等溫線。(2)800毫米年降水量線。(3)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分界線。

(4)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5)旱地和水田種植分界線。

82、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二級階梯分界線。(三線劃四塊)

83、四大地理區(qū)域: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青藏地區(qū)。

84、三大棉區(qū):黃河流域棉區(qū),長江流域棉區(qū),新疆棉區(qū)

85、北方地區(qū)農作物:(1)長城以北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一年一熟),(2)長城以南冬小麥、玉米、棉花、蕎麥、甘薯、谷子(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86、南方亞熱帶地區(qū)農作物:水稻、油菜、柑桔、茶葉、甘蔗等

87、南方熱帶地區(qū)農作物:天然橡膠、椰子、咖啡、胡椒、劍麻、油棕等

88、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

89、青藏高原稀有動物:藏羚羊、雪豹、野驢

90、青藏地區(qū)的牲畜: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91、青藏地區(qū)的農作物:青稞、豌豆、小麥、油菜

92、5個經濟特區(qū):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93、南方地區(qū)8個沿海開放城市: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94、熱帶作物生產基地:海南島、臺灣島南部、雷州半島和云南西雙版納。

95、油田:(黑龍江)大慶油田、(遼寧)遼河油田、(河北)華北油田、(河南)中原油田、(山東)勝利油田、(陜西)延長、長慶油田、(甘肅)玉門油田、(新疆)克拉馬依、塔北、塔中油田、(青海)冷湖油田。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96、煤礦:(內蒙古)伊敏河 霍林河、東勝煤礦,(黑龍江) 鶴崗雞西煤礦,(吉林)通化煤礦,(遼寧)阜新、元寶山、通化煤礦,(河北)開灤煤礦,(山東)淄博、袞州煤礦,(安徽)淮北淮南煤礦,(山西)大同 陽泉西山煤礦,(陜西)神府、銅川煤礦,(河北)開灤、峰峰煤礦,(河南)平頂山煤礦,(江西)萍鄉(xiāng)煤礦,(貴州)六盤水煤礦,(四川)攀枝花煤礦,(新疆)哈密煤礦

97、鐵礦:(遼寧)鞍山 本溪鐵礦,(河北)遷安武安鐵礦,(安徽)馬鞍山鐵礦,(江西)大冶鐵礦,(廣東)連平鐵礦,(海南)石碌鐵礦,(甘肅)鏡鐵山鐵礦,(四川)攀枝花鐵礦,(內蒙古)白云鄂博。

98、有色金屬:(內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礦,(黑龍江)呼瑪-金礦,(山東)招遠-金礦,(甘肅)金昌-鎳礦,(江西)德興-銅礦,(江西)大余-鎢礦,(湖南)錫礦山——銻、水口山-鉛鋅礦,(貴州)銅仁-汞礦,(云南)個舊-錫礦,(廣西)平果-鋁土礦。

99、年太陽總輻射量——西藏,最低——四川盆地

100、青藏地區(qū)的農業(yè):(1)湟水谷地、(2)雅魯藏布江谷地——(河谷農業(yè),地勢較低,氣溫較高)

101、青藏地區(qū)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的發(fā)源地。

102、柴達木盆地:(聚寶盆,四周環(huán)繞著阿爾金山、祁連山、昆侖山)石油、天然氣、鉀鹽。

103、西藏的交通:(1)公路: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

(2)鐵路:青藏鐵路,(西寧、格爾木、昆侖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當雄、拉薩)

104、雅魯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水能資源位居我國第二。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05、青藏地區(qū)的潔凈能源:水能資源、地熱資源、太陽能。

106、新疆的地形:“三山夾兩盆”(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準口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107、西北地區(qū)大體上位于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以北。

108、西北地區(qū)農業(yè)多為綠洲農業(y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寧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準口葛爾盆地)

109、新疆瓜果香甜的原因:白天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驟然降溫,大氣和土壤中的熱量迅速散失,植物進入“休眠”狀態(tài),使養(yǎng)分得以有效積累。

110、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1)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fā),(2)中心城市和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的建設,(3)交通運輸和通信設施的改善,(4)新疆長絨棉、優(yōu)質瓜果和畜牧業(yè)生產基地的擴大等。

111、西氣東輸工程:新疆輪南氣田——上海,每年輸氣120億立方米,可穩(wěn)定供氣30年。

【第3篇 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2023湘教版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qū),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4、領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鎮(zhèn)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5、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陸界線:2萬多千米

6、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長1.8萬千米。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

8、陸上鄰國:14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9、隔海相望的國家:日、韓、菲、馬、文、印尼

10、三級行政區(qū)劃:省、縣、鄉(xiāng)三級及特別行政區(qū)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1、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

12、各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和行政中心:p8

13、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2000年達12.95億;占世界21.2%。省區(qū)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門。

15、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16、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濟發(fā)達等地區(qū)人口多)

17、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xù)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18、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19、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人口占92%,少數民族占8%。5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不一:壯族人口最多。

21、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的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

22、獨特的民族風情:彝族 ——火把節(jié) 白族——三月三歌會 藏族——曬佛節(jié) 傣族——潑水節(jié) 回族——古爾邦節(jié)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漢族——賽龍舟 朝鮮族——跳跳板 苗族侗族——蘆笙節(jié)

23、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征: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階梯名稱 平均海拔 地形類型 分界線

第一階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二階梯 1000—2000米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

第三階梯 500米以下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24、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1)對氣候:使暖濕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2)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3)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4)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lián)系;

(5)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fā)電。

25、山脈兩側的地形區(qū)

①大興安嶺西側內蒙古高原東側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西側黃土高原東側華北平原 ③巫山西側四川盆地東側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西側青藏高原東側四川盆地或云貴高原 ⑤昆侖山脈北側塔里木盆地南側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北側準噶爾盆地南側塔里木盆地

26、主要山脈走向:(1)東-西走向三列:(靠北)天山、陰山、(中間)昆侖山脈、秦嶺、(靠南)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三列:(西側)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間)長白山脈、武夷山脈、(東邊)臺灣山脈(3)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4)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脈(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7、中華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8、我國地形特點:復雜多樣,五種地形類型齊全(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區(qū)面積廣大。

29、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大江大河發(fā)源地;內蒙古高原——地表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黃土廣布;云貴高原——石灰?guī)r廣布,地表崎嶇

30、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內有我國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油氣資源;準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qū),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31、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32、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廣布;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xiāng)

3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1)氣候復雜多樣、(2)季風氣候顯著、(3)多特殊天氣、(4)多旱澇災害

34、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溫差大。成因:緯度位置

35、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成因:緯度位置

36、我國的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qū)。

37、空間上分布即地區(qū)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38、時間上分布即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降水年際變化大。

39、我國的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

40、我國洪澇災害的原因:(1)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旱澇災害。如果夏季風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則會導致“南澇北旱”;(2)如果夏季風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xiàn)“北澇南旱”

41、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為界線

42、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位于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和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大。

43、我國的特殊天氣: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44、內外流區(qū)的劃分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

45、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46、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著冬季風……枯水期。

47、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隨著冰雪融化,內流河水量增多;冬春季節(jié)河流流量減少,甚至斷流。內流河大部分屬于季節(jié)性河流。(注意:我國東北的河流有兩個汛期,即春汛和夏汛)

48、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49、我國的主要湖泊

(1)青藏高原湖區(qū):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流湖,也是我國的湖泊。

(2)東部平原湖區(qū):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50、長江 發(fā)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頭:沱沱河。(黃金水道)

流經省區(qū):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6300千米,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岷江(宜賓)、 嘉陵江(重慶)、漢江(武漢)、烏江、沅江湘江(洞庭湖)、贛江(鄱陽湖)

上、中、下游分界點:宜賓——宜昌——湖口

51、黃河 發(fā)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源頭:卡日曲。流經省區(qū):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主要支流:大通河(蘭州)、湟水(西寧)、洮河、汾河、洛河(2個)、涇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點:河口——舊孟津

51、“地上河”的成因與危害及治理

(1)成因:?黃土高原土層疏松,地形支離破碎?中游地區(qū)夏季降水集中,沖刷作用大?中游地區(qū)植被差?下游地區(qū)是平原,水流平緩,泥沙沉積。(2)危害:在于下游的決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強上中游地區(qū)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修筑梯田;打壩淤地;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樞紐工程。

52、什么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

53、主要類型: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54、自然資源的特征:(1)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

(2)自然資源數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資源質量在各個地區(qū)是有差異的。

(4)自然資源分布的規(guī)律性和不均勻性。

(5)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55、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征:人多地少、類型齊全、區(qū)域差異明顯。

56、“人多地少”也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不及世界的1/3。

(1)各類土地資源齊全:耕地、林地、草地等。(2)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億公頃)

57、耕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58、林地分布在東北(原生林)、西南(原生林)、東南山區(qū)(人工林和次生林)

59、草地分布在內蒙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天山山麓。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60、我國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分布在新疆,內蒙古和青藏高原

61、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問題:人均少,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工礦與建筑用地占用及亂占耕地,使耕地面積減少——對策:提高耕地的生產力,適當開墾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問題:管理不力,濫伐現(xiàn)象嚴重—對策:營林造林護林采育結合,永續(xù)利用

(3)草地存在的問題:超載,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劃區(qū)輪牧,防災。

62、我國水資源地區(qū)分布懸殊——東多西少,南豐北缺。

(1)南方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卻占全國總流量80%以上。

(2)黃、淮、海流域(華北平原)面積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但水資源只占6%。

63、時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季節(jié)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2)年際變化大。(3)對生產的影響——易造成干旱和洪澇災害。(4)采取的措施:修建水庫

64、空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南豐北缺。(2)解決方法:跨流域調水。

65、緩解缺水問題的根本途徑:節(jié)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66、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

67、(1)西線: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黃河。(2)中線:漢江上游丹江口水庫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北京、天津。(3)東線:長江下游揚州處沿京杭運河——天津。

68、中國主要水電站:(1)松花江——豐滿 白山,(2)黃河——龍羊峽 李家峽劉家峽、青銅峽、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3)雅礱江——二灘,(4)大渡河——龔嘴,(5)長江——三峽、隔河巖、葛洲壩,(6)錢塘江——新安江,(7)閩江——水口,(8)瀾滄江——漫灣,(9)珠江——天生橋、巖灘,(10)沅江——五強溪。

69、優(yōu)越的海洋自然環(huán)境

(1)地跨多個溫度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2)大陸架面積寬廣。(3)海水溫度適中。

(4)海洋生物種類2萬余種,其中魚類3000多種,經濟魚類70多種。

70、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71、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北部灣漁場。72、我國的海水養(yǎng)殖品種:海帶、紫菜、蝦、扇貝、牡蠣、鮑魚。73、海上油田及分布:渤海灣盆地、東海盆地、北部灣盆地等74、海洋化學資源:提取海鹽、和鎂、溴、碘等化學元素。 75、四大鹽場:85%的海鹽在淮河以北的北方鹽區(qū),長蘆鹽場,還有鶯歌海鹽場、布袋鹽場、淮北鹽場。76、我國海洋資源面臨的嚴峻問題:海洋災害頻繁、局部海域環(huán)境污染加劇、近海漁業(yè)資源衰竭。77、為了保護“藍色國土”,需要實行海洋資源的綜合管理,提高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執(zhí)法力度,用高科技促進海洋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78、赤潮(紅潮):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huán)境條件下暴發(fā)性增值而造成的。

79、秦嶺:經過的省級行政區(qū):甘肅、陜西。東西走向。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

80、淮河:發(fā)源于桐柏山,向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注入洪澤湖。

81、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1)1月平均氣溫0攝氏度等溫線。(2)800毫米年降水量線。(3)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分界線。

(4)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5)旱地和水田種植分界線。

82、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二級階梯分界線。(三線劃四塊)

83、四大地理區(qū)域: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青藏地區(qū)。

84、三大棉區(qū):黃河流域棉區(qū),長江流域棉區(qū),新疆棉區(qū)

85、北方地區(qū)農作物:(1)長城以北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一年一熟),(2)長城以南冬小麥、玉米、棉花、蕎麥、甘薯、谷子(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86、南方亞熱帶地區(qū)農作物:水稻、油菜、柑桔、茶葉、甘蔗等

87、南方熱帶地區(qū)農作物:天然橡膠、椰子、咖啡、胡椒、劍麻、油棕等

88、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

89、青藏高原稀有動物:藏羚羊、雪豹、野驢

90、青藏地區(qū)的牲畜: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91、青藏地區(qū)的農作物:青稞、豌豆、小麥、油菜

92、5個經濟特區(qū):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93、南方地區(qū)8個沿海開放城市: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94、熱帶作物生產基地:海南島、臺灣島南部、雷州半島和云南西雙版納。

95、油田:(黑龍江)大慶油田、(遼寧)遼河油田、(河北)華北油田、(河南)中原油田、(山東)勝利油田、(陜西)延長、長慶油田、(甘肅)玉門油田、(新疆)克拉馬依、塔北、塔中油田、(青海)冷湖油田。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96、煤礦:(內蒙古)伊敏河 霍林河、東勝煤礦,(黑龍江) 鶴崗雞西煤礦,(吉林)通化煤礦,(遼寧)阜新、元寶山、通化煤礦,(河北)開灤煤礦,(山東)淄博、袞州煤礦,(安徽)淮北淮南煤礦,(山西)大同 陽泉西山煤礦,(陜西)神府、銅川煤礦,(河北)開灤、峰峰煤礦,(河南)平頂山煤礦,(江西)萍鄉(xiāng)煤礦,(貴州)六盤水煤礦,(四川)攀枝花煤礦,(新疆)哈密煤礦

97、鐵礦:(遼寧)鞍山 本溪鐵礦,(河北)遷安武安鐵礦,(安徽)馬鞍山鐵礦,(江西)大冶鐵礦,(廣東)連平鐵礦,(海南)石碌鐵礦,(甘肅)鏡鐵山鐵礦,(四川)攀枝花鐵礦,(內蒙古)白云鄂博。

98、有色金屬:(內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礦,(黑龍江)呼瑪-金礦,(山東)招遠-金礦,(甘肅)金昌-鎳礦,(江西)德興-銅礦,(江西)大余-鎢礦,(湖南)錫礦山——銻、水口山-鉛鋅礦,(貴州)銅仁-汞礦,(云南)個舊-錫礦,(廣西)平果-鋁土礦。

99、年太陽總輻射量——西藏,最低——四川盆地

100、青藏地區(qū)的農業(yè):(1)湟水谷地、(2)雅魯藏布江谷地——(河谷農業(yè),地勢較低,氣溫較高)

101、青藏地區(qū)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的發(fā)源地。

102、柴達木盆地:(聚寶盆,四周環(huán)繞著阿爾金山、祁連山、昆侖山)石油、天然氣、鉀鹽。

103、西藏的交通:(1)公路: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

(2)鐵路:青藏鐵路,(西寧、格爾木、昆侖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當雄、拉薩)

104、雅魯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水能資源位居我國第二。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05、青藏地區(qū)的潔凈能源:水能資源、地熱資源、太陽能。

106、新疆的地形:“三山夾兩盆”(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準口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107、西北地區(qū)大體上位于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以北。

108、西北地區(qū)農業(yè)多為綠洲農業(y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寧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準口葛爾盆地)

109、新疆瓜果香甜的原因:白天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驟然降溫,大氣和土壤中的熱量迅速散失,植物進入“休眠”狀態(tài),使養(yǎng)分得以有效積累。

110、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1)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fā),(2)中心城市和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的建設,(3)交通運輸和通信設施的改善,(4)新疆長絨棉、優(yōu)質瓜果和畜牧業(yè)生產基地的擴大等。

111、西氣東輸工程:新疆輪南氣田——上海,每年輸氣120億立方米,可穩(wěn)定供氣30年。

【第4篇 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qū),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4、領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鎮(zhèn)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5、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陸界線:2萬多千米

6、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長1.8萬千米。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

8、陸上鄰國:14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9、隔海相望的國家:日、韓、菲、馬、文、印尼

10、三級行政區(qū)劃:省、縣、鄉(xiāng)三級及特別行政區(qū)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1、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

12、各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和行政中心:p8

13、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2000年達12.95億;占世界21.2%。省區(qū)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門。

15、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16、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濟發(fā)達等地區(qū)人口多)

17、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xù)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18、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19、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人口占92%,少數民族占8%。5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不一:壯族人口最多。

21、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的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

22、獨特的民族風情:彝族 ——火把節(jié) 白族——三月三歌會 藏族——曬佛節(jié) 傣族——潑水節(jié) 回族——古爾邦節(jié)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漢族——賽龍舟 朝鮮族——跳跳板 苗族侗族——蘆笙節(jié)

23、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征: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階梯名稱 平均海拔 地形類型 分界線

第一階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二階梯 1000—2000米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

第三階梯 500米以下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24、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1)對氣候:使暖濕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2)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3)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4)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lián)系;

(5)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fā)電。

25、山脈兩側的地形區(qū)

①大興安嶺西側內蒙古高原東側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西側黃土高原東側華北平原 ③巫山西側四川盆地東側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西側青藏高原東側四川盆地或云貴高原 ⑤昆侖山脈北側塔里木盆地南側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北側準噶爾盆地南側塔里木盆地

26、主要山脈走向:(1)東-西走向三列:(靠北)天山、陰山、(中間)昆侖山脈、秦嶺、(靠南)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三列:(西側)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間)長白山脈、武夷山脈、(東邊)臺灣山脈(3)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4)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脈(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7、中華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8、我國地形特點:復雜多樣,五種地形類型齊全(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區(qū)面積廣大。

29、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大江大河發(fā)源地;內蒙古高原——地表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黃土廣布;云貴高原——石灰?guī)r廣布,地表崎嶇

30、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內有我國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油氣資源;準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qū),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31、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32、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廣布;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xiāng)

3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1)氣候復雜多樣、(2)季風氣候顯著、(3)多特殊天氣、(4)多旱澇災害

34、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溫差大。成因:緯度位置

35、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成因:緯度位置

36、我國的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qū)。

37、空間上分布即地區(qū)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38、時間上分布即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降水年際變化大。

39、我國的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

40、我國洪澇災害的原因:(1)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旱澇災害。如果夏季風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則會導致“南澇北旱”;(2)如果夏季風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xiàn)“北澇南旱”

41、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為界線

42、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位于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和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大。

43、我國的特殊天氣: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44、內外流區(qū)的劃分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

45、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46、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著冬季風……枯水期。

47、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隨著冰雪融化,內流河水量增多;冬春季節(jié)河流流量減少,甚至斷流。內流河大部分屬于季節(jié)性河流。(注意:我國東北的河流有兩個汛期,即春汛和夏汛)

48、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49、我國的主要湖泊

(1)青藏高原湖區(qū):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流湖,也是我國的湖泊。

(2)東部平原湖區(qū):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50、長江 發(fā)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頭:沱沱河。(黃金水道)

流經省區(qū):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6300千米,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岷江(宜賓)、 嘉陵江(重慶)、漢江(武漢)、烏江、沅江湘江(洞庭湖)、贛江(鄱陽湖)

上、中、下游分界點:宜賓——宜昌——湖口

51、黃河 發(fā)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源頭:卡日曲。流經省區(qū):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主要支流:大通河(蘭州)、湟水(西寧)、洮河、汾河、洛河(2個)、涇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點:河口——舊孟津

51、“地上河”的成因與危害及治理

(1)成因:?黃土高原土層疏松,地形支離破碎?中游地區(qū)夏季降水集中,沖刷作用大?中游地區(qū)植被差?下游地區(qū)是平原,水流平緩,泥沙沉積。(2)危害:在于下游的決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強上中游地區(qū)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修筑梯田;打壩淤地;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樞紐工程。

52、什么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

53、主要類型: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54、自然資源的特征:(1)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

(2)自然資源數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資源質量在各個地區(qū)是有差異的。

(4)自然資源分布的規(guī)律性和不均勻性。

(5)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55、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征:人多地少、類型齊全、區(qū)域差異明顯。

56、“人多地少”也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不及世界的1/3。

(1)各類土地資源齊全:耕地、林地、草地等。(2)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億公頃)

57、耕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58、林地分布在東北(原生林)、西南(原生林)、東南山區(qū)(人工林和次生林)

59、草地分布在內蒙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天山山麓。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60、我國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分布在新疆,內蒙古和青藏高原

61、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問題:人均少,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工礦與建筑用地占用及亂占耕地,使耕地面積減少——對策:提高耕地的生產力,適當開墾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問題:管理不力,濫伐現(xiàn)象嚴重—對策:營林造林護林采育結合,永續(xù)利用

(3)草地存在的問題:超載,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劃區(qū)輪牧,防災。

62、我國水資源地區(qū)分布懸殊——東多西少,南豐北缺。

(1)南方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卻占全國總流量80%以上。

(2)黃、淮、海流域(華北平原)面積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但水資源只占6%。

63、時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季節(jié)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2)年際變化大。(3)對生產的影響——易造成干旱和洪澇災害。(4)采取的措施:修建水庫

64、空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南豐北缺。(2)解決方法:跨流域調水。

65、緩解缺水問題的根本途徑:節(jié)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66、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

67、(1)西線: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黃河。(2)中線:漢江上游丹江口水庫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北京、天津。(3)東線:長江下游揚州處沿京杭運河——天津。

【第5篇 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2023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qū),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4、領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鎮(zhèn)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5、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陸界線:2萬多千米

6、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長1.8萬千米。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

8、陸上鄰國:14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9、隔海相望的國家:日、韓、菲、馬、文、印尼

10、三級行政區(qū)劃:省、縣、鄉(xiāng)三級及特別行政區(qū)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1、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

12、各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和行政中心:p8

13、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2000年達12.95億;占世界21.2%。省區(qū)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門。

15、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16、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濟發(fā)達等地區(qū)人口多)

17、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xù)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18、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19、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人口占92%,少數民族占8%。5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不一:壯族人口最多。

21、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的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

22、獨特的民族風情:彝族 ——火把節(jié) 白族——三月三歌會 藏族——曬佛節(jié) 傣族——潑水節(jié) 回族——古爾邦節(jié)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漢族——賽龍舟 朝鮮族——跳跳板 苗族侗族——蘆笙節(jié)

23、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征: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階梯名稱 平均海拔 地形類型 分界線

第一階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二階梯 1000—2000米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

第三階梯 500米以下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24、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1)對氣候:使暖濕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2)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3)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4)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lián)系;

(5)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fā)電。

25、山脈兩側的地形區(qū)

①大興安嶺西側內蒙古高原東側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西側黃土高原東側華北平原 ③巫山西側四川盆地東側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西側青藏高原東側四川盆地或云貴高原 ⑤昆侖山脈北側塔里木盆地南側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北側準噶爾盆地南側塔里木盆地

26、主要山脈走向:(1)東-西走向三列:(靠北)天山、陰山、(中間)昆侖山脈、秦嶺、(靠南)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三列:(西側)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間)長白山脈、武夷山脈、(東邊)臺灣山脈(3)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4)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脈(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7、中華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8、我國地形特點:復雜多樣,五種地形類型齊全(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區(qū)面積廣大。

29、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大江大河發(fā)源地;內蒙古高原——地表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黃土廣布;云貴高原——石灰?guī)r廣布,地表崎嶇

30、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內有我國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油氣資源;準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qū),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31、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32、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廣布;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xiāng)

3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1)氣候復雜多樣、(2)季風氣候顯著、(3)多特殊天氣、(4)多旱澇災害

34、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溫差大。成因:緯度位置

35、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成因:緯度位置

36、我國的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qū)。

37、空間上分布即地區(qū)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38、時間上分布即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降水年際變化大。

39、我國的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

40、我國洪澇災害的原因:(1)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保鶗斐珊禎碁暮?。如果夏季風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則會導致“南澇北旱”;(2)如果夏季風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xiàn)“北澇南旱”

41、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為界線

42、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位于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和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大。

43、我國的特殊天氣: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44、內外流區(qū)的劃分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

45、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46、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著冬季風……枯水期。

47、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隨著冰雪融化,內流河水量增多;冬春季節(jié)河流流量減少,甚至斷流。內流河大部分屬于季節(jié)性河流。(注意:我國東北的河流有兩個汛期,即春汛和夏汛)

48、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49、我國的主要湖泊

(1)青藏高原湖區(qū):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流湖,也是我國的湖泊。

(2)東部平原湖區(qū):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50、長江 發(fā)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頭:沱沱河。(黃金水道)

流經省區(qū):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6300千米,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岷江(宜賓)、 嘉陵江(重慶)、漢江(武漢)、烏江、沅江湘江(洞庭湖)、贛江(鄱陽湖)

上、中、下游分界點:宜賓——宜昌——湖口

51、黃河 發(fā)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源頭:卡日曲。流經省區(qū):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主要支流:大通河(蘭州)、湟水(西寧)、洮河、汾河、洛河(2個)、涇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點:河口——舊孟津

51、“地上河”的成因與危害及治理

(1)成因:?黃土高原土層疏松,地形支離破碎?中游地區(qū)夏季降水集中,沖刷作用大?中游地區(qū)植被差?下游地區(qū)是平原,水流平緩,泥沙沉積。(2)危害:在于下游的決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強上中游地區(qū)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修筑梯田;打壩淤地;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樞紐工程。

52、什么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

53、主要類型: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54、自然資源的特征:(1)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

(2)自然資源數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資源質量在各個地區(qū)是有差異的。

(4)自然資源分布的規(guī)律性和不均勻性。

(5)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55、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征:人多地少、類型齊全、區(qū)域差異明顯。

56、“人多地少”也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不及世界的1/3。

(1)各類土地資源齊全:耕地、林地、草地等。(2)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億公頃)

57、耕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58、林地分布在東北(原生林)、西南(原生林)、東南山區(qū)(人工林和次生林)

59、草地分布在內蒙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天山山麓。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60、我國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分布在新疆,內蒙古和青藏高原

61、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問題:人均少,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工礦與建筑用地占用及亂占耕地,使耕地面積減少——對策:提高耕地的生產力,適當開墾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問題:管理不力,濫伐現(xiàn)象嚴重—對策:營林造林護林采育結合,永續(xù)利用

(3)草地存在的問題:超載,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劃區(qū)輪牧,防災。

62、我國水資源地區(qū)分布懸殊——東多西少,南豐北缺。

(1)南方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卻占全國總流量80%以上。

(2)黃、淮、海流域(華北平原)面積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但水資源只占6%。

63、時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季節(jié)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2)年際變化大。(3)對生產的影響——易造成干旱和洪澇災害。(4)采取的措施:修建水庫

64、空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南豐北缺。(2)解決方法:跨流域調水。

65、緩解缺水問題的根本途徑:節(jié)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66、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

67、(1)西線: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黃河。(2)中線:漢江上游丹江口水庫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北京、天津。(3)東線:長江下游揚州處沿京杭運河——天津。

【第6篇 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1、中國疆域與人口

一、遼闊的疆域

1、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北半球。從大洲大洋位置上看,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由五帶劃分看,我國大部分領土位于北溫帶,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

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①從緯度位置看,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屬北溫帶,南部有少數地區(qū)屬熱帶,無寒帶;②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世界上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摇?/p>

2、國土遼闊:我國的陸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俄羅斯與加拿大兩國。我國領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緯度相差約50度,相距5500千米;最東端與最西端經度相差約62度,相距5000千米,我國陸上疆界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海上疆界長18000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①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鄰國14個(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緬、老、越。) ②我國領土四至:最南是曾母暗沙,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南北緯度相差49度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節(jié)差異),最西是帕米爾高原,最東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交匯處(東西經度相差60度,距離相距5000千米,因而產生了晨昏差異);③東部瀕臨的四海一洋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臺灣省東部直接瀕臨太平洋。臺灣海峽屬東海。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兩個內海。東海有我國的舟山漁場。渤海有我國的鹽場—長蘆鹽場。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④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第一大島臺灣島、第二大島海南島、有六個海上鄰國(自南向北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二、中國的行政區(qū)劃

34個省級行政區(qū):我國的行政區(qū)域分為三級:?。òㄗ灾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縣(包括自治縣、自治洲、市)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我國共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qū)。我國的首都是北京。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的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是云、桂、粵、臺。

我國面積、鄰國最多、位置最西的省級行政區(qū)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其簡稱是新。位置最北、最東的是黑龍江省,簡稱黑。跨緯度最廣的是海南省,簡稱瓊??缃浂茸顝V的是內蒙古自治區(qū)。人口最多的是河南?。ㄔィI贁得褡宸N類最多的是云南?。ㄔ苹虻幔抢ッ?。陜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鄰省最多(8個)。四周臨?;蚝{的省是臺灣和海南,其簡稱是臺和瓊。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qū)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收回的時間是1997.7.1. ;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收回的時間是1999.12.20。

三、眾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12.95億,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國人口增長較快。我國的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我國的人口2023年1月6日為止,我國人口為13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21%,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由于人口基數大,每年新增人口1200萬左右。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區(qū)是西藏自治區(qū),其簡稱藏。人口密度的省是江蘇省,簡稱蘇。人口密度的省級行政區(qū)是澳門。①我國人口的國情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決定了我國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人口密度=該地區(qū)的總人口數(人)/該地區(qū)的總面積(平方千米))

2、人口地理界線:從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騰沖縣。此線西北面積57%,人口僅占6%,此線東東南人口面積占43%,人口占96%。我國人口空間分布特征: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東南多,西北少。為了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資源、環(huán)境的條件相適應,我國政府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我國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刂迫丝跀盗浚岣呷丝谫|量,是我國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yōu)生。

四、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民族構成: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數的92%,其它55個民族占總人口的8%,所以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600多萬人,人口400萬以上的民族有:回族、維吾爾族、、蒙古族、藏族、壯族、彝族、土家族、滿族、苗族。

2、 民族分布: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漢族的分布最廣,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

3、 民族政策: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區(qū)域自治。

2、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

一、中國的地形

1、我國地形的特征:地形復雜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對農業(yè)生產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響?有利影響:①復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國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林、牧、副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②山區(qū)森林、草地、旅游、礦產等資源豐富,不利影響:耕地資源不足,不利于發(fā)展種植業(yè);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不利于農產品等山區(qū)資源外運。

2、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我國地勢的特征的有利影響是: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促進農業(yè)發(fā)展;另一方面使我國的江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lián)系,有利于東部沿海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和內陸地區(qū)的大開發(fā)。第三,我國的大型水電站往往建在高一級階梯與低一級階梯交界處,這是因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利資源豐富。

3、三級階梯界線的山脈: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和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構成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階梯包括: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第二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第三階梯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掌握:課本

4、五種基本類型都有,山地占1/3,山區(qū)(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嶇高原部分)占2/3

5、我國的主要山脈:

⑴東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列是臺灣山脈,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國東部峰。

⑵東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陰山;中間-列是昆侖山-秦嶺;最南列是南嶺。

[注意]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秦嶺南北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社會經濟發(fā)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⑶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脈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山峰,位于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

[注意]橫斷山脈是由許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它們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間,極大地阻礙了東西交通。

6、我國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tài)的寫照。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我國被稱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薩。 內蒙古高原是我國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蕩,很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黃土高原呈現(xiàn)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溝壑縱橫的狀態(tài)。云貴高原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嶇,石灰?guī)r廣布。我國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的盆地,盆地內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面積的沙漠。準噶爾盆地緯度位置最北 ,柴達木盆地在青海省西北部,是一個典型的內陸高原盆地,有“聚寶盆”之稱。四川盆地號稱“紫色盆地”, 成都平原“天府之國”。我國的三大平原:東北平原,是我國面積的平原。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之稱。

二、中國的氣候

1、認識我國的三大火爐(重慶,南京,武漢) ,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qū)是青藏高原,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國夏季氣溫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認識我國的五個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青藏高原區(qū))

2、我國的降水空間分布特點: 降水量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降水的空間分部的規(guī)律是南多北少。根據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蒸發(fā)量對比關系,我國四類干溫地區(qū)是干旱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半濕潤地區(qū)、濕潤地區(qū)。東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燒寮)和最少(托克遜)的兩個地方。我國降水時間分布特點: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特點是:越往北去,氣溫越低,南北溫差大。我國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冬季風。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是:南北氣溫相差不大,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普遍高溫。

3、我國的平原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qū),是我國農業(yè)發(fā)達、城鎮(zhèn)集中、經濟繁榮的地區(qū)。

4、秦嶺準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是我國一月份0度等溫線經過的地方,是我國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是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是我國半濕潤和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是我國北方和南方的界線。

5、我國重要的氣候特征是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顯著。

6、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界線習慣上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為界。界線東南受夏季風的影響,屬季風區(qū),界線西北夏季風很難到達,屬非季風區(qū),全年都較干旱。我國東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風帶來的,主要降水類型是鋒面雨。

7、阿拉伯半島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緯度位置大體相同,氣候和景觀差異很大的原因是:兩者的海陸位置不同,后者地處亞歐大陸東岸,深受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的影響。

8、我國季風氣候帶來的各種災害性天氣主要有寒潮、臺風、洪澇、干旱。

三、中國的河流

1、我國河流大多數分布在東部的外流區(qū)內。這里河流多且長,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冬季河流易結冰,普遍有結冰期。我國水量河是長江,汛期最長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黃河。結冰期最長的河是黑龍江。我國的一條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額爾齊斯河。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運河。

2、我國東部外流河汛期變化的規(guī)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來越長。我國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還。中的天是巴顏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現(xiàn)在黃河的上、下游河段。黃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決口改道,洪水泛濫。

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經華北平原,河道變寬,流速變慢,大量泥沙沉積在河床,黃河下游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5、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黃土高原土質疏松,地面植被破壞嚴重,夏季多暴雨,對地面的沖刷嚴重。

6、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強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庫和水利樞紐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黃河的重要手段。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我國第一大河。

7、長江是水能寶庫,水能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利用水能資源占全國的1/2。其水能主要蘊藏在上游河段。從玉樹到宜賓流經橫斷山區(qū),河水落差極大,長江流經重慶,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峽?,F(xiàn)在正在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位于此。

8、長江是黃金水道,干流橫貫東西,終年不凍,自宜賓以下四季通航。為發(fā)揮長江的航運價值,治理了“九曲回腸”的荊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彎取直。灘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強了港口的建設。

9、長江上中游分界線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線是湖口,黃河上中游的分界線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線是舊孟津。

10、季風氣候的優(yōu)點雨熱同期,是但它會帶來一些災害性天氣如寒潮、水旱災害、臺風。

13、我國最長的內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來自于昆龍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長江,河水主要來自于天然降水。

14、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是寧夏平原 。具有“塞上米糧川”美稱的是河套平原。黃河在流經中游河段后,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黃土高原。

15、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的三個主要來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邊的漢江。

【第7篇 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新人教版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qū),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4、領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鎮(zhèn)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5、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陸界線:2萬多千米

6、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長1.8萬千米。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

8、陸上鄰國:14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9、隔海相望的國家:日、韓、菲、馬、文、印尼

10、三級行政區(qū)劃:省、縣、鄉(xiāng)三級及特別行政區(qū)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1、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

12、各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和行政中心:p8

13、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2000年達12.95億;占世界21.2%。省區(qū)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門。

15、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16、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濟發(fā)達等地區(qū)人口多)

17、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xù)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18、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19、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人口占92%,少數民族占8%。5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不一:壯族人口最多。

21、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的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

22、獨特的民族風情:彝族 ——火把節(jié) 白族——三月三歌會 藏族——曬佛節(jié) 傣族——潑水節(jié) 回族——古爾邦節(jié)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漢族——賽龍舟 朝鮮族——跳跳板 苗族侗族——蘆笙節(jié)

23、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征: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階梯名稱 平均海拔 地形類型 分界線

第一階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二階梯 1000—2000米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

第三階梯 500米以下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24、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1)對氣候:使暖濕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2)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3)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4)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lián)系;

(5)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fā)電。

25、山脈兩側的地形區(qū)

①大興安嶺西側內蒙古高原東側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西側黃土高原東側華北平原 ③巫山西側四川盆地東側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西側青藏高原東側四川盆地或云貴高原 ⑤昆侖山脈北側塔里木盆地南側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北側準噶爾盆地南側塔里木盆地

26、主要山脈走向:(1)東-西走向三列:(靠北)天山、陰山、(中間)昆侖山脈、秦嶺、(靠南)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三列:(西側)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間)長白山脈、武夷山脈、(東邊)臺灣山脈(3)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4)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脈(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7、中華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8、我國地形特點:復雜多樣,五種地形類型齊全(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區(qū)面積廣大。

29、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大江大河發(fā)源地;內蒙古高原——地表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黃土廣布;云貴高原——石灰?guī)r廣布,地表崎嶇

30、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內有我國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油氣資源;準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qū),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31、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32、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廣布;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xiāng)

3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1)氣候復雜多樣、(2)季風氣候顯著、(3)多特殊天氣、(4)多旱澇災害

34、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溫差大。成因:緯度位置

35、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成因:緯度位置

36、我國的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qū)。

37、空間上分布即地區(qū)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38、時間上分布即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降水年際變化大。

39、我國的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

40、我國洪澇災害的原因:(1)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保鶗斐珊禎碁暮?。如果夏季風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則會導致“南澇北旱”;(2)如果夏季風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xiàn)“北澇南旱”

41、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為界線

42、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位于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和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大。

43、我國的特殊天氣: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44、內外流區(qū)的劃分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

45、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46、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著冬季風……枯水期。

47、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隨著冰雪融化,內流河水量增多;冬春季節(jié)河流流量減少,甚至斷流。內流河大部分屬于季節(jié)性河流。(注意:我國東北的河流有兩個汛期,即春汛和夏汛)

48、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49、我國的主要湖泊

(1)青藏高原湖區(qū):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流湖,也是我國的湖泊。

(2)東部平原湖區(qū):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50、長江 發(fā)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頭:沱沱河。(黃金水道)

流經省區(qū):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6300千米,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岷江(宜賓)、 嘉陵江(重慶)、漢江(武漢)、烏江、沅江湘江(洞庭湖)、贛江(鄱陽湖)

上、中、下游分界點:宜賓——宜昌——湖口

【第8篇 初二上冊地理期末總復習提綱前四章總結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金磚四國”之一)

一、遼闊的疆域

1、位置優(yōu)越

⑴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⑵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⑶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

⑷位置優(yōu)點

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我國地域廣大,南北、東西氣候差異大,為發(fā)展多種農業(yè)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對外交往與合作 東瀕太平洋,多優(yōu)良港灣,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國友好往來;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多國接壤,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

發(fā)展海洋事業(yè) 東臨太平洋,沿海多優(yōu)良港灣,便于開發(fā)各種海洋資源。

其它 造就了我國豐富的旅游資源,如北國冰雪、南國熱帶風光。

2、國土遼闊

⑴陸地面積:約960萬km2,差不多與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國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

⑵領土四至: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最西:新疆的帕米爾高原(73°e);

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龍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線(53°n)。

⑶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海岸線:1、8萬多千米。

⑷陸上鄰國:陸上鄰國(14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⑸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⑹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渤海、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渤海有我國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的漁場——舟山漁場。

⑺半島、島嶼:主要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主要島嶼—臺灣島(我國第一大島)、海南島。

3、34個省級行政(p7中的圖1、7)

⑴行政區(qū)劃:我國現(xiàn)行的行政區(qū)劃基本上劃分為?。ㄗ灾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縣(自治縣、縣級市)、鎮(zhèn)(鄉(xiāng))三級。

⑵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qū)。

⑶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新課 標第 一網

⑷特殊的省級行政區(qū)。 ①跨緯度最廣的是海南省??缃浂茸顝V的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緯度的是黑龍江省。緯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②人口最多的是廣東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少數民族數目最多的是云南省。

③面積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面積最小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大陸海岸線最長的是廣東省。沿海島嶼最多的是浙江省。全部處于熱帶的是海南省。同時瀕臨黃、渤海的是遼寧省、山東省。

④鄰國最多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鄰省最多的是內蒙古自治區(qū)、陜西省。

⑤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是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廣東省、臺灣省。

二、 眾多的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⑴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12.95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以上。2023年1月6日,為中國13億人口日。⑵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⑶人口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

2、人口東多西少

⑴人口密度: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⑵人口分布特點:以黑河(黑龍江?。v沖(云南?。榻?,東多西少。

⑶34個省級行政區(qū)中,人口密度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區(qū)。23個省中,人口密度的是江蘇省。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56個民族

⑴人口數最多的是漢族,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2%。

⑵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4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⑶各民族有獨特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和傳統(tǒng)的體育活動,如漢族的端午節(jié)、傣族的潑水節(jié)、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維吾爾族的開齋節(jié)、彝族的火把節(jié)、朝鮮族的長鼓舞等。

⑷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2、民族的分布

⑴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⑵漢族: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⑶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qū)。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

一、地勢和地形

1、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⑴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西部多為山地、高原和盆地,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⑵三級階梯概況

階梯名稱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qū)

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間分布 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⑶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qū)帶來了豐沛的降水。②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入海洋;河流從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的水能。③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lián)系,但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2、地形復雜多樣(p24中的圖2.4)

⑴四大高原的特點: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黃土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qū),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崎嶇不平。

內蒙古高原:我國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蕩、一望無垠。

⑵三大平原特點:

東北平原:我國面積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廣布。

華北平原:我國最完整的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的“魚米之鄉(xiāng)”。

⑶四大盆地特點:

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盆地,有我國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我國內流河——塔里木河。 準噶爾盆地:我國面積第二大盆地,相對濕潤。

柴達木盆地:我國地勢的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也稱“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積較大的成都平原,農業(yè)發(fā)達,物產豐富,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⑷主要山脈(p26中的圖2.6)

①東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陰山;中列:昆侖山——秦嶺;南列:南嶺。

②東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長白山——武夷山;東列:臺灣山脈。

③西北——東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爾泰山;中列:祁連山;南列:巴顏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賀蘭山;中列:六盤山;南列:橫斷山區(qū)。

⑤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境。

⑥中國五岳: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陜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3、山區(qū)面積廣大

⑴山區(qū):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2/3。

⑵山區(qū)的開發(fā)利用:

有利條件:山區(qū)在發(fā)展旅游、采礦和農業(yè)多種經營等方面優(yōu)勢較大,森林、礦產、生物資源、山區(qū)水能豐富。

不利條件:地形崎嶇,交通不便,易發(fā)生自然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開發(fā)利用山區(qū)時要特別注意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的發(fā)生。

二、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1、南北氣溫的差異

⑴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原因:主要受緯度影響,北方比南方獲得的太陽熱量少,氣溫低;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而南方由于山嶺的阻擋,受到的影響較小。

一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⑵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區(qū)外,全國普遍高溫,大多數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緯度影響,南北獲得的太陽熱量差不多。

⑶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龍江的漠河鎮(zhèn);夏季最熱的地方:新疆的吐魯番。

⑷我國溫度帶的劃分:①依據:a、農業(yè)生產的實際;b、將≥10℃持續(xù)期內的日平均氣溫累加起來,得到的氣溫總和,稱為活動積溫,它是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針。②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qū)。(p33中的圖2.15)

溫度帶 寒溫帶 中溫帶 暖溫帶 亞熱帶 熱帶 高原氣候區(qū)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兩年三熟到一年兩熟 一年兩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個一熟

2、東西干濕的差異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⑵我國降水最多地方是臺灣省的火燒寮;最少地方是新疆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⑶根據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對比關系,可劃分為四類干濕地區(qū)類型。(p36中的圖2、17)

地 區(qū) 濕潤地區(qū) 半濕潤地區(qū) 半干旱地區(qū) 干旱地區(qū)

干濕狀況 降水量>蒸發(fā)量 降水量>蒸發(fā)量 降水量<蒸發(fā)量 降水量<蒸發(fā)量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多荒漠

3、我國氣候特點

⑴季風氣候顯著:①季風:季風是指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更風向的風。②季風的成因:海陸熱力差異是形成我國季風的主要原因。③季風氣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風,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風,溫暖濕潤。④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qū)稱為季風區(qū);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qū)稱為非季風區(qū)。其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p39中的圖2.21)⑤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區(qū)別:季風區(qū)降水豐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風區(qū)夏季風難以到達,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較干旱。⑥我國東部地區(qū)主要的降水形式:鋒面雨。

⑵氣候復雜多樣:(p42中的圖2.26)①東部: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②西北部:溫帶大陸性氣候。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區(qū)):高原山地氣候。

4、我國氣候的影響 ⑴氣候復雜多樣,有利于發(fā)展多種農業(yè)經濟,使我國的農作物和各種動植資源極其豐富。 ⑵季風區(qū)最突出的氣候特征是雨熱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時候,也是氣溫的時候,這時也正是農作物生長時期,雨熱搭配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⑶容易帶來各種災害性天氣。冬季風活動強烈,會爆發(fā)寒潮;夏季風活動不穩(wěn)定,也會導致水旱災害的發(fā)生。

主要災害性天氣:主要有寒潮、臺風、旱災、洪澇等。其中水旱災害是對我國農業(yè)生產影響、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三、河流和湖泊 1、眾多的河湖

⑴外流河、外流區(qū):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外流河,所在的區(qū)域為外流區(qū)。

⑵內流河、內流區(qū):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內流河,所在的區(qū)域為內流區(qū)。

⑶我國外流區(qū)和內流區(qū)的比較:

流域名稱 占全國總面積 主要大河

外流區(qū)域 2/3 流入太平洋:長江、黃河、珠江、瀾滄江(境外稱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境外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怒江(境外稱薩爾溫江)。

流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我國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分界線 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內流區(qū)域 1/3 流入沙漠深處:塔里木河

⑷外流河與內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較: 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東南部外流區(qū)內,受季風氣候影響,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來越短,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xiàn)象。 ②內流河分布在西北內陸,水量較小,季節(jié)變化大,河水主要來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國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2、京杭運河

京杭運河是世界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全長達1800千米,自北向南經過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3、長江與黃河(p48中的圖2.32、p53中的圖2.36)

長 江 黃 河

長度 6300千米 5500千米

發(fā)源地 唐古拉山 巴顏喀拉山

特點 呈“v+w”字形,是我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 呈“幾”字形,是我國第二長河,是世界含沙量的河流。

注入海洋 東海 渤海

上、中、下游的分界點 宜昌、湖口 河口、孟津

流經省區(qū) 青、藏、川、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 青、川、甘、寧、內蒙古、陜、晉、豫、魯(9個)

流經地形區(qū) 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漢江、湘江、贛江 湟水、汾河、渭河

開發(fā) ①“水能寶庫”,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水電站:三峽、葛洲壩。②“黃金水道”,干流橫貫東西,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四季通航。 ①中上游利用水能發(fā)電。水電站:龍羊峽、三門峽、小浪底。

②引黃灌溉:塞外江南——寧夏平原、河套平原;華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憂患 ①長江上中游湖泊面積縮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壞,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

②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岸的漢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區(qū)洪水的三個主要來源。

③川江灘多流急,荊江河段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泥沙淤積。 ①上游:氣候趨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寧夏、內蒙古境內初春時節(jié)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成為世界含沙量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變寬,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沉積,使河床抬高,成為“地上河”,洪水威脅嚴重,水污染加重。山東境內初春時節(jié)易形成凌汛。

治理措施 ①興建長江中上游防護林,保持水土;興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還林。(導)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復林草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建水庫、水電站。

②中游: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打壩淤地,保持水土。

③下游:加固加高黃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4、主要的湖泊

我國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國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類:

可再生資源——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能夠循環(huán)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資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礦產資源。

3、特點: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不足,相對短缺。

二、土地資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

1、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yè)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yè)用地。

2、各類土地構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難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3、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⑴優(yōu)勢:總量豐富、類型齊全,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fā)展農林牧副漁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⑵劣勢: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種土地資源破壞嚴重。

4、分布地區(qū)

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qū)。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平原和低緩的丘陵地區(qū);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qū)。這里難利用土地多,土地資源的利用程度低,牧業(yè)在該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中占主要地位。

⑶北方旱地與南方水田的差異: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為主。

5、存在的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占耕地等。

6、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三、水資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3月22-28日 中國水周)

1、水是寶貴的資源

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0.3﹪。

⑵水危機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費。

2、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⑴時間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際變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國水資源地區(qū)分布不平均,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必要興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工程(如:引黃濟青、南水北調)。

⑵空間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特別是華北和西北地區(qū)缺水最為嚴重,我國水、土資源的配合不合理,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

⑶措施:①解決季節(jié)分配不均——興修水庫。②解決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如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南水北調等。③節(jié)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調工程的三條計劃線路:①東線方案:在江蘇揚州市把長江水抽進京杭運河,用閘控制,逐級提升,過黃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達天津市。②中線方案:首先從丹江口水庫引水到華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峽巨型水庫建成后,利用高峽出平湖,筑渠輸水自流進漢江。③西線方案:計劃提高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的水位,再開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長江水引入黃河上游,補充西北的水源。

3、我國水資源的特點:⑴水資源短缺;⑵時空分布不均。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fā)展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先行官”

1、經濟發(fā)展的“先行官”

⑴交通運輸: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

⑵運輸工具:火車、汽車、船舶、飛機等。

⑶運輸方式:公路、鐵路、航空、水運和管道。

⑷現(xiàn)代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

運輸方式 優(yōu)點 缺點

公路運輸 方便、機動靈活、速度快 運費較貴、運量較小

鐵路運輸 速度快、運費低、運量大、連續(xù)性好 靈活性較差、短途運輸成本高

航空運輸 速度最快、舒適、安全 運量最小、運費

水路運輸 運費最低、運量 速度最慢、受天氣影響較大

管道運輸 方便、速度快運量大、運費低、損耗小、安全可靠、連續(xù)性強、管理方便 靈活性差

⑸歷的四大米市:無錫、九江、蕪湖、長沙。

原因:①雨熱同期的氣候使得這里的農作物以稻米為主。②這里位于長江干流和許多支流以及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水運條件非常優(yōu)越。③長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區(qū),有很大的市場。

2、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線

南北向的鐵路線(自東向西排列) 1、京滬線

2、京九線

3、京哈——京廣線

4、焦柳線

5、寶成——成昆線

東西向的鐵路線(自北向南排列) 6、京包——包蘭線

7、隴?!m新線

8、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⑴我國交通運輸的分布特點:分布不均,東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鐵路運輸。

⑶我國主要鐵路線: “三橫五縱” (p91中的圖4.6)

3、轉換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

項目 所在省(區(qū)) 交匯的鐵路

北京 北京 京哈、京滬、京九、京廣、京包

成都 四川 寶成、成昆

徐州 江蘇 京滬、隴海

株洲 湖南 京廣、浙贛、湘黔

蘭州 甘肅 包蘭、蘭新、隴海、蘭青

杭州 浙江 滬杭、浙贛

鄭州 河南 隴海、京廣

⑴在若干條交通運輸線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分為單一型和綜合型。

⑵重要的鐵路運輸樞紐:

4、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

⑴客運:根據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進行選擇。

⑵貨運:①貴重或急需的貨物且數量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②易死亡變質的活物、鮮貨,短程可由公路運送,遠程而又數量大的可用鐵路上的專用車;③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運輸,盡可能利用水運或鐵路運輸。

二、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基礎產業(yè)

1、農業(yè)與我們

⑴概念: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tǒng)稱為農業(yè)。

⑵地位:農業(yè)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fā)展的基礎產業(yè)。

⑶主要部門:依據勞動對象的不同,分為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副業(yè)五個部門。

2、農業(yè)的地區(qū)分布

⑴我國農業(yè)的地區(qū)分布,主要表現(xiàn)為東西、南北和垂直三個方面的差異。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把我國分為東部農耕區(qū)和西部牧業(yè)區(qū)。

⑵東部地區(qū)農業(yè)分布:①種植業(yè):東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qū)。②林業(yè):東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區(qū),以及東南部的人工林區(qū)。③漁業(yè):東部沿海地區(qū)是我國海洋捕撈和海洋養(yǎng)殖的基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我國淡水漁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

⑶西部地區(qū)農業(yè)分布:①天然草場廣布,以畜牧業(yè)為主,種植業(yè)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綠洲。②我國四大牧區(qū):內蒙古牧區(qū)、新疆牧區(qū)、青海牧區(qū)、西藏牧區(qū)。

⑷南北差異: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

耕地類型 作物熟制 主要農作物

北方地區(qū) 旱地 東北平原:一年一熟

華北平原: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小麥、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南方地區(qū) 水田 長江中下游平原:一年兩熟

華南及海南島: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⑸我國三大產棉區(qū):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3、發(fā)展農業(yè)要因地制宜

⑴宜林則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發(fā)展林業(yè)可以保持水土。

⑵宜糧則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適宜種糧。

⑶宜牧則牧:降水較少,但是牧草生長良好,適宜發(fā)展畜牧業(yè)。

⑷宜漁則漁:河湖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區(qū),適宜發(fā)展?jié)O業(yè)。

4、我國農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

⑴問題:耕地減少、水土流失、自然災害、環(huán)境污染等。

⑵對策:①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種草。②科技興農,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優(yōu)質、高產、高效農業(yè)。③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多種經營業(yè)。④建立穩(wěn)定的商品糧基地。

⑶九大商品糧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區(qū)、太湖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⑷ 我國東部和西部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方向的差別及原因。

①“東部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積極發(fā)展出口創(chuàng)匯農業(yè)”的地理條件:地勢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豐富,熱量充足,水熱配合較好;交通發(fā)達,便于運輸,臨海,進出口方便,適于發(fā)展對外農業(yè)貿易;技術設備先進,信息來源廣;居民眾多,市場大。

②“西部地區(qū)之所以要實行退耕還林,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特色農業(yè)”主要是因為西部自然條件在發(fā)展耕作業(yè)方面處于劣勢,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已導致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形勢嚴峻,所以必須根據西部特點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特色農業(yè)。

三、工業(yè)的分布與發(fā)展——主導產業(yè)

1、工業(yè)與我們

⑴概念:從自然界取得物質資源,以及對原材料(礦產品、農產品)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

⑵分類:

重工業(yè) 以生產生產數據為主的工業(yè) 采礦、冶金、電力、機械、化學工業(yè)、核工業(yè)等。

輕工業(yè) 以生產生活數據為主的工業(yè) 紡織、食品、皮革、造紙、鐘表、家用電器等。

2、工業(yè)的空間分布(3沿)

⑴沿鐵路線: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許多工業(yè)基地。

⑵沿河: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fā)的重要工業(yè)帶;長江沿線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fā)達地帶。

⑶沿海:集中了4個工業(yè)基地、5個經濟特區(qū)、14個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yè)最發(fā)達的經濟核心區(qū)。

⑷我國的四大工業(yè)基地

工業(yè)基地 遼中南地區(qū) 京津唐地區(qū) 滬寧杭地區(qū) 珠江三角洲

工業(yè)中心 大連、沈陽、鞍山 北京、天津、唐山 上海、南京、杭州 廣州、深圳、珠海

工業(yè)特色 我國的重工業(yè)基地 我國北方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 我國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 以輕工業(yè)為主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

3、積極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

⑴涵義:以新的科學技術為基礎,電子和信息為龍頭,產品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yè)。

⑵特點:科技人員比例大、研究開發(fā)費用高、產品更新?lián)Q代快。

⑶布局: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現(xiàn)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北京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1988年)

⑷我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地區(qū)發(fā)展方向差導:沿?!萍紙@區(qū)型;沿邊——貿易導向型;內陸——國防軍工型。

【第9篇 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qū),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4、領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鎮(zhèn)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5、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陸界線:2萬多千米

6、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長1.8萬千米。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

8、陸上鄰國:14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9、隔海相望的國家:日、韓、菲、馬、文、印尼

10、三級行政區(qū)劃:省、縣、鄉(xiāng)三級及特別行政區(qū)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1、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

12、各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和行政中心:p8

13、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2000年達12.95億;占世界21.2%。省區(qū)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門。

15、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16、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濟發(fā)達等地區(qū)人口多)

17、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xù)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18、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19、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人口占92%,少數民族占8%。5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不一:壯族人口最多。

21、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的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

22、獨特的民族風情:彝族 ——火把節(jié) 白族——三月三歌會 藏族——曬佛節(jié) 傣族——潑水節(jié) 回族——古爾邦節(jié)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漢族——賽龍舟 朝鮮族——跳跳板 苗族侗族——蘆笙節(jié)

23、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征: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階梯名稱 平均海拔 地形類型 分界線

第一階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二階梯 1000—2000米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

第三階梯 500米以下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24、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1)對氣候:使暖濕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2)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3)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4)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lián)系;

(5)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fā)電。

25、山脈兩側的地形區(qū)

①大興安嶺西側內蒙古高原東側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西側黃土高原東側華北平原 ③巫山西側四川盆地東側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西側青藏高原東側四川盆地或云貴高原 ⑤昆侖山脈北側塔里木盆地南側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北側準噶爾盆地南側塔里木盆地

26、主要山脈走向:(1)東-西走向三列:(靠北)天山、陰山、(中間)昆侖山脈、秦嶺、(靠南)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三列:(西側)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間)長白山脈、武夷山脈、(東邊)臺灣山脈(3)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4)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脈(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7、中華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8、我國地形特點:復雜多樣,五種地形類型齊全(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區(qū)面積廣大。

29、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大江大河發(fā)源地;內蒙古高原——地表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黃土廣布;云貴高原——石灰?guī)r廣布,地表崎嶇

30、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內有我國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油氣資源;準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qū),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31、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32、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廣布;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xiāng)

3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1)氣候復雜多樣、(2)季風氣候顯著、(3)多特殊天氣、(4)多旱澇災害

34、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溫差大。成因:緯度位置

35、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成因:緯度位置

36、我國的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qū)。

37、空間上分布即地區(qū)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38、時間上分布即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降水年際變化大。

39、我國的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

40、我國洪澇災害的原因:(1)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保鶗斐珊禎碁暮?。如果夏季風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則會導致“南澇北旱”;(2)如果夏季風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xiàn)“北澇南旱”

41、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為界線

42、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位于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和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大。

43、我國的特殊天氣: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44、內外流區(qū)的劃分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

45、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46、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著冬季風……枯水期。

47、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隨著冰雪融化,內流河水量增多;冬春季節(jié)河流流量減少,甚至斷流。內流河大部分屬于季節(jié)性河流。(注意:我國東北的河流有兩個汛期,即春汛和夏汛)

48、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49、我國的主要湖泊

(1)青藏高原湖區(qū):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流湖,也是我國的湖泊。

(2)東部平原湖區(qū):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50、長江 發(fā)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頭:沱沱河。(黃金水道)

流經省區(qū):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6300千米,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岷江(宜賓)、 嘉陵江(重慶)、漢江(武漢)、烏江、沅江湘江(洞庭湖)、贛江(鄱陽湖)

上、中、下游分界點:宜賓——宜昌——湖口

51、黃河 發(fā)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源頭:卡日曲。流經省區(qū):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

流經主要地形區(qū):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主要支流:大通河(蘭州)、湟水(西寧)、洮河、汾河、洛河(2個)、涇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點:河口——舊孟津

51、“地上河”的成因與危害及治理

(1)成因:?黃土高原土層疏松,地形支離破碎?中游地區(qū)夏季降水集中,沖刷作用大?中游地區(qū)植被差?下游地區(qū)是平原,水流平緩,泥沙沉積。(2)危害:在于下游的決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強上中游地區(qū)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修筑梯田;打壩淤地;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樞紐工程。

52、什么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

53、主要類型: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54、自然資源的特征:(1)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

(2)自然資源數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資源質量在各個地區(qū)是有差異的。

(4)自然資源分布的規(guī)律性和不均勻性。

(5)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55、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征:人多地少、類型齊全、區(qū)域差異明顯。

56、“人多地少”也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不及世界的1/3。

(1)各類土地資源齊全:耕地、林地、草地等。(2)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億公頃)

57、耕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58、林地分布在東北(原生林)、西南(原生林)、東南山區(qū)(人工林和次生林)

59、草地分布在內蒙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天山山麓。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60、我國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分布在新疆,內蒙古和青藏高原

61、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問題:人均少,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工礦與建筑用地占用及亂占耕地,使耕地面積減少——對策:提高耕地的生產力,適當開墾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問題:管理不力,濫伐現(xiàn)象嚴重—對策:營林造林護林采育結合,永續(xù)利用

(3)草地存在的問題:超載,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劃區(qū)輪牧,防災。

62、我國水資源地區(qū)分布懸殊——東多西少,南豐北缺。

(1)南方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卻占全國總流量80%以上。

(2)黃、淮、海流域(華北平原)面積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但水資源只占6%。

63、時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季節(jié)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2)年際變化大。(3)對生產的影響——易造成干旱和洪澇災害。(4)采取的措施:修建水庫

64、空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南豐北缺。(2)解決方法:跨流域調水。

65、緩解缺水問題的根本途徑:節(jié)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66、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

67、(1)西線: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黃河。(2)中線:漢江上游丹江口水庫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北京、天津。(3)東線:長江下游揚州處沿京杭運河——天津。

68、中國主要水電站:(1)松花江——豐滿 白山,(2)黃河——龍羊峽 李家峽劉家峽、青銅峽、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3)雅礱江——二灘,(4)大渡河——龔嘴,(5)長江——三峽、隔河巖、葛洲壩,(6)錢塘江——新安江,(7)閩江——水口,(8)瀾滄江——漫灣,(9)珠江——天生橋、巖灘,(10)沅江——五強溪。

69、優(yōu)越的海洋自然環(huán)境

(1)地跨多個溫度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2)大陸架面積寬廣。(3)海水溫度適中。

(4)海洋生物種類2萬余種,其中魚類3000多種,經濟魚類70多種。

70、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71、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北部灣漁場。72、我國的海水養(yǎng)殖品種:海帶、紫菜、蝦、扇貝、牡蠣、鮑魚。73、海上油田及分布:渤海灣盆地、東海盆地、北部灣盆地等74、海洋化學資源:提取海鹽、和鎂、溴、碘等化學元素。 75、四大鹽場:85%的海鹽在淮河以北的北方鹽區(qū),長蘆鹽場,還有鶯歌海鹽場、布袋鹽場、淮北鹽場。76、我國海洋資源面臨的嚴峻問題:海洋災害頻繁、局部海域環(huán)境污染加劇、近海漁業(yè)資源衰竭。77、為了保護“藍色國土”,需要實行海洋資源的綜合管理,提高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執(zhí)法力度,用高科技促進海洋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78、赤潮(紅潮):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huán)境條件下暴發(fā)性增值而造成的。

79、秦嶺:經過的省級行政區(qū):甘肅、陜西。東西走向。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

80、淮河:發(fā)源于桐柏山,向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注入洪澤湖。

81、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1)1月平均氣溫0攝氏度等溫線。(2)800毫米年降水量線。(3)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分界線。

(4)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5)旱地和水田種植分界線。

82、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二級階梯分界線。(三線劃四塊)

83、四大地理區(qū)域: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青藏地區(qū)。

84、三大棉區(qū):黃河流域棉區(qū),長江流域棉區(qū),新疆棉區(qū)

85、北方地區(qū)農作物:(1)長城以北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一年一熟),(2)長城以南冬小麥、玉米、棉花、蕎麥、甘薯、谷子(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86、南方亞熱帶地區(qū)農作物:水稻、油菜、柑桔、茶葉、甘蔗等

87、南方熱帶地區(qū)農作物:天然橡膠、椰子、咖啡、胡椒、劍麻、油棕等

88、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

89、青藏高原稀有動物:藏羚羊、雪豹、野驢

90、青藏地區(qū)的牲畜: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91、青藏地區(qū)的農作物:青稞、豌豆、小麥、油菜

92、5個經濟特區(qū):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93、南方地區(qū)8個沿海開放城市: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94、熱帶作物生產基地:海南島、臺灣島南部、雷州半島和云南西雙版納。

95、油田:(黑龍江)大慶油田、(遼寧)遼河油田、(河北)華北油田、(河南)中原油田、(山東)勝利油田、(陜西)延長、長慶油田、(甘肅)玉門油田、(新疆)克拉馬依、塔北、塔中油田、(青海)冷湖油田。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96、煤礦:(內蒙古)伊敏河 霍林河、東勝煤礦,(黑龍江) 鶴崗雞西煤礦,(吉林)通化煤礦,(遼寧)阜新、元寶山、通化煤礦,(河北)開灤煤礦,(山東)淄博、袞州煤礦,(安徽)淮北淮南煤礦,(山西)大同 陽泉西山煤礦,(陜西)神府、銅川煤礦,(河北)開灤、峰峰煤礦,(河南)平頂山煤礦,(江西)萍鄉(xiāng)煤礦,(貴州)六盤水煤礦,(四川)攀枝花煤礦,(新疆)哈密煤礦

97、鐵礦:(遼寧)鞍山 本溪鐵礦,(河北)遷安武安鐵礦,(安徽)馬鞍山鐵礦,(江西)大冶鐵礦,(廣東)連平鐵礦,(海南)石碌鐵礦,(甘肅)鏡鐵山鐵礦,(四川)攀枝花鐵礦,(內蒙古)白云鄂博。

98、有色金屬:(內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礦,(黑龍江)呼瑪-金礦,(山東)招遠-金礦,(甘肅)金昌-鎳礦,(江西)德興-銅礦,(江西)大余-鎢礦,(湖南)錫礦山——銻、水口山-鉛鋅礦,(貴州)銅仁-汞礦,(云南)個舊-錫礦,(廣西)平果-鋁土礦。

99、年太陽總輻射量——西藏,最低——四川盆地

100、青藏地區(qū)的農業(yè):(1)湟水谷地、(2)雅魯藏布江谷地——(河谷農業(yè),地勢較低,氣溫較高)

101、青藏地區(qū)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的發(fā)源地。

102、柴達木盆地:(聚寶盆,四周環(huán)繞著阿爾金山、祁連山、昆侖山)石油、天然氣、鉀鹽。

103、西藏的交通:(1)公路: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

(2)鐵路:青藏鐵路,(西寧、格爾木、昆侖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當雄、拉薩)

104、雅魯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水能資源位居我國第二。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05、青藏地區(qū)的潔凈能源:水能資源、地熱資源、太陽能。

106、新疆的地形:“三山夾兩盆”(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準口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107、西北地區(qū)大體上位于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以北。

108、西北地區(qū)農業(yè)多為綠洲農業(y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寧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準口葛爾盆地)

109、新疆瓜果香甜的原因:白天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驟然降溫,大氣和土壤中的熱量迅速散失,植物進入“休眠”狀態(tài),使養(yǎng)分得以有效積累。

110、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1)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fā),(2)中心城市和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的建設,(3)交通運輸和通信設施的改善,(4)新疆長絨棉、優(yōu)質瓜果和畜牧業(yè)生產基地的擴大等。

111、西氣東輸工程:新疆輪南氣田——上海,每年輸氣120億立方米,可穩(wěn)定供氣30年。

初二上冊地理總結(九篇)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qū),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溫…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初二上冊地理信息

  • 初二上冊地理總結(九篇)
  • 初二上冊地理總結(九篇)42人關注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qū),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