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wǎng) > 書信稿件 > 致辭 > 導(dǎo)游詞

平山導(dǎo)游詞(精選8篇)

發(fā)布時間:2022-12-30 15:18:16 查看人數(shù):8

平山導(dǎo)游詞

第1篇 香港太平山頂導(dǎo)游詞300字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游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fēng)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要安排到太平山賞夜景,賞景最佳的地點在凌霄閣的觀景臺、纜車總站旁的獅子亭,入夜的香港會讓你念念不忘。

搭太平山的山頂纜車是登頂賞夜景最好的方法,在中環(huán)花園通與下亞厘畢道交叉口乘纜車。買票進站后有一座“信不信由你奇趣館”,展示了四百多件稀奇古怪的展品,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到“動感電影院”體驗驚聲尖叫的快感。

知道嗎,在山頂纜車車廂里還能表演特技呢!搭纜車下山在快抵達花圈道總站,就是纜車最陡的時候,可以站成讓自己與車廂地板形成30度的夾角,因為錯覺會讓人覺得自己飛了起來,很有趣。

下山后可搭乘免費的雙層觀光巴士游覽市區(qū),一定要坐在敞棚的第二層,穿梭在星光閃閃的樓宇中,有點象是電影中的場景。沿路會經(jīng)過“立法會”,它是一座具有殖民色彩的建筑,很多的電影或港劇曾在這里拍攝,暈黃的燈光及白色的梁柱,非常浪漫。

第2篇 太平山頂?shù)膶?dǎo)游詞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游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fēng)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要安排到太平山賞夜景,賞景最佳的地點在凌霄閣的觀景臺、纜車總站旁的獅子亭,入夜的香港會讓你念念不忘。

趣味游覽:

搭太平山的山頂纜車是登頂賞夜景最好的方法,在中環(huán)花園通與下亞厘畢道交叉口乘纜車。買票進站后有一座“信不信由你奇趣館”,展示了四百多件稀奇古怪的展品,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到“動感電影院”體驗驚聲尖叫的快感。

知道嗎,在山頂纜車車廂里還能表演特技呢!搭纜車下山在快抵達花圈道總站,就是纜車最陡的時候,可以站成讓自己與車廂地板形成30度的夾角,因為錯覺會讓人覺得自己飛了起來,很有趣。

下山后可搭乘免費的雙層觀光巴士游覽市區(qū),一定要坐在敞棚的第二層,穿梭在星光閃閃的樓宇中,有點象是電影中的場景。沿路會經(jīng)過“立法會”,它是一座具有殖民色彩的建筑,很多的電影或港劇曾在這里拍攝,暈黃的燈光及白色的梁柱,非常浪漫。

第3篇 太平山頂導(dǎo)游詞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游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fēng)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要安排到太平山賞夜景,賞景最佳的地點在凌霄閣的觀景臺、纜車總站旁的獅子亭,入夜的香港會讓你念念不忘。

趣味游覽:

搭太平山的山頂纜車是登頂賞夜景最好的方法,在中環(huán)花園通與下亞厘畢道交叉口乘纜車。買票進站后有一座“信不信由你奇趣館”,展示了四百多件稀奇古怪的展品,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到“動感電影院”體驗驚聲尖叫的快感。

知道嗎,在山頂纜車車廂里還能表演特技呢!搭纜車下山在快抵達花圈道總站,就是纜車最陡的時候,可以站成讓自己與車廂地板形成30度的夾角,因為錯覺會讓人覺得自己飛了起來,很有趣。

下山后可搭乘免費的雙層觀光巴士游覽市區(qū),一定要坐在敞棚的第二層,穿梭在星光閃閃的樓宇中,有點象是電影中的場景。沿路會經(jīng)過“立法會”,它是一座具有殖民色彩的建筑,很多的電影或港劇曾在這里拍攝,暈黃的燈光及白色的梁柱,非常浪漫。

第4篇 青島空中漫步太平山觀光索道導(dǎo)游詞

空中漫步太平山露天觀景索道是青島市唯一可從空中俯瞰新老市區(qū)景色的快樂產(chǎn)地,它全方位接近大自然,360感受山海天。索道運行于青島前海的制高點--海拔116米的太平山上(當年德國侵占命名為伊爾迪斯山,日本侵占期間為旭山,新中國成立后為祈求天下太平而名為天平山。)

太平山索道全長1100米,乘坐其上,空中漫步,全方位俯瞰青島美景。

索道共三個站點,將其分為兩大段:一段可乘坐俯瞰青島老城區(qū)風(fēng)采,漫步其上,您會親身感受到濃郁的歐洲色彩,仿佛回到100年前德國侵占期間的場景,好像聽得到商販的叫賣聲和馬車聲,如置身于歐洲小鎮(zhèn)。遠遠望去,您會更深刻地感受到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金沙細浪,赤礁白帆的青島之美。另一段索道則讓我們領(lǐng)略青島的新市區(qū)--東方夜巴黎之美,乘坐太平山索道,看高樓大廈錯落有致,鱗次櫛比,一番欣欣向榮的盛景,會令您感受到青島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亦如前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所說:從這里看,青島的美不亞于香港。即當?shù)厝司桶研率袇^(qū)稱之為東方小香港。

索道的湛山寺站點就位于青島世園會太平山中央公園分會場青島植物園里,青島植物園園區(qū)占地81.38公頃,立足于植物資源的保護、優(yōu)良品種引種馴化和植物科學(xué)的普及工作,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以植物建園為主,游覽觀賞并舉的風(fēng)格,園內(nèi)薈萃了國內(nèi)外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各類花木共1000多個品種,同時保存了部分珍稀瀕危物種,它象一個天然大氧吧,置身其中,會給您的肺部來一個天然的沐浴!所以有人也稱之為青島之肺。而有了太平山索道,除了身背行囊,徜徉其中,您更可以乘坐太平山索道,從空中俯看這綠色的森林海洋??芍^飄然綠色上,人在畫中游。身在氧吧中,渾身皆輕松。

太平山索道門票僅售100元/位,全程再無任何費用。

來美麗的青島旅游,如果想不虛此行,就請來太平山索道空中漫步吧,從空中領(lǐng)略青島如畫的美景。

第5篇 香港太平山頂導(dǎo)游詞

香港太平山頂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游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fēng)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要安排到太平山賞夜景,賞景最佳的地點在凌霄閣的觀景臺、纜車總站旁的獅子亭,入夜的香港會讓你念念不忘。

趣味游覽:

搭太平山的山頂纜車是登頂賞夜景最好的方法,在中環(huán)花園通與下亞厘畢道交叉口乘纜車。買票進站后有一座“信不信由你奇趣館”,展示了四百多件稀奇古怪的展品,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到“動感電影院”體驗驚聲尖叫的快感。

知道嗎,在山頂纜車車廂里還能表演特技呢!搭纜車下山在快抵達花圈道總站,就是纜車最陡的時候,可以站成讓自己與車廂地板形成30度的夾角,因為錯覺會讓人覺得自己飛了起來,很有趣。

下山后可搭乘免費的雙層觀光巴士游覽市區(qū),一定要坐在敞棚的第二層,穿梭在星光閃閃的樓宇中,有點象是電影中的場景。沿路會經(jīng)過“立法會”,它是一座具有殖民色彩的建筑,很多的電影或港劇曾在這里拍攝,暈黃的燈光及白色的梁柱,非常浪漫。

第6篇 太平山頂文導(dǎo)游詞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游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fēng)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要安排到太平山賞夜景,賞景最佳的地點在凌霄閣的觀景臺、纜車總站旁的獅子亭,入夜的香港會讓你念念不忘。

趣味游覽:

搭太平山的山頂纜車是登頂賞夜景最好的方法,在中環(huán)花園通與下亞厘畢道交叉口乘纜車。買票進站后有一座信不信由你奇趣館”,展示了四百多件稀奇古怪的展品,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到動感電影院”體驗驚聲尖叫的快感。

知道嗎,在山頂纜車車廂里還能表演特技呢!搭纜車下山在快抵達花圈道總站,就是纜車最陡的時候,可以站成讓自己與車廂地板形成30度的夾角,因為錯覺會讓人覺得自己飛了起來,很有趣。

下山后可搭乘免費的雙層觀光巴士游覽市區(qū),一定要坐在敞棚的第二層,穿梭在星光閃閃的樓宇中,有點象是電影中的場景。沿路會經(jīng)過立法會”,它是一座具有殖民色彩的建筑,很多的電影或港劇曾在這里拍攝,暈黃的燈光及白色的梁柱,非常浪漫。

第7篇 河北平山縣沕沕水風(fēng)景區(qū)導(dǎo)游詞

沕沕水生態(tài)風(fēng)景區(qū),位于革命老區(qū)平山縣西南邊緣,旅游面積11.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800—1100米。距平山縣城45公里,省會石家莊95公里。榮譽“國家4a級景區(qū)”、“國家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水利風(fēng)景區(qū)”、“中國最佳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等稱號?,F(xiàn)為“河北省級森林公園”、“河北省及河北省水利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

該景區(qū)集自然風(fēng)光、紅色旅游、遠古文化和人文景觀與一體,品味高雅、特色鮮明、風(fēng)情濃郁、倍受游客青睞。早在明清時代,即為平山“八大勝景”之一,素享“沕沕水瀑布天上降”的盛譽。典型的喀斯特巖溶泉,半山?jīng)^沕涌出,常年湍流,四季不竭,水質(zhì)潔凈甘冽,湖潭星羅棋布,沿絕壁飛落,形成落差93米45米等多級瀑布,“如白練之經(jīng)于天,白虹之飲于泉”,堪稱“燕趙第一瀑”。代表遠古山葬習(xí)俗的龕棺,與三峽懸棺齊名,遺跡完好,雄偉壯觀,屬北方一絕。環(huán)山疊嶂,怪石嶙峋,靈鷲峰、夢筆鋒、神龜望瀑、觀音坐蓮,鬼斧神工,栩栩如生,給游人留下不解之謎。裝點山谷的數(shù)百種野生植物,色彩斑斕,蔥郁玲瓏;原始森林,夏綠秋紅,百鳥爭鳴,仿佛仙園再現(xiàn)。

沕沕水不僅山水林木秀麗,而且紅色景觀令人敬仰。滲透著朱德總司令心血的沕沕水發(fā)電廠,應(yīng)解放戰(zhàn)爭需要而建設(shè),出色地承擔了向革命圣地西柏坡和兵工廠供電的神圣使命,為黨中央毛主席指揮三大戰(zhàn)役、解放全中國立下卓越功勛,被譽為“邊區(qū)創(chuàng)舉”、“紅色發(fā)電廠”,其革命精神鼓舞世人與時俱進。 來自小編

第8篇 蘇州天平山導(dǎo)游詞

蘇州天平山導(dǎo)游詞

編輯:導(dǎo)游詞孟憲彪

蘇州天平山是國家太湖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重要景區(qū)之一。天平山位于蘇州市城西15公里處,距蘇州高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約5公里。天平山南連靈巖山,北接支硎山,東鄰金山,海拔221米,是蘇州西南諸山中最為高峻的一座山峰。因其山巔平整故名天平山。山上白云繚繞,又名白云山。天平山全山上下分為上白云、中白云、下白云;自山麓至白云茶室為下白云,從一線天經(jīng)飛來石到中白云亭為中白云,中白云亭向上過二線天、大石屋直至山頂為上白云。天平山南麓古楓參天,松掩莊園,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范仲淹紀念館”座落其中。山中峰奇石怪,清泉叮咚;山頂平如刀削,視野千里。

因有名人范仲淹的高祖葬在山的東麓,又名范墳山。北宋皇朝曾將天平山賜給范仲淹,也稱“賜山”。以楓、泉、石為著,并稱“三絕”。這里也是觀太湖的好地方。山麓有成片楓林,大者年逾四百,秋日經(jīng)霜,層林盡染,稱“萬丈紅區(qū)”。半山有白云泉,譽為“吳中第一水”。其西有兩崖,對立如門,俗稱龍門,又稱一線天。山多奇峰怪石,山腰筆架峰后,巖石環(huán)回,挺秀奇?zhèn)ィ朔Q“萬笏朝天”。東塢有范仲淹祖墳,俗稱“范墳”。山頂有望湖臺,上有一圓石,面向太湖,稱照湖鏡。

怪石、清泉、紅楓為天平三絕。山上奇石縱橫錯落,皆危聳向上,似古代大臣朝見皇上時手捧的朝笏,故稱此景觀為“萬笏朝天”。清泉出自巖名“白云泉”,泉水由竹筒引入云泉精舍石壁下的缽中,又名缽盂泉,味極甘洌,唐代茶圣陸羽品評為“吳中第一水”。紅楓為范仲淹17世孫范允臨從福建移來,尚存176株,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深秋時節(jié),碧云紅葉,燦爛如霞,瑰麗奪目。

進山麓正門,便見乾隆帝御賜“高義園”漢白玉牌坊,旁有接駕亭。亭后為水池十景塘,池中曲折的宛轉(zhuǎn)橋臥居水上。水池向東行可至桃花澗、范墳古墓群。往西即至天平山莊。莊內(nèi)有歲寒堂、翻經(jīng)臺、聽鶯閣。來燕榭、芝房等古建筑。東鄰咒缽庵,相傳為范仲淹母親的住所。西側(cè)為“高義園”古建筑群,建筑凡四進,依山構(gòu)建,漸進漸高。第二進為“樂天樓”,宏敞精致,為紀念白居易而建,此樓也稱“御書樓”。最后一進廳堂內(nèi),高懸乾隆帝手書“高義園”盤龍金匾。兩側(cè)設(shè)有椅幾,供人休憩。堂前有木蘭兩株。堂東院內(nèi)有古羅漢松一棵,相傳為江南才干唐伯虎手植,均為名貴古木。

十景塘西側(cè)為天平楓林,林中有御碑亭,八角重檐,古樸精美,內(nèi)立乾隆帝游天平的詩碑。亭西為范文正公忠烈廟。廟前有“先憂后樂”石坊,為二間四柱五閣式,端莊凝重,為1989年紀念范仲淹誕生1000周年時新建。儀門上懸“第一流人物”匾,兩側(cè)為碑廊,進門有方池,過小橋即至忠烈廟大殿。殿內(nèi)有范仲淹彩塑坐像,兩壁分列其四子之石刻像,殿內(nèi)懸“濟時良相”、“學(xué)醇業(yè)廣”匾額,莊重肅穆。

游人可以從“登天平路”上,經(jīng)更衣亭、鸚鵡石至云泉精舍(即缽盂泉),可品茶小憩。繼續(xù)西行前有梭子亭,該亭造型美觀。亭下有宋代經(jīng)幢一座,雕刻精細。亭面對一線天景觀,這里雙崖壁立對峙,中有小道僅容一人側(cè)身而過,實為山中最險峻處,游人都愛在此攝影留念。過一線天循亂石而上,有石屋、飛來石,至“中白云亭”,亭前為“望楓臺”,乃山中觀楓佳處。再上過卓筆峰即為天平山最高處--“上白云”,該處有一圓型巨石面向太湖,名照湖鏡,于此俯覽群山,遠眺太湖,令人心曠神怡。

范仲淹與天平山

在天平山眾多的歷史名人中,范仲淹更是與天平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蘇州是其桑梓之地。范仲淹,字希文,生于公元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卒于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佑四年),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公元1043年任參知政事時,范仲淹曾主持了一次以整頓吏治為核心,以富國強民為目的的慶歷改革。因為改革直接觸動了一大批權(quán)貴的勢力,所以他主張的改革沒有成功。雖然“慶歷新政”沒有成功,但卻為后來的王安石變法起到了推動作用。因此,后人稱他為“改革的先驅(qū)”、“一世之師”。公元1046年,范仲淹應(yīng)好友滕子京要求寫下了《岳陽樓記》。他完成這篇傳世佳作的時候,自己卻尚未去過岳陽樓。當時他是看了他的好友滕子京給他的一份《洞庭晚秋圖》和一張重新修復(fù)的岳陽樓圖,靠自己豐富的藝術(shù)想象力而一氣呵成的。范仲淹非常關(guān)心教育事業(yè),他在蘇州創(chuàng)辦了最早府學(xué);為蘇州的人才培養(yǎng)、為蘇州的教育事業(yè)奠定的堅實的基礎(chǔ)。范仲淹一生清貧儉樸,但對他人卻從不吝嗇,他常把節(jié)約下來的俸祿施舍給窮困的人;公元1049年(皇佑元年),范仲淹出任杭州知州,返回故鄉(xiāng),看到族中之人,有不少仍受著饑寒之苦,于是尋訪宗族,買田千畝,創(chuàng)辦范氏義莊,周濟貧困的族人。范仲淹的惠民德政,使老百姓難以忘懷,數(shù)百年來蘇州人民一直崇敬和懷念著這位為官清正、廣施德政的杰出人物?!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句,更值得人們呤讀。

天平三絕的主要景觀——怪石

當您來到天平山麓,昂首仰望時,但見那蒼松翠柏之中,滿山滿谷都是嶁峋怪石,千姿百態(tài),有的“如屏如矗,或插或倚,備極奇怪”(民國《吳縣志》卷十九“輿地志·山”),有的“若臥若立,若搏若噬,蟠拿撐柱,不可名狀”(高啟《游天平山記》),或者“瑰形詭狀,可喜可愕”(周必大《游天平山記》)。一塊塊直立的巨石,猶如古代大臣上朝用的記事板——笏,因此,民間在“萬笏(hu)朝天”的說法,天平山別稱“萬笏林”,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游天平時,曾寫下了一首詩《天平山》,形象地描繪了天平山“萬笏朝天”的奇景。后來人們把這些奇峰、異谷稱為:“龍門一線天、飛來峰、望楓臺、卓筆峰、照湖鏡”以及“龍頭石、蟾蜍石、鸚鵡石、靈龜石、鯨魚石、釣魚石、丹石、印石、石幢、象石”等等。天平山是一座自然景觀十分秀麗的山峰,休閉登山,寧靜至遠。

景區(qū)導(dǎo)游詞

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各位來天平山游覽。

天平山為國家太湖風(fēng)景名勝區(qū)木瀆景區(qū)主景點之一,位于蘇州城西約14公里,海拔221米,山勢高峻,因山頂正平故名。天平山風(fēng)景區(qū)距蘇州高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約5公里;這里自然風(fēng)光旖旎,景色宜人,自唐代以來,就已成為旅游勝地,有“吳中第一山”、“江南勝景”之美譽。 景區(qū)內(nèi)“青泉、奇石、紅楓”天平三絕,吸引著無數(shù)歷史名人、文人墨客。不僅白居易、范仲淹、唐伯虎、康熙、乾隆皇帝等歷史名人在天平山留下了許多的遺跡和傳說;而且近幾年來,天平山亦得到了李瑞環(huán)、宋平、喬石、宋健等一些中央領(lǐng)導(dǎo)的垂青。

在這眾多的歷史名人中,范仲淹更是與天平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范仲淹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蘇州是桑梓之地?,F(xiàn)在的這座天平山正門是1998年8月新落成的,門楣上的“天平勝跡”四個大字是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孫,原人民日報社總編范敬宜的手書。

各位請看,這座牌坊就是蘇州人民于范仲淹千年誕辰之際(公元1989年)而重新修復(fù)的;原來的牌坊位于蘇州靈芝坊范莊前,是人們?yōu)榧o念范仲淹創(chuàng)辦義莊而興建的,可惜以毀于浩劫。這間三間四柱閣樓式石牌坊高7.73米,寬7.2米,構(gòu)筑牌坊的石料取自天平山附近的金山。金山花崗巖石是國內(nèi)優(yōu)質(zhì)的建筑裝飾材料。這精雕細刻在堅硬的金山花崗巖石牌坊橫梁上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正是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名言?!对狸枠怯洝访麚P天下,千年傳頌,其“先憂后樂”思想至今仍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這兒是忠烈廟,“忠烈”二字是宋徽宗趙秸所賜。范仲淹“忠于朝廷,烈顯于西土”,對保衛(wèi)祖國邊疆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曾率其長子范純佑衛(wèi)戍邊疆,抵御西夏入侵。里面這尊安詳端坐的塑像就是范仲淹,那位就是他的長子范純佑。你看他身穿絳紫色朝服,頭戴禪貂籠巾進賢冠,胸佩方心曲領(lǐng),這是他身居一品時的裝束。范仲淹二十六歲開始為仕,官至參知政事,即一品副宰相。公元1043年任參知政事時,范促淹曾主持了一次以整頓吏治為核心,以富國強民為目的的慶歷改革。因為改革直接觸動了一大批權(quán)貴的勢力,所以他主張的改革沒有成功,雖然“慶歷新政”沒有成功,但卻為后來的王安石變法起到了推動作用。因此,后人稱他為“改革的先驅(qū)”、“一世之師”。

這塊碑上是范仲淹《岳陽樓記》的全文。公元1046年,范仲淹應(yīng)好友滕子京要求寫下了《岳陽樓記》。他完成這篇傳世佳作的時候,自己卻從未去過岳陽樓。當時他是看了滕子京給他的一份《洞庭晚秋圖》和一張重新修復(fù)的岳陽樓圖,靠自己豐富的藝術(shù)想象力而一氣呵成的?!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就出自這篇文章的結(jié)尾。

這兒是三太師祠。三太師,是指范仲淹的三位祖先。他們分別是曾祖范夢齡、祖父范贊時、父親范墉。這三們都曾在江南一帶為官,去世后均葬在天平山,因而天平山也叫范墳山。但是范仲淹本人的墳?zāi)共⒎窃谔炱缴?,而是在河南洛陽伊川萬安山麓。墻上懸掛的是范氏家族譜。我們可以看到范仲淹是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裔,他的高祖范隋為避戰(zhàn)亂從陜西遷居蘇州,去世后葬在天平山?,F(xiàn)在天平山還保存著他的墳?zāi)?。史書上記載,楚王項羽身邊的謀士范增,越國大夫范蠡也都與范仲淹同歸一宗。范仲淹的后代現(xiàn)在遍及海內(nèi)外。1989年范仲淹千歲之時,其臺灣后裔范增平先生曾率團返鄉(xiāng)祭祖。

這兒是新建的碑廊,建成于1997年,廊中碑文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四類:一類是皇帝的詔書,二是范仲淹的家憶,三是關(guān)于興學(xué)的文章,四是義莊規(guī)矩。這塊就是義莊規(guī)矩碑。義莊相當于現(xiàn)在的社會福利機構(gòu)。范仲淹在晚年,曾用自己一生節(jié)約下來的俸祿創(chuàng)辦了范氏義莊,來救濟窮人。這塊碑上所列條文,是當所義莊失貧濟窮的具體標準。

現(xiàn)在,我們已漫步到了天平山三絕之一的紅楓林之中?!疤炱郊t楓甲天下”,天平山是與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湖南長沙岳麓山齊名的四大賞楓勝地。天平山的紅楓,學(xué)名楓香,葉呈三角狀,植株較其它幾處高大。這片楓林的幼苗,是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孫范允臨,從福建帶回的(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 他把380余株楓香幼苗植于山前,現(xiàn)已歷經(jīng)近四百余年的風(fēng)雨。你看那一株株楓香粗壯挺拔,主干高達10層樓房,要兩三人才能合抱。這一棵棵飽經(jīng)滄桑的楓香樹,無不呈斑駁老狀態(tài)。有的根部盤突,樹干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樹瘤”;有的枝干四展,構(gòu)成幅幅圖畫。這些看似老態(tài)龍鐘的古楓香樹,卻都是生機勃勃的。初春,生發(fā)出許多新枝,夏時,枝葉繁茂如蓋。近些年來,天平山風(fēng)景管理處又栽種了2000多棵“接班楓”,與古楓林形成一片,時至深秋,交相輝映,景致更為壯觀。這些楓香樹,由于樹齡不同,地勢不同,長勢有強有弱,又受山體阻擋,所接受的寒氣不一樣,其葉的色彩變化有先有后,有深有淺,甚至出現(xiàn)綠叢中一株紅。更有趣的是:在一棵樹的大小枝葉上呈現(xiàn)出嫩黃、橙紅、赭紅、血牙紅、深紅等自然景觀,似如鮮花爭艷,為樹冠之花,人稱“五彩楓”。楓紅時節(jié),天平山麓紅霞纏繞、丹楓爛漫。慕名前來天平觀楓賞景的游人如結(jié)如云。因而有詩形容“丹楓爛漫景裝成,要與春花斗眼明?;⒏窓M塘景蕭瑟,游人多半在天平”。秋到江南何處去,天平觀楓最佳游。秋季來天平山觀賞紅楓更令人陶醉。

天平山管理處自9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天平山紅楓藝術(shù)節(jié),讓天平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于一體。更為了這項民間郊游活動增添了無限情趣。歡迎游客朋友秋季來天平山觀楓賞景。

楓林掩映之中的這座亭子叫御碑亭,為乾隆游山時所建。亭為八角,重檐屋頂,戧角大小各四,結(jié)構(gòu)精美。亭子正中立著一塊高大的硯石御碑,石碑分碑帽, 碑身,碑基三部分。碑身四周分刻著乾隆四次臨幸時所作的四首五言詩。詩的內(nèi)容主要是范仲淹的一些贊揚褒獎之詞。其中一首寫道:“文正本蘇人,墳山祠宇新。千練傳樹業(yè),一節(jié)美敦倫。魏國真知己,夷維傳后塵。天平森林翠笏,正色立朝身?!?/p>

這座漢白玉石牌坊,是乾隆御賜的。乾隆帝六下江南,四次來到天平山。乾隆幸未年春(公元1751年)他臨幸天平時,因感佩范仲淹捐宅創(chuàng)義莊、以養(yǎng)族人的佳行,就欽賜了這座高義園坊給范仲淹,以示范仲淹品行高尚,供人們?nèi)刖皡^(qū)即可瞻仰。

乾隆帝喜好游山完水、武文弄墨。在他的詩中還有“北上天平路,名園久識吾”之句,意思是他的頻頻光臨,以致“高義園”也熟識了他。因而在天平山景區(qū),存留著不少與乾隆皇帝有關(guān)的遺跡。那條山路就是乾隆來天平時的御道,御道通往統(tǒng)悻門,經(jīng)童悻門越過支硎山可到楓橋寒山寺。傳說乾隆的游覽路線,不外是先天平后靈巖。他五馬并駕齊驅(qū),經(jīng)寒山寺,越支硎山,過通悻門下嶺,由漢白玉石坊中門進山,然后過接駕亭上山玩畢天平山,復(fù)出中門,轉(zhuǎn)道而上靈巖山背東南支脈,沿后山翻上靈巖山游玩。前面這座亭子則是地方官員迎接圣駕的接駕亭。(亭后為廣袤十余畝的“十景塘”,“宛轉(zhuǎn)橋”曲折塘上,走在“宛轉(zhuǎn)橋”上俯視水中倒影,亦成景觀。)

在此,我們可一覽天平山的全貌。天平山海拔221米,因山頂平正,故名天平,又因北宋時曾一度將天平山賜給范氏家族,所以天平山又名賜山,天平三絕之一的奇石,就遍布在山上,天平的奇石一塊塊矗立似大臣朝見皇帝的笏板,所以有笏朝天之說,傳說中,天平山的巖石都是向下的,天平山是一塊五虎撲羊,亂箭穿胸的絕地。誰知一生為官清政的范仲淹卻為其祖先選了這塊絕地作為墓地。就在范墳建成時,傾刻間電閃雷鳴,風(fēng)雨大作,雨過天晴后,滿山頑石都有翻身倒置,朝天矗立,形成了萬笏朝天的景觀,據(jù)風(fēng)水先生所說,范墳因點中了天平山的生穴,才使這塊絕地變成了風(fēng)水寶地。

然面,萬笏朝天的石柱奇構(gòu)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學(xué)地講,天平山是一座斷層山,斷層傾斜角近乎垂直。山體運動時,在造山力影響下,斷層之間或上下錯位,或左右移動,或斜向扭曲。億萬年后,一些斷層仍森然壁立在天平山上。其狀“若臥,若立,若搏,若噬、蟠拿撐拄,不可名壯”。后來人們把這些奇峰、異谷稱為:“龍門一線天、飛來峰、卓筆峰、照明湖”以及“龍頭石、蛤蟆石、鸚鵡石、靈龜石、鯨魚石、釣魚石、丹石”等等。

在青山碧水的天平山“十景塘”以北、“天平山莊”東側(cè)的蒼松翠伯之中,遠視隱約可見的古墓群,就是北宋良相范仲淹的祖塋之地。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平山莊西端側(cè)是一片紅楓老樹。

山腳下的這片建筑就是天平山莊,為范仲淹十七世孫范允臨所建。天平山莊背依天平山,面臨十景塘,占地面積5300平方米,全部建筑自東向西主要有咒缽庵、來燕榭、范參義公祠、高義園、白云古剎五區(qū)組成。既是一個整體,又是各自相對獨立。各部分均用廊廡相連,迂回曲折,高低錯落,忽明忽暗,使游人如入迷津之感。所以,天平山景區(qū)亦很具蘇州園林之特色。這兒山、水、房、樹,相映成趣;赤、橙、黃、綠交錯生輝,環(huán)境清幽,景色秀麗而開闊。因而古人形容為 “水天向晚碧沉沉,樹影霞光重疊深”。

咒缽庵位于山莊內(nèi)東側(cè),相傳為范仲淹母親的住所,也是范仲淹少時發(fā)奮讀書的場所。庵南臨荷花池,東近“桃花澗”。登石級進磚刻“咒缽庵”門額,至“水石間”,有一層三楹,東窗外幾“桃花澗”。古時澗邊套樹成林,暮春時節(jié),桃化盛開,桃花片片隨水漂流,澗聚泉成池,池周林木蔥郁,林深,泉清、禪噪、鳥鳴、富有“禪房花木深”的意境。

來燕謝平面呈正方形,以亭為中心,亭內(nèi)懸有“聽鶯閣”匾額,因天平山多黃鶯,鶯聲陣陣,故取韋應(yīng)物“東方欲曙花溟溟,啼鶯相喚亦可聽”之意為名。亭高臨方池上,池中多魚,故稱作“魚樂園”。

范參義公祠原為范氏家族祭奠祖先的場所?,F(xiàn)為范仲淹紀念館,是1995年9月被蘇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被江蘇省確定 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內(nèi)分圖片和塑像展兩部份,由四個展亭組成。咒缽庵、來燕謝既為塑像展廳。內(nèi)部有“歲寒堂”、“聽鶯客”、“來燕謝”、“翻經(jīng)臺”等建筑群緊連。又分為紀念館一、二、三、四館。在館內(nèi)成列著范仲淹各個時期的生平事跡。范公文正的崇高精神,不僅在蘇州、在省內(nèi)外千古流傳,而且傳遍中華、乃至世界。

越過紀念館向西為高義園區(qū),是天平山莊的主要建筑。共有四進,依山而筑,漸進漸高高義園之名為乾隆皇帝南巡時所題。高義園前園,兩側(cè)有相對題字“仁壽”、“智樂”的圓弧形大門,是一排五開間的轎廳,雕刻圖案,式樣古樸;過二門樓,便是全區(qū)的建筑中心—樂天樓。這是一座宋代建筑。相傳原為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的讀書、游覽和休息之所,故以白居易之字為樓名(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又因乾隆南巡時登樓眺望,翻閱藏書,故又稱“御書樓”。該樓有二層,樓下是四面廳,四周都是回廊,可從不同角度觀景;門前有嘉禾范玉琨書聯(lián):“萬笏皆從平地起,一峰常插白云中”;廳后東西兩側(cè)設(shè)有梯登樓,樓廳建筑更為精美,也是四面敞通的廳閣,在此可眺望山景。樓下邊廊外有小院,院中利用山崖、卵石聚泉成池,環(huán)以蔥郁的花木、竹叢,頗有天然情趣。第三進為逍遙亭,取《詩經(jīng)》“所謂伊人,于焉逍遙”之意,亭為歇山方亭,構(gòu)筑別致,架臨臺上。亭北設(shè)有梯可登,南與御書樓隔園相望,互為對景。也是蘇州藝人為乾隆皇帝唱評彈的場所;最后一進是高義園大殿,為歇山頂廳堂建筑,廳有三間,龍頭屋脊,簡樸莊肅。中懸有乾隆皇帝手書“高義園”盤龍金匾,高義兩字取杜甫 “辭弟輸高義,觀圖憶古人”句意而名,壁間嵌有御碑兩塊。殿前東西兩側(cè)有廂房,中為庭院,植桂花、木蘭;殿東院有古羅漢松一棵,松齡頗古,相傳為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手植。

在高義園西側(cè),位于天平山莊最西部的一片建筑為白云古剎。本為唐朝時的建筑,范仲淹因其祖塋在此,曾奏請其為功德香火院。

接著,請隨我到半山腰去看一看天平三絕之一的清泉。從“登天平路”磚細門額入內(nèi),拾級而上。那里自然景觀與文人景區(qū)尤為豐富。整個天平山又分下白云、中白云、上白云。在登山路旁有塊巨石,互助依偎,名“鴛鴦石”。上行到一亭,據(jù)傳為乾隆南巡時登山更衣處,故名“更衣亭”亭旁有石形似蹲踞大鳥,頭伸 向蹬道,喙啄彎曲,兩翅伸展、稱“鸚鵡石”。鸚鵡下有形似古廟中的大鐘,名為“石鐘”;在鸚鵡石的上面是“云中塔”,繼續(xù)向上是“雙桃”,再向上即為“白云亭”,此處為“下白云”。往西是“青峰亭”“一線天”。往東則是“云泉精舍”。

天平三絕之一的“清泉”則位于其中;清泉稱作白云泉。相說,唐代寶歷元年(825—826年),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常利用公余閑暇,登游天平山。一天,他在山腰忽聞有如鳥鳴琴奏的流水聲,上前拔開草叢、荊棘、繁枝,見一股清洌甘泉從石罅中潺潺地流出,順著陡峭巖壁向山下。當時,白居易與山民商定,在山腰用石筑壩,擋住泉流。一泓泉水,清澈透明如鏡,塊塊青中帶白的石頭,似如朵朵白云,與藍天白云倒影池中,相映生輝。白居易觸景生情,即題書“白云泉”三字,并詠詩《白云泉》一首。請看石壁上的這首詩就是白居易所做。白居易在詩中寫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本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云,更添波浪向人間”后來他人將泉名和這首詩刻于泉池巖壁上。這首詩的書寫者是蘇州市著名書法家費新我先生,他是用左手揮就而成。大家請看,在泉旁的一塊斑剝巖壁上有天然浮雕,粗看形似穿道袍的慈祥老人,細察酷似白居易像,側(cè)立池畔,凝神靜觀,自然逼真。這就是大自然天功神造的“仙人影”。再看,那股由巖隙流出,用竹管接引的清泉就是白云泉。

白云泉,為裂隙泉,出自半山腰峭壁巖罅之中,由于江南一帶雨量充沛,裂隙水源不斷,泉水常年不涸。那怕是久旱不雨,泉水仍然絲連縈絡(luò)。有古詩《白云泉》云:“云根流玉液,發(fā)泄出巔巖,香??盀榫疲謇湟蟛琛?。舊時因山僧用竹管導(dǎo)入化緣的古缽中,因此,又稱“缽盂泉”。其水因在巖罅滲透過程中,溶解巖石中的一些礦物質(zhì),并受山體沙石過濾,所以,泉水碧清透底,醇厚甘洌。因泉水味道甘洌,唐代茶圣陸羽曾把這清泉品評為“吳中第一水”。舊時很多人游天平山,至此小憩品香茗,嚀詠賦詩,感嘆不已。有的言道:“一勺初分到草堂,半似甘露半瓊漿。煮茶有客多題品,可惜當年不與嘗”。有的詩云:“茲山蘊美玉,玉精流不盡。色清未足夸,味甘有新稟。鄙哉陸羽翁,何不論入品”。還有的感嘆道:“良辰當谷雨,勝賞又云泉;一歲一游覽,是山吾有緣”。還有的要“期與云泉作老友,日日來此聽松風(fēng)”。許多游人對“白云泉”情感至深,留下美好印象。清乾隆皇帝南巡時,游天平山最喜歡到“白云泉”飲茶,并御題詠:“白云泉是白家泉,林色嵐太古閑;不為炫能頻疊韻,高人風(fēng)度緬其間”。今日,我們游天平山來到白云泉,不僅可以小憩飲茶,消乏提神;而且還可以了解“白云泉”文化,“入山思水秀,涉水憶青山”。特別是秋高氣爽之際,山麓紅葉成片,崖壁朱實籬籬,更有無限的詩情畫意。

泉水有一個特點,我們可以做個實驗,取一茶杯水,往里投入若干硬幣,奇怪的是這滿滿的一杯水只會向上隆起,而不溢出杯外,因此,這水能有如此強的表面張力,就非泉水無疑了。

喝罷白云泉,我們再向西來到“青峰亭”旁,這塊石頭由如雨后破土而出的春筍,前人稱之為“玉筍石”;在看這壯似玉琢屏障的石頭,古人稱之為“護山奇石”。從“護山石”向上,這兒有一蘇州最小的方塔,叫“觀音塔”,這個“佛”字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提寫的。這就是一線天。這兩塊巨石之間僅露藍天一線,(像這樣的一線天在天平山還有兩處)。窄窄的一條石徑直通山上,遠遠望去,真是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當?shù)匕傩障矚g把“一線天”稱龍門。因為山上有塊龍頭石,如果從這兒上山,就寓意著要跳龍門交好運了。現(xiàn)在就請各位走一走這龍門吧,過罷龍門,好運頻頻。繼續(xù)向上,過“撐腰石”就可看到飛來石,重達幾噸的石頭好似從別處飛來的,由此可見天平山奇石之奇。從飛來石向左至“望楓臺”。向右可到“蓮花洞”。站在望楓臺上望紅楓,滿樹楓葉別樣紅;緊連望楓臺的還有“龍頭石”、“回音谷”等。繼續(xù)向上可到“中白云亭”,在那兒可看到“大石屋”,向左則可見“一葉舟”、“一硯泉”。向右可見“咬魚石”,越過咬魚石可到 “白云洞”“二線天”。從蓮花洞上,可到“三線天”、“卓筆峰”;過“云上”至山頂,上有一圓巨形石,面向太湖,名“照湖鏡”。遠望太湖,水天一色,近處農(nóng)田井然,有“一覽眾山小”的氣勢。請朋友們注意安全。

平山導(dǎo)游詞(精選8篇)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游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fēng)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要安排到太…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guān)平山信息

  • 平山導(dǎo)游詞(精選8篇)
  • 平山導(dǎo)游詞(精選8篇)8人關(guān)注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游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fēng)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 ...[更多]

  • 太平山頂導(dǎo)游詞(精選5篇)
  • 太平山頂導(dǎo)游詞(精選5篇)5人關(guān)注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游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fēng)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 ...[更多]

  • 香港太平山導(dǎo)游詞(精選2篇)
  • 香港太平山導(dǎo)游詞(精選2篇)2人關(guān)注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游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fēng)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 ...[更多]

  • 香港太平山頂導(dǎo)游詞(精選2篇)
  • 香港太平山頂導(dǎo)游詞(精選2篇)2人關(guān)注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游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fēng)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 ...[更多]

相關(guān)專題

導(dǎo)游詞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