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 > 書信稿件 > 致辭 > 導游詞

故里導游詞(精選16篇)

發(fā)布時間:2022-10-02 10:48:06 查看人數:16

故里導游詞

第1篇 浙江魯迅故里的導游詞范文

各位游客朋友,歡迎大家來紹興魯迅故里參觀旅游。紹興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東連寧波西接杭州,總面積8000多平方千米,人口近500萬,現轄越城區(qū)、上虞區(qū)、柯橋區(qū)、諸暨市、嵊州市和新昌縣。市花是蘭花,市樹為香樟。紹興古稱“越州”,南宋取“紹祚中興”之意。紹興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是著名的水鄉(xiāng)、橋鄉(xiāng)、酒鄉(xiāng)、越劇之鄉(xiāng)、書法之鄉(xiāng)和名士之鄉(xiāng)。紹興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xx年,紹興魯迅故居——沈園景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各位游客朋友,說到水鄉(xiāng),紹興河網縱橫,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20%以上,有湖泊30多個,又以鑒湖最為著名。有水的地方就有橋,在紹興境內有一萬多座橋,其中建于南宋的我國最早的水上立交橋“八字橋”就在紹興老城內。說到酒鄉(xiāng),紹興是黃酒的故鄉(xiāng),根據含糖量的不同分為元紅酒、加飯酒、善釀酒、香雪酒四種類型。說到越劇之鄉(xiāng),紹興嵊州是越劇的發(fā)源地,代表曲目有《紅樓夢》《五女拜壽》《梁?!返取Uf到書法之鄉(xiāng),東晉時紹興郊外的蘭亭因“曲水流觴”而聞名于世,又因王羲之酒后揮筆書寫的《蘭亭集序》而成為書法圣地。說起名士之鄉(xiāng),這還是毛澤東主席當年對紹興的稱譽,因為紹興從古至今出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其中有思想家王充、唐代詩人賀子章、南宋詩人陸游、明代心學創(chuàng)始人王陽明、青藤畫派鼻祖徐渭;近現代以來更是群星璀璨,有教育家蔡元培、思想家魯迅、革命家秋瑾等。整個科舉時代,紹興走出了2238位進士;在清代“紹興師爺”遍及中央朝廷和地方衙門,成就了“無紹不成衙”的美談。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要去游覽的是魯迅故里景區(qū)。魯迅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魯迅”是他投身“五四運動”后使用的筆名。1881年出生于紹興周家臺門,7歲啟蒙,12歲就讀于三味書屋,18歲那年去南京讀書,之后又去日本留學。1920xx年回國,先后在杭州、紹興、北京、廈門和上海等地從事教學和文學創(chuàng)作。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去世,享年54歲。紹興魯迅故里景區(qū)包括:魯迅祖居、魯迅故居、三味書屋和魯迅紀念館等,整個參觀游覽過程大約需要1個小時。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這是一組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臺門建筑群,也是魯迅祖上世居之地,已有260年的歷史。大家請看,門口掛著翰林的匾額,因為魯迅的祖父周福清曾經是欽點的翰林。老臺門建筑分為四進,第一進是轎廳,也就是臺門斗;第二進是客廳德壽堂,是周氏族人舉行重大活動和祭祖的公共活動場所;第三進是香火堂,這里存放著周氏歷代祖先的牌位;第四進是座樓,也就是周家族人的生活區(qū),現在把它改建成了“紹興民俗陳列館”,展示清末時期當地的風土人情。

從魯迅祖居出來,過一個小橋就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著名的私塾,魯迅12歲后在這里讀書。說到這里的主人壽鏡吾,魯迅評價他“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態(tài)度對魯迅有極大的影響。書屋正中懸掛著“三味書屋”的匾額,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寫。所謂“三味”是指: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就是說,讀書的味道像吃米飯、佳肴和調味料一樣層層遞進,漸人佳境。大家注意看墻角這邊有一張書桌,這是魯迅當年的課桌。有一次魯迅為了給父親買藥,上課遲到了,受到了先生的嚴厲責罰,于是魯迅就在桌角刻上了一個“早”字,鞭策自己不能再遲到。對于這件事,魯迅直到晚年還記憶猶新,并在一次閑談中告訴了夫人許廣平。1956年,許廣平來到紹興,特意去了三味書屋,借助手電筒在昏暗的角落里找到了魯迅當年親手刻下的“早”字。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魯迅故居,也叫周家新臺門。魯迅在這里出生并生活到18歲。在這20xx年中,親身感受了整個家族由顯赫走向敗落的過程,為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1920xx年,已經在北京工作的魯迅與族人商量將這個房子和后面的百草園賣給了隔壁的朱姓人家。原屋大部分拆除重建,但魯迅故居的主要部分保留下來。這里有個天井叫作桂花明堂,種植著兩棵桂花樹,魯迅小時候,經常坐在桂花樹下乘涼,聽繼祖母給他講“水漫金山”“貓是老虎的師傅”的故事。穿過桂花明堂,左手邊是魯迅從日本回來后在紹興的學堂任教時的臥室兼書房,他在這里完成了他的第文言文小說《懷舊》。屋子后面就是百草園,占地約20xx平方米,是魯迅童年時玩耍的樂園。請大家在這里游覽20分鐘。

浙江魯迅故里的導游詞范文

第2篇 紹興魯迅故里導游詞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朱,大家可以叫我朱導。就由我來做你們的一天導游吧!紹興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好地方,是橋鄉(xiāng)、水鄉(xiāng)、酒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擁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紹興還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大名鼎鼎的陸游老先生,擅長書畫的徐文長老先生。今天,我們就去游賞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故居魯迅故里。

踏著腳下的石板路,順著彎彎曲曲的小道來到了第一站:魯迅住居跨入大門繞過德壽堂,又一個觀覽亭展現在我們面前,兩旁的屋檐下掛著一排齊齊的紅燈籠,沿著小路走去,馬上來到了魯迅先生的臥室,在床前的小桌上,擺滿了魯迅先生的筆墨,他的第文言小說《懷舊》在此寫就。把目光轉向床,里面隱約可見魯迅先生的涼席和枕頭,十分儉樸。繼續(xù)大步向前走去,游客們,這就是小堂前,這是周家吃飯會客之處。穿過一條陰暗的羊腸小道,來到魯迅家的廚房,向里望去,里頭擺滿了古代燒飯的工具,古老的大鍋上早已斑痕累累,落滿灰塵。繞過一扇門,眼前豁然開朗,這便是百草園。紅漆的欄桿,綠色的草木,成片成片的,燦爛的陽光照射在樹葉上,晃動著的葉片若暗若明,光彩奪目。陽光還穿過茂密的葉片,在地上留下了個斑斕的圖案,百草園中種滿了白菜,這是魯迅小時候玩耍、嬉戲的地方,小時候,魯迅在百草園中捉蛐蛐,拔何首烏,四季都因百草園帶來了快樂的每一天,因此魯迅先生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到: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在百草園的出口處,有個石像老奶奶在給她的小外孫講故事,手中的蒲扇扇啊扇,逼真極了,跟隨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們也去看看三味書屋吧。

走過小橋,橋下的涓涓細流緩緩地流淌著,溪水綠得深邃而穩(wěn)重,這種色彩與兩岸的樹木的綠色成了鮮明的對比。樹木是濃淡相雜的顫動著的綠,而溪水卻是凝固一般的綠。一條烏蓬船慢慢滑過水面,不小心打破了水面的平靜,水面泛起層層漣漪,就如一幅凌空展開的畫卷一般。走過小橋,三味書屋四個大字有力地嵌在凹凸不平的石墻上,進了三味書屋,思任堂三個大字映入眼簾,三個字下方掛著畫與對聯,令大家聞到了一股濃濃的文學氣息,再進去些,正中懸掛著三味書屋匾額,是由梁同殊所提寫。緊接著來到了魯迅的座位,座位上刻有一個早字。關于這個早字,還有一個小故事哩。一次,魯迅為了給生病的父親買藥,因故遲到,被老師狠狠罵了一頓,魯迅便在桌上刻下了一個早字,勉勵自已不要遲到。說到這兒,不得不提魯迅的老師壽鏡吾老先生,他為魯迅打下了很大的文學基礎,我們好像看見壽老先生一手捧書一手拿著戒尺的樣子。

走出百草園的大門,來到了咸亨酒店,門口立著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已,大家可以進店嘗嘗他愛吃的茴香豆和紹興黃酒,品嘗紹興美食。

時光在流逝,魯迅之游一日游在歡笑聲中結束了,入口廣場的墻上的魯迅先生目光炯炯,神態(tài)莊重,手中的煙頭依舊未滅,那沉思的面孔,一看就知道是在構思文章。游客們,魯迅故里之游是不是很充實呢?!歡迎你們再度光臨!!!!!

第3篇 魯迅故里導游詞作文

篇一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相識,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蔣,大家可以叫我小蔣,或蔣導。

我們即將要游覽的是魯迅故里,魯迅故里原為周家新臺門的一部分,是魯迅青少年時代學習。生活的地方。魯迅原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魯迅在周家新臺門內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給人們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希望在我的陪同下,大家能夠開心的游玩魯迅故里。

我們先去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著名的私塾,魯迅12歲至17歲在這里求學???魯迅的座位,在書房東北角,一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據說,有一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先生的批評,就在書桌的右上角刻了一個“早”,以此為戒,從此魯迅再也沒有遲到。你們看到了書桌上的“早”字了嗎。

我們現在要去百草園。百草園在魯迅故居的后面,占地面積近2022平米,原來是新臺門周姓十來家共有的一個菜園子,平時種一些瓜果蔬菜,秋后用來曬谷。你們相信嗎?這是魯迅童年時代的樂園,他常來這里玩耍嬉戲。

這里是咸亨酒店。咸亨酒店在市區(qū)魯迅路秋官第,臨街朝南。四柱似竹,塔體中空,朝西面有黑底,上書“咸亨酒店”四個金字。

魯迅故居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請你細細游覽吧!

第4篇 項王故里導游詞開場白

項王故里,簡稱“項里”。它坐落在廢黃河堤下,相傳項羽是出身在梧桐巷,所以,項王故里又稱“梧桐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項王故里導游詞開場白,歡迎閱讀。

項王故里導游詞開場白1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宿遷市abc旅行社熱烈地歡迎各位來賓來到宿遷項王故里參觀游覽。本人從事過多種工作,但作為導游為大家介紹游覽景點,這還是第一次,講得可能不盡大家滿意,請大家諒解,并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項王故里是為紀念推翻秦王暴政統(tǒng)治建立不朽功勛的蓋世英雄項羽而修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于宿遷城南。項羽名籍,字羽,生于公元前232年,二十四歲時起兵反秦,率諸侯入關,自稱西楚霸王。在與劉邦楚漢爭戰(zhàn)中失敗,在烏江自刎而死,年僅3l歲。家鄉(xiāng)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下相梧桐巷立廟、樹碑、建坊,至清初,廟毀、坊圯,僧人他去,僅存項王手植古槐樹一棵和因此而得名的梧桐樹數棵。1931年,***西北軍師長張華棠率部駐宿,積極倡導修復項王故里,在古槐樹旁建草亭一座,命名為槐安亭,又在院內建草廳三間,建項里小學。1935年,縣長張乃藩,又在原有基礎上擴建,邀請鄉(xiāng)紳舉辦菊花會,以饋菊賞金名義集資,建起“英風閣”,英風閣內陳列有關項羽的傳記,詩詞題詠,供人觀賞。項王故里的大規(guī)模擴建改造是在改革開放,尤其是地級市建立以后,市政府十分重視,撥出巨款,對其改造,增加了新的內容。在我們面前的這座牌坊,這個廣場,以及與城區(qū)相通的道路、石階都是本世紀初修建的。

現在請隨我來,石階較陡,請年紀大的同志小心。項王故里共有三進院落,整體布局是前宮后院,整個建筑的風格是仿漢式。

項王故里導游詞開場白2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宿遷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項王故里是西楚霸王項羽的誕生地,位于市區(qū)南郊徐淮公路東側故黃河堤下,傳說為秦時下相縣的梧桐巷,前人曾立碑紀念。1935年,建英風閣和槐安亭。

項王故里占地0.5公頃,四周有400多米的青磚院墻。從南向北,依次為石牌坊、石闕、大門、英風閣、項王故居紀念室、虞姬紀念室。主體建筑英風閣占地268平方米,前院四周為碑廊,有著名書法家碑文數十幅;正中為大鼎,重達8噸,正廳有項羽塑像,兩側為文物陳列室,室、閣均為青磚青瓦,莊嚴肅穆。“故居紀念室”為仿漢建筑,占地135平方米,古樸渾穆。室內有虞姬塑像。院中廣植柏、桐、槐等樹木,其中一株古槐相傳為項王手植,歷經滄桑,主干雖斷裂干枯,但新枝已成合圍之木,蒼勁繁茂。那株相傳為項羽當年手植古槐,雖經歷二千多年風風雨雨,樹貌奇古,枝干蒼老,但仍枝繁葉茂,蓬勃挺秀,令人發(fā)思古之幽情。

項王故里導游詞開場白3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宿遷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現在大家參觀的就是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生地—項王故居。當你來到這里的時候,已經到了我們景區(qū)的主體部分。我想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在你離開停車場,穿過石牌坊,拾級而下的途中,數一數那里的臺階正好是31個,象征著項羽走過的風風雨雨的31個春秋。

項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大約10歲的時候就隨其叔父項梁離開了江淮平原上這座古老的城市—宿遷,當時叫下相縣。而后輾轉于河南、安徽等地,最后“避仇于吳中”,也就是現在的蘇州市。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安徽大澤鄉(xiāng)起義后,避仇于吳中的項氏叔侄認為推翻暴秦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就殺了會稽郡的郡守,收其精兵八千,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千古流傳的“江東八千子弟”的說法。而后渡江此上,三年時間便將秦王朝推翻,后在楚漢相爭中敗于劉邦。

關于項羽叱咤風云的歷史業(yè)績暫且不予細說,留待下面的講解當中穿插介紹。

下面將這里的建筑簡單地介紹一下,這里的建筑,設計者運用的是先收后放的設計理念,當你進入石闕大門時,東西兩堵圍墻人為地將空間縮小。其用意是,利用空間控制理論收攏游客的思維空間,使游客靜下心來參觀,以達到不虛此行的目的。如果你有這樣感受的話,設計者會感到欣慰的。

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項王故居的中心景區(qū),首先看到的是秦漢之際我們這一帶貴族家庭才有的典型建筑,古稱過道屋,過道屋上“項王故居”四個字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杰書寫的。

第5篇 屈原昭君故里游導游詞范文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宜昌!

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來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農架野人)和死人(荊州博物館的西漢軟體男尸)。而在我們美麗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線,也就是詩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見,宜昌是湖北的精華,今天我們將要去游覽的就是精華中的精華——詩人和美人的故鄉(xiāng),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 ——秭歸。

趁現在還沒到目的地,我先對你們簡要的介紹一下秭歸吧!

秭歸地處湖北省西部,長江西陵峽畔三峽工程壩上庫首,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也是歷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鄉(xiāng)。

秭歸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境內現存許多關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如歸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紀念館、屈原故里牌坊和樂平里的“三間八景”以及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民俗歌舞等。

秭歸的名勝多與屈原有關,秭歸縣城東門外,矗立著一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書。旁邊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節(jié),秭歸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賽龍舟。這一撫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傳并延至今日。

連秭歸地名的由來,傳說都與屈原有關。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趕到汨羅江,將弟遺體打撈起來,親自護送回家鄉(xiāng)。屈姊那深深親情使鄉(xiāng)親們大為感動,因而將縣名改為“姊歸”,后來“姊”演變?yōu)椤帮觥绷恕?/p>

屈原的遺跡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諸如照面井,讀書洞,玉半三坵等。屈原祠重新修繕后,內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紀念館,屈原墓,屈原詩文碑廊。

端午節(jié)的由來

端午節(jié)的原始形態(tài)是慶豐收。五月,是農忙夏收完畢,準備秋收的過渡時間,人們便在這個時間安排一個稍事休整和娛樂的“端午節(jié)”。但是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這個月的初五呢?這是為了便于習慣能記憶,類如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這樣就使農事繁忙的這段較長的時間,均勻地安排在三、五、七、九月四個節(jié)日休整,也算是“有勞有逸”了。

到了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難忍亡國之痛,懷才投身汩羅江,這一天也剛好是端午節(jié)。從此,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就漸漸讓位于對屈原的悼念了。所以也有人稱端午節(jié)為詩人節(jié)。

龍舟竟渡

龍舟競渡的習俗,過去傳說是為了拯救溺水的屈原,其實,在屈原未跳汩羅江之前,我國各地就有龍舟競渡這種水上運動了,但大多不在端午節(jié)舉行的?!杜f唐書·杜亞傳》載:“江南風俗,春中有競渡之戲,方舟前進,以急趨疾進者為勝?!焙髞頌榱擞浤钋?,競渡的風俗才慢慢集中到端午節(jié)的。公元640年,隋煬帝楊廣為了要到楊州一游,著官吏督造龍舟及雜船數十艘。楊廣自已乘坐的大龍舟,高45尺,長200尺,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0個房間,全部用金玉裝飾。還有高三層的龍舟九艘??梢哉f這是當時最大的龍舟了。北宋時建造的龍舟,無論從大小和結構方面比隋代又有發(fā)展。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金明泄爭標圖》,便描繪了當時皇家乘坐的龍舟的面貌。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還記載了金明池龍舟競渡的盛況:皇帝與群臣在大龍舟上觀看,錦標則插在皇帝的大龍舟附近的水中,一人擰舞旗子,指揮幾十艘小龍舟在水面擺出各種船陣。隨后,這幾十艘小龍舟敲鑼打鼓向“標桿”劃來,奪得標的便向大龍舟上的皇帝“山呼拜舞”,整個爭標過程氣氛十分熱烈。

明代時,龍舟競渡這種水上運動已經相當普遍。當時出版的一本《武陵競渡》的書,對這項比賽的規(guī)則,諸如競渡所用的船式,人數等都有詳細的記述。

現在,龍舟競渡已發(fā)展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活動。

好,現在我們已經到岸了,請大家隨我一起下船去感受一下偉人和美人的故鄉(xiāng)吧!

屈原故里

這里是秭歸縣香爐坪,大家請?zhí)ь^看那座高高的牌坊,坊額上鐫有郭沫若的手書“屈原故里”。

秭歸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境內現存許多關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如歸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紀念館、屈原故里牌坊和樂平里的“三間八景”以及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民俗歌舞等。屈原的遺跡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諸如照面井,讀書洞,玉半三坵等。屈原祠重新修繕后,內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紀念館,屈原墓,屈原詩文碑廊。

秭歸山川秀麗,風景如畫。西陵峽雄奇壯美,還有清澈的香溪河,梭秀的九畹溪、險峭的五指山、神秘的棺木巖更是令中外游客為之傾倒。這些自然景觀與展示屈原文化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由秭歸出發(fā),可西進“小三峽”漂流,東到三峽大壩和葛洲壩流覽,南入“長陽人”家鄉(xiāng)作客,北去昭君故里及神農架探密。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新建到大壩一公里處的秭歸新縣城將會成為集三峽大壩雄姿、高峽平湖風光、屈原故里風情、庫區(qū)移民新城為一體的旅游觀光勝地和三峽地區(qū)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

昭君故里

昭君故里位于興山縣城東北3公里處,我們現在就到了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鄉(xiāng)——寶坪村,又名昭君村,是王昭君的出生地。在西漢時興山屬南郡秭歸。寶坪村面臨香溪水,背靠紗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橘林豐茂,山明水秀,極富詩情畫意。村內有楠木井、娘娘井、梳妝臺、望月樓等遺跡;近年來,她的家鄉(xiāng)又興建了昭君宅、紀念館、長廊碑林、漢白玉昭君塑像等,用以紀念憑吊這位以國事為重、富于獻身精神、美麗而堅韌的漢代奇女子。這是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

王昭君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提起“昭君出塞”、遠嫁匈奴和親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愿請行,遠嫁匈奴,為民族間的親善友好作出了貢獻。入匈奴后,被稱為寧胡門氏(皇后)。后呼韓邪死,成帝又命她“從胡俗”,改嫁復株累單于(呼韓邪大鬧氏長子)。在她影響下,其子女及周圍的人都努力維護與漢的通好關系,以致“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唐代大詩人杜甫在《詠懷古跡》中寫道:“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昭君之美,在于既有沉魚落雁之貌,更具凄楚艾怨之情。而昭君之怨,則是對命運的無奈的怨艾——鎖在深宮人不識;向往像尋常女子那樣生活,就只能代替皇家骨肉遠嫁異邦;思念故土卻欲歸不能……。當你來到昭君臺前憑吊時,便會被這千頭萬緒的深深的艾怨所包圍,滿心凄楚抑郁難平。

王昭君是被歷代詩人、畫家、作曲家們著筆最多的一位古代女性,究其根源或許正是由于這千載難平的“昭君之怨”吧?!當然,在不同的人的心目中,“昭君”也是不同的:“歷史的昭君”在向著我們微笑——深明大義,而“文學的昭君”似乎在對著我們哭泣——怨而不怒。古往今來,那些懷才不遇、官場失意的人們,則更易沉湎在“昭君之怨”中,找尋自己或深或淺的身影、或濃或淡的表情……毋庸諱言,在漢文化中這“怨”字才是“昭君之美”的美學意義的核心與真諦。

這里就是昭君曾經住過的地方,現存的昭君宅是照古圖重建的。

從昭君宅出來,東行百余步,便到了“楠木井”。這是當年昭君姑娘汲水之處。井約一米來深,清澈見底,井水從不枯竭。井底沉有楠木一根,據說還是當年昭君放入的。

大家請看這條溪水,它叫做香溪。

傳說當年昭君在溪中沐浴,不慎將一顆珍珠遺落在水中,從此溪水變得碧清透明,香氣四溢,因而得名“香溪”,也有人將它叫做“昭君溪”。

從秭歸城沿香溪溯流而上10公里,即是三閭鄉(xiāng),再過七里峽,即屈原誕生地樂平里。這里有關屈原的名勝古跡和傳說很多,如香爐平、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在屈原故里還有一奇值得一提。這里的耕牛不穿繩,卻能聽從指揮。相傳屈原從楚都回家,快到家門口時,侍者挑書簡的繩子斷了,一老農當即把牛鼻繩解下送他,從此以后,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繩了。

據說,現在令宜昌人自豪的——不僅有兩壩:葛洲壩、三峽大壩;而且還有三人:猿人(長陽)、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只知兩壩,不知三人,宜昌人便不會認同你。你們知道嗎?

好了,今天的屈原、昭君故里游就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的再次光臨!再見!

第6篇 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

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

作為一名樂于助人的導游,時常要開展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我們該怎么去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1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美麗的諸暨,我是這次旅行的小導游,俞博瀚,大家叫我俞導就可以了,我很榮幸和大家一起歡聚旅行的美好時光。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諸暨的名勝景區(qū)————西施故里。西施故里旅游區(qū)是紹興地區(qū)唯一的國家級名勝景區(qū),主要以西施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它是一處自然風光優(yōu)美。文化內涵豐富。游覽設施健全,具有時代活動的風景游覽勝地。整個旅游區(qū)面積為144平方公里,按功能劃分為一軸一心六區(qū)。一軸為南北穿越整個旅游區(qū)的浣江游覽帶;一心指已有一定規(guī)模的西施殿景區(qū),大片主入口管理區(qū),鸕鶿灣古漁村景區(qū),古越文化區(qū),美苑休閑娛樂區(qū),三江口濕地保護區(qū),休閑度假區(qū)。

大家一定是聽說了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故事才慕名而來的吧!相傳西施是一個大美女,為越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呢!她在越國困難當頭之際,忍辱負重,以身殉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獻給吳王,成了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于國事。最后,讓吳國被越國所滅。后人為了紀念這位絕代佳人,在她的故里造下了今日的————西施殿。

西施故里,里面有許許多多的景點,我們先走進了中國歷代名媛館,展館以展示女性人物,按人物特征分為四大美女。轉說中的神女。青史百家。才情淑女。巾幗英雄。然后我們又來到范蠡館,范蠡祠面西南背靠金雞山,氣勢恢宏,采用清伐民間建筑風格,黛瓦粉墻,古樸典雅。主要建筑除‘魁星閣’外,屋架及相應構件均從民間整體購買。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鄭氏宗尚‘耕讀專家’?!伊x孝梯’的傳統(tǒng),注重讀書,講究孝道。特別重視祠堂。宗譜的修建和編。

很快,西施故里之旅就要結束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西施故里真的很美麗,歡迎大家下次再來參觀。

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2

大家好,我是方導,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大家就隨我一起去觀賞西施故里的美景吧!

我們首先來到大門口,映入眼簾的當然就是門旁的大石頭了石頭上雕刻著“西施故里”,這四個紅大字,大門里的兩旁花繁葉茂,綠樹成蔭,讓人有個好心情。

往里走,我們就來到了大大的荷花池,池里的荷花五顏六色,白如雪,紅如火,粉如霞,綠如玉,朵朵荷花像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站在荷花池里,再往前走,就上了彎如月的拱橋。

請往右邊看,那里有幾個石像人,他們在做不同的事情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玩耍,有的在淘米,還有的在曬谷,這不僅會讓我們想起西施娘娘,她可是我們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她美若天仙。她死后,人們?yōu)榱思o念她,還特意照了幾尊石像。

在往前看,那可是歷代名媛館,名人館里有許多英雄的照片和雕像,如花木蘭等。歷代名媛館是像四合院那樣的結構,顏色是黑白相間的。

在往里走,就來到了美食街,美食街上有很多商鋪,有的是珍珠店,可以去那買潔白的珍珠,有的是茶樓可以去那喝喝茶,有的是麻糍店,在那可以買到上好的麻糍。在這兒最有名的就數做豆腐了,做豆腐色香味俱全,看一看,聞一聞就可以讓人口水直流,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去品嘗一下呢!

在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過了,我要回去了,再見!

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3

歡迎來到我們諸暨的風景名勝區(qū)——西施殿,它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現在,我們進入西施殿,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西施的雕塑,被尊稱為荷花神,古代的四大美女之首(有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huán),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稱)。她姓施,名夷光,世居諸暨苧蘿山下,居西村,故得西施。藝術家們將她的容貌刻制得栩栩如生,使西施如仙女下凡一般。

接下來我們到了古越臺,古越臺中屹立著范蠡、勾踐和文種三人的雕像。范蠡,字少伯,楚國宛子;勾踐,越王,最后稱霸中原;文種,也作文仲,字會、少禽,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

下面我們到苧蘿山,又名羅山,碑廊南面是苧蘿山的最高點,上建一亭,名“苧蘿亭”。亭為八角三重檐造型,內置三層,可逐級登陵,一共40個碑。

跟我走,我們到了西施長廊這兒有很多石碑,石碑上都有畫,是用刀子刻上去的,石碑的左下角各寫有絕世雙嬌、國人爭觀、大義為重、以身許國……的.字樣,個個都是那么富有詩意。

穿過橋,我們到了西施故里,它們都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將本區(qū)域建設成為一處自然風光優(yōu)美、文化內涵豐富、游覽設施健全、經濟效益良好、具有時代活力的風景游覽勝地。

進入名媛館,名媛館的西施不同于西施殿里那個供奉著香壇,她只是一個普通的纖弱女子。名媛館里展示了威嚴的女皇武則天、賢良淑德的長孫皇后、情深意重的虞姬……白駒過隙,她們早已隨落花飄散紅塵中。

我們這次的旅游結束了,歡迎下次參加。

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4

西施故里旅游區(qū)是紹興地區(qū)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浣江·五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以西施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該區(qū)域將建設成為一處自然風光優(yōu)美、文化內涵豐富、游覽設施健全、經濟效益良好、具有時代活力的風景游覽勝地。

來到諸暨旅游觀光的游客,都要慕名前往西施故里蘿村尋訪遺跡。縣城附近的西施殿、西施坊、西施門、西施灘,還有西施當年浣紗之處——浣紗江、浣紗石,都是游人坊古探幽的景點勝地。

西施殿,是一個包括了亭、殿、廊、軒、水池、花架的仿古建筑群。殿內的建筑構件,有很大一部分是從諸四鄉(xiāng)收集來的,可以說是民間古老建筑藝術集錦。各種石雕、木雕的門扇、窗欞,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的“牛腿”(雀替),安置在廊廡與回廊至回廊之間,恰到好處,井然有序。身臨其間,猶如走進一座古典建筑的藝術殿堂。

第7篇 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導游詞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宜昌!

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來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農架野人)和死人(荊州博物館的西漢軟體男尸)。而在我們美麗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線,也就是詩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見,宜昌是湖北的精華,今天我們將要去游覽的就是精華中的精華——詩人和美人的故鄉(xiāng),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歸。

趁現在還沒到目的地,我先對你們簡要的介紹一下秭歸吧!

秭歸地處湖北省西部,長江西陵峽畔三峽工程壩上庫首,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也是歷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鄉(xiāng)。

秭歸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境內現存許多關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如歸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紀念館、屈原故里牌坊和樂平里的“三間八景”以及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民俗歌舞等。

秭歸的名勝多與屈原有關,秭歸縣城東門外,矗立著一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書。旁邊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節(jié),秭歸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賽龍舟。這一撫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傳并延至今日。

連秭歸地名的由來,傳說都與屈原有關。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趕到汨羅江,將弟遺體打撈起來,親自護送回家鄉(xiāng)。屈姊那深深親情使鄉(xiāng)親們大為感動,因而將縣名改為“姊歸”,后來“姊”演變?yōu)椤帮觥绷恕?/p>

屈原的遺跡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諸如照面井,讀書洞,玉半三坵等。屈原祠重新修繕后,內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紀念館,屈原墓,屈原詩文碑廊。

端午節(jié)的由來

端午節(jié)的原始形態(tài)是慶豐收。五月,是農忙夏收完畢,準備秋收的過渡時間,人們便在這個時間安排一個稍事休整和娛樂的“端午節(jié)”。但是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這個月的初五呢?這是為了便于習慣能記憶,類如三月

三、七月

七、九月九。這樣就使農事繁忙的這段較長的時間,均勻地安排在

三、

五、

七、九月四個節(jié)日休整,也算是“有勞有逸”了。

到了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難忍亡國之痛,懷才投身汩羅江,這一天也剛好是端午節(jié)。從此,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就漸漸讓位于對屈原的悼念了。所以也有人稱端午節(jié)為詩人節(jié)。

龍舟竟渡

龍舟競渡的習俗,過去傳說是為了拯救溺水的屈原,其實,在屈原未跳汩羅江之前,我國各地就有龍舟競渡這種水上運動了,但大多不在端午節(jié)舉行的?!杜f唐書·杜亞傳 》載:“江南風俗 ,春中有競渡之戲,方舟前進,以急趨疾進者為勝。”后來為了記念屈原,競渡的風俗才慢慢集中到端午節(jié)的。公元640年,隋煬帝楊廣為了要到楊州一游,著官吏督造龍舟及雜船數十艘。楊廣自已乘坐的大龍舟,高45尺,長200尺,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0個房間,全部用金玉裝飾。還有高三層的龍舟九艘??梢哉f這是當時最大的龍舟了。北宋時建造的龍舟,無論從大小和結構方面比隋代又有發(fā)展。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金明泄爭標圖》,便描繪了當時皇家乘坐的龍舟的面貌。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還記載了金明池龍舟競渡的盛況:皇帝與群臣在大龍舟上觀看,錦標則插在皇帝的大龍舟附近的水中,一人擰舞旗子,指揮幾十艘小龍舟在水面擺出各種船陣。隨后,這幾十艘小龍舟敲鑼打鼓向“標桿”劃來,奪得標的便向大龍舟上的皇帝 “山呼拜舞”,整個爭標過程氣氛十分熱烈。

明代時,龍舟競渡這種水上運動已經相當普遍。當時出版的一本《武陵競渡》的書,對這項比賽的規(guī)則,諸如競渡所用的船式,人數等都有詳細的記述。

現在,龍舟競渡已發(fā)展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活動。

好,現在我們已經到岸了,請大家隨我一起下船去感受一下偉人和美人的故鄉(xiāng)吧!

屈原故里

這里是秭歸縣香爐坪,大家請?zhí)ь^看那座高高的牌坊,坊額上鐫有郭沫若的手書“屈原故里”。

秭歸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境內現存許多關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如歸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紀念館、屈原故里牌坊和樂平里的“三間八景”以及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民俗歌舞等。屈原的遺跡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諸如照面井,讀書洞,玉半三坵等。屈原祠重新修繕后,內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紀念館,屈原墓,屈原詩文碑廊。

秭歸山川秀麗,風景如畫。西陵峽雄奇壯美,還有清澈的香溪河,梭秀的九畹溪、險峭的五指山、神秘的棺木巖更是令中外游客為之傾倒。這些自然景觀與展示屈原文化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由秭歸出發(fā), 可西進“小三峽”漂流,東到三峽大壩和葛洲壩流覽,南入“長陽人”家鄉(xiāng)作客,北去昭君故里及神農架探密。 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新建到大壩一公里處的秭歸新縣城將會成為集三峽大壩雄姿、高峽平湖風光、屈原故里風情、庫區(qū)移民新城為一體的旅游觀光勝地和三峽地區(qū)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

第8篇 新鄭黃帝故里景區(qū)導游詞

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新鄭觀光游覽,首先呢,請允許我代表新鄭熱情好客的父老鄉(xiāng)親和我的同事們,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最真誠的歡迎,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來品味.游覽古都新鄭 我姓馬,老馬識途的馬,今天各位來到我旅游,請放心好了,有我一馬當先,什么事情都會馬到成功。。。。。。我是來自新鄭_____旅行社的導游員,大家可以喊我小馬,相信有小馬的陪同,大家一定會玩的開心,游的快樂.當然了,小馬也會竭盡全力為大家服務.那么坐在我身邊的呢,就是咱們旅行社選派的駕駛經驗豐富的司機:*師傅,今后幾天就由他和我來陪同大家,如果您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向我們提我們會盡力滿足大家的合理要求的,好了,現在請大家坐好扶穩(wěn)如果有那些朋友暈車請您往前面來,前面的朋友會把最舒適的座位給您的,在這小馬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沒有什么事請盡量不要在車廂內走動。

現在我想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今天的行程安排,(行程安排略)然后我們有3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12:00時候我們在大門口集合前往有緣餐廳用午餐,請大家一定要記住咱們的車牌號豫a1234和我的手機號12345678,如果有參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時和我聯系.

新鄭市隸屬于河南省省會鄭州市,有著極其優(yōu)越的區(qū)位優(yōu)勢。至于我們的市情,我想用以下五個字概括就再貼切不過了,那就是——中、通、古、豐、美。

“中”呢,是指我們新鄭的地理位置,處于中州之中,北臨鄭州市區(qū),南接魏都許昌,東依七朝古都開封,西面九朝古都洛陽。

“通”呢,是指我們新鄭市的交通優(yōu)勢非常明顯,境內有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廣鐵路縱貫其中,還有我們中原最大的國際機場——新鄭國際機場。

“古”是說我們新鄭市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它不僅被命名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還被中華古都協會認定為“中華第一古都”。這里不僅有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裴里崗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炎黃文化,還有2700年前的鄭韓文化。

“豐”,是指我們新鄭市有著豐富的農業(yè)資源及礦產資源。大家來看窗外,那大片大片的綠林就是我們的新鄭棗林了,新鄭特產——雞心小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品嘗過,有機會我請大家吃哈。我們新鄭種棗歷史悠久,在裴里崗就出土了堪稱最早的炭化棗核。在古棗園里有棵古棗樹王樹齡竟達600多歲。

“美”呢,則是說我們新鄭市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除了黃帝故里,還有始祖山,鄭王陵博物院,歐陽修墓,鄭風苑等著名景點。我們新鄭也有著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除了高原以外,平原、丘陵、盆地、山地俱全,也正是這多種多樣的地理環(huán)境孕育了我們這個城市的“人杰地靈”。

好了,大家來看前面,這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是著名的古城墻也即我們市區(qū)北門的主要標志——鄭韓故城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鄭國和韓國在此建都長達500多年,所以稱為鄭韓故城。故城平面極不規(guī)則,周長20公里。目前尚存大部分城墻,最高處達10米。河南省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的青銅器“蓮鶴方壺”即出土于此。

我們現在已進入了市區(qū),距我們的目的地——黃帝故里還有5分鐘的車程。黃帝故里景區(qū)位于新鄭市區(qū)軒轅路,占地面積100余畝,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圣地,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目前正在積極申請aaaaa景區(qū)。早在2000年就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州市十大旅游景點之一。黃帝故里祠始建于漢代,后遭戰(zhàn)火毀壞,明清時修葺。近年來,新鄭市人民政府對黃帝故里景區(qū)進行了擴建。擴建后的黃帝故里景區(qū)共分五個區(qū)域:廣場區(qū)、故里祠區(qū)、鼎壇區(qū)、藝術苑區(qū)、軒轅丘區(qū)。

新鄭黃帝故里景區(qū)導游詞

好了各位游客,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中華姓氏廣場。該廣場是07年(丁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前)建的,它長寬各130米,是一個正方形廣場。廣場四周種植著被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這960棵水杉,象征著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子民。

葉落兮歸根,故里兮牽魂。我們60萬新鄭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拜祖。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的講解到此結束,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配合,有什么服務不到位的地方請多指教。祝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希望大家有機會再來河南,再來黃帝故里。謝謝大家!

萬姓同根,根在人祖。中華民族的歷史如同一棵開枝散葉的大樹,雖紛繁冗雜,但脈絡清晰。每個姓氏都是這棵生命之樹的春華秋實。每個炎黃子孫都不該忘記這棵生命之樹,都應該記住自己是這棵大樹上的哪根枝條,哪片樹葉。這就是修建中華姓氏廣場的根由。

矗立在我們面前便是中華姓氏鼎壇,這個氣勢恢弘、碩大無比的鼎叫黃帝寶鼎。鼎壇高3.9米,寶鼎通高6.99米,重24噸,直徑4.7米,全部由青銅鑄造而成,比進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廣東肇慶青銅鼎還高出0.39米,重8噸,為“天下第一鼎”。

我們穿過馬路這座便是仿漢闕,是最古老的門。用石雕刻而成的闕,是用來記官爵、功績和裝飾。闕的主要功能是掛旌(勁)旗、貼告示用的。

(故里祠門口)

好了,游客們,我們穿過牌坊過了軒轅橋,站在姬(幾)水河,請看前面便是故里祠,

在我國大多廟宇和祠殿前一般都安放獅子,寓莊嚴、威武、平安吉祥之意。但這里卻把熊作為鎮(zhèn)祠之獸。熊,是一種很威武、強悍的動物,黃帝父親少典氏領導的部落為了表示對它的崇拜,就把有熊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后人為紀念黃帝的根基有熊氏部落,特在黃帝故里祠前塑了這對石熊。

(故里祠前廳)黃帝故里祠是我們這個景區(qū)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整個景區(qū)的核心部分,里面供奉著我們炎黃子孫的偉大始祖軒轅黃帝和他的兩個夫人嫘祖和嫫母。好了請進去參觀一下吧,我們看到的大殿和東西配殿始建于漢代,軒轅黃帝作為中華人文初祖、中華開國的第一大帝,世代為人們所敬仰,歷代賢人和平民百姓都來此尋根問祖,燒香還愿。至今在西配殿山墻上還留有為修復大殿留下的功德碑。

(大殿)請看大殿里敬奉的就是軒轅黃帝的金身塑像。上面的匾額,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程思遠的題詞“人文初祖”。殿內四周的壁畫,生動地展現了黃帝一生的豐功偉績。

這一幅是“黃帝誕生”。五千多年前,在嵩山東麓新鄭一帶,居住著一個以熊為圖騰的有熊氏部落,其首領為少典。

這一幅是“創(chuàng)造舟車”。黃帝修德治兵,創(chuàng)造舟車。請看這個是民用車,中間的是指南車。這里是打造的各種兵器和民間用具。這個是馴獸的場面,中國最早的家禽飼養(yǎng)就是從黃帝開始的。最上面是我國最早的船只。當時人們用石頭把大圓木中間鑿空放在水里,用來載人載物。

這一幅是“黃炎結盟”。當時居住在陳丘(今河南淮陽)一帶的神農氏炎帝部落勢力強大,各部族都聽從他的號令。到了黃帝時代,炎帝領導的神農氏部落逐漸衰落,而黃帝修德治兵,創(chuàng)造舟車,以道義促使部落之間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強暴,制止侵略。許多部落慕其威望,前來通好,仰仗歸從。當時炎帝侵凌周圍部落,黃帝率有熊部落的軍隊在阪泉(今河南扶溝縣,一說河北涿鹿)與炎帝經過三次激烈的交戰(zhàn),打敗炎帝,使之歸順于已。從此后,炎黃部落和睦相處,結為聯盟,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

這一幅就是大家熟悉的“征戰(zhàn)蚩尤”。當炎黃結盟之時,東方的九黎族部落興起,其部落首領蚩尤更是兇暴殘忍。其他部落聞聽蚩尤到來,都嚇的驚魂落魄,潰散四逃。黃帝九次與蚩尤交戰(zhàn)而不能勝,就聯合以熊、羆、貔、貅、豹、虎為圖騰的六個部落,會合炎帝部落在涿鹿郊野與蚩尤展開決戰(zhàn)。

這一幅是“建都有熊”。黃帝戰(zhàn)勝蚩尤之后,又揮師北上,驅趕走向南方擴張的葷粥族,天下有不順者,進行征伐,然后班師回有熊新鄭,詔告天下,并在西泰山(今新鄭龍湖鎮(zhèn))大會諸侯,定鼎建都(河南新鄭),舉行開國大典,各部族首領共尊黃帝為天子。

這一幅是“高擎(請)龍旗”。黃帝統(tǒng)一萬國部落以前,以熊為圖騰,統(tǒng)一天下以后,采用有代表性的部族圖騰特征,薈萃成新的圖騰——龍,作為有熊帝國的族徽和旗幟。龍是各部族大融合、大團結的產物,因此五千年來,炎黃子孫把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這一幅是“肇(照)造文明”。黃帝和他的臣下有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如發(fā)明創(chuàng)造房屋、衣裳、車船、陣法、兵器、音樂、文字、算術、歷法、圖畫、醫(yī)藥、祭祀、婚喪、鑄銅等等。世界古代文明四大標準中的文字、城堡、銅器、祭祀等,黃帝時代都已發(fā)明創(chuàng)造,使中國與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比肩成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黃帝在位百年,死于荊山(今河南靈寶),葬于橋山。據史書記載,黃帝族后裔在各地先后建立了70多個國家,繁衍了600多個姓氏,炎帝族在各地先后建立了20多個國家,繁衍了247個姓氏。黃炎二支發(fā)展到853個姓氏,在與其他民族融合中總計發(fā)展到8000多個姓氏。因而,后世子孫共尊黃帝和炎帝為祖先,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軒轅丘)這個高大的土丘,就是象征性的軒轅黃帝的誕生地——軒轅丘,丘下有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建筑——軒轅黃帝紀念館,總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其造型為仰韶時期即黃帝時期的大房子造型,房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呈巨大“人”字形,好像是從地底長出來一樣,寓意為黃帝出生之地。

(黃帝紀念館)紀念館內為客家文化展、領導名人書法展、炎黃子孫拜祖展等內容。地宮內有8幅畫像石,是仿巖造型的浮雕圖,分別反映了黃帝出生、訪賢問道、戰(zhàn)蚩尤、升龍旗、鑄寶鼎、分封諸侯、選賢妃、肇造文明等內容。

黃帝故里景區(qū)的參觀活動至此結束。最后,愿始祖黃帝永遠保佑各位來賓事業(yè)發(fā)達、合家歡樂、萬事如意!好了現在給大家30分鐘自由活動及拍照留念,之后哪,我們去品嘗一下新鄭的特產——大棗。

第9篇 新鄭黃帝故里導游詞范文

黃帝故里景區(qū)位于新鄭市區(qū)軒轅路,黃帝故里祠始建于漢代,后經毀建,明清修葺。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新鄭黃帝故里導游詞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新鄭黃帝故里導游詞范文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新鄭、歡迎你們來到皇帝的故里!我是你們的導游小張,希望我們能在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上午!

黃帝故里景區(qū)位于新鄭市區(qū)軒轅路,占地面積80畝,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緬懷始組公德,近年來,新鄭市人民政府對黃帝故里景區(qū)進行了擴建。請大家放眼望去,擴建后的黃帝故里規(guī)模多么宏大,氣魄多么雄偉!

黃帝故里景區(qū)共分六個區(qū)域:廣場區(qū)、故里前區(qū)、故里祠區(qū)、鼎壇區(qū)、藝術苑區(qū)、軒轅丘區(qū)。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祠前廣場。大家看,那棵棗樹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但依然牢牢地立在那里;那棵古老的槐樹枝葉茂盛,遮天蔽日;那棵銀杏樹歷經百年,風采依舊。軒轅橋下姬水河河水清澈,緩緩流動。綠樹環(huán)繞,小河淙淙,多么富有詩情畫意!

大家再往前走,這里是故里祠,祠中有前門、正殿、配殿,正殿中央塑有軒轅黃帝像,兩配殿有黃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姆母像。點上一柱香,拜一拜始祖,會保佑你平平安安,心想事成!

請大家跟我來到鼎壇區(qū)。這里建有黃帝寶鼎壇,它高6.99米,直徑4.7米,重24噸。另外還有其它八鼎,分別為: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大家伸出手來,一個一個摸上一遍。有的能保佑你和和美美,有的能保佑你壽比南山,有的能保佑你財源滾滾,有的能保佑你一生平安

怎么樣?在這里,我們不能不佩服黃帝文化的魅力,不能不感恩始祖的功德,不能不為自己是一名炎黃子孫而自豪!

新鄭黃帝故里導游詞范文,盡在酷貓寫作范文網。

第10篇 李白故里導游詞

各位游客朋友,你們好!今天我們參觀的景區(qū)是李白故居旅游區(qū),領略李白故居的風土人情和詩仙遺韻。

李白紀念館

館藏文物

經過20多年的建設,李白紀念館占地四萬余平方米,收藏古籍1800余冊,文物珍寶、藝術精品5000多件。這些珍寶中,李白詩集除有英文、日文版10余冊外,還有宋代咸淳本和元代至元年間蕭世斌本;有宋慶齡、陳云、鄧小平等歷屆黨和中國領導人題詠100多幅,石濤、仇英、祝枝山、楊慎、張大千、傅抱石、潘天壽等明清以來的大家力作近千幅;有左宗棠、翁同和、張之洞、于右任等歷史名人的墨寶及郭沫若、周谷城、啟功、吳作人等名家題寫的匾額楹聯110余幅,歷代石碑、石刻、瓷器等文物數十件,其中以石牛和宋代石碑最為珍貴。石濤山水冊頁六幅,均為珍品,估價超過8000萬元。石濤是清初杰出畫家,經歷傳奇。他本姓朱,是明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父亨嘉因自稱監(jiān)國,被唐王朱聿鍵處死于福州。當時石濤年幼,由太監(jiān)帶走,后來削發(fā)為僧后,自稱苦瓜和尚。他的畫構圖之奇妙,筆墨之神化,題詩之超逸,都表現了他的風骨,早脫前人窠臼,凡山水、人物、花果、蘭竹、梅花,無不精妙。他是明末清初畫壇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強調畫家要面向現實,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盡奇峰打草稿,創(chuàng)造自己的藝術意境。他的畫極具創(chuàng)造性,為后人所推崇。張大千最早成名時,就是因為臨摹石濤的畫幾到亂真的地步。

太白祠

進入大門之后,為一庭院,小徑直達過廳。廳前有古桂二株,桂樹右側,立有民國時期劍閣專員林維干所書石碑一道,上鐫(juān,雕刻)太白故里四字。過廳前廊有兩道詩碑,左碑為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四川道臺兼龍安府事趙金笏撰寫的七言古詩。右碑為清嘉慶八年(1803年),彰明縣令趙洪軒撰寫的雜言古詩。過廳和主堂現為李白事跡陳列室,供游人參觀。1989年以來,在原太白祠的大門外,先后興建了雙重檐李客亭、泮池(泮,讀pn。泮池,指導古代學宮前的水池)、小橋、白玉堂,東西配殿等仿唐建筑,原太白祠與新建李白紀念體系建筑相得益彰,融為一體,是李白故居青蓮鎮(zhèn)頗具規(guī)劃的、保存較為完整的一處文物名勝。鄧小平同志題辭李白故里石碑立于新修大門庭園處

太白碑林

李白故里導游詞

碑林以園林為基調,注重傳統(tǒng)藝術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根據李白詩風的脈絡,分為李白詩精品園、清風明月園、故園山水園、磨針尋夢園、詩仙醉酒園等五大部份。碑刻的內容主要是歷代書畫名家書寫的李白詩歌和頌揚李白的楹聯詩文等近二千件創(chuàng)作精品,風格迥異,足以體現中國源遠流長的書畫藝術的深刻魅力,極具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中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書法家趙樸初先生專門為此題寫了太白碑林碑名

隴西院

隴西院位于江油市區(qū)西南15公里青蓮鎮(zhèn)天寶山麓。為唐詩人李白故宅。據院內原有的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縣舊宅碑并序》記:先生舊宅在青蓮鄉(xiāng),今舊宅已為浮圖者居之。(碑今移縣城紀念館)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今屬江油)縣令楊天惠《彰明逸事》記云:清廉鄉(xiāng)(白)故居遺址尚在,廢為寺,名隴西院。宋建隴西院,明末毀于火。現存殿宇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倉頡、太白、文昌、地母等殿,并祀李白塑像。至民國年間,諸殿堂多殘破,僅山門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隴西院三字猶存。建國后歷經修葺。院東數百步有李白妹妹李月園墓。

太白洞

太白洞位于江油市武都鎮(zhèn)北2公里許涪江左岸。是一天然洞穴。相傳唐李白青少年時常坐船來此游覽,天晚,對岸燈籠洞出現燈籠一對,四周通明,李白乘興在洞口夜讀,合卷后燈光即自行消失。因此,民謠有燈籠洞對太白洞,燈照太白把書誦。洞口高約7米,寬約10米,可乘船入內。水泉清澈,清雅幽靜。洞壁有歷代游人題刻多處。

李杜祠

李杜祠在綿陽市東2公里的芙蓉溪東岸。后人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都來過綿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為清澈的芙蓉溪,祠后為蔥蘢的富樂山。

海燈武館

海燈武館位于江油市昌明河畔,與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由于現代著名高僧海燈法師生于江油重華鎮(zhèn),故在此地建立武館。該館成館于1988年,集仿古軒、室、亭、榭、回廊和演武廳、練武場于一館,布局謹嚴、氣勢、宏偉。該館現由已逝世的海燈法師高徒執(zhí)教,常年招收海內外學員,教授名揚海外的正宗少林武術,現已為中國培養(yǎng)了不少專業(yè)、業(yè)余武術人才。

各位游客朋友,講解至此結束。希望這次李白故里之旅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希望我的解說能讓您滿意。謝謝!

第11篇 李白故里導游詞范文

導游詞是導游向游客介紹景點的講解詞,下面是關于李白故里的導游詞范文!

李白故里導游詞一

各位游客朋友,你們好!今天我們參觀的景區(qū)是李白故居旅游區(qū),領略李白故居的風土人情和詩仙遺韻。

李白故里,位于四川江油市區(qū)南15公里青蓮鎮(zhèn)(舊彰明縣治),唐詩人李白故鄉(xiāng),是以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故居為主的人文景觀長廊,主要景點有隴西院、太白祠、李白衣冠墓、磨針溪、洗墨池、粉竹樓、月園墓等,已列為省級文物單位。李白紀念館是1962年紀念李白逝世122022年籌建的。紀念館三面環(huán)水,竹柳成蔭,幽雅寧靜。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書屋、曉雅齋、懷榭軒、臨江仙館。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生于中亞巴爾喀什湖畔的碎葉城。5歲隨父入蜀,定居綿州昌隆縣青蓮場(今屬四川江油),25歲離蜀,在蜀中度過了青少年時代。場南渡口原有太白故里碑,今已遷祠內。故里前有匡山如屏,后倚天寶、太華諸山,峰巒蜿蜒,山明水秀。

【李白紀念館】

李白紀念館是1962年紀念李白逝世122022年籌建的,紀念館三面環(huán)水,竹柳成蔭,幽雅寧靜。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書屋、曉雅齋、懷榭軒、臨江仙館。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寶,記載詩人青少年時代在青蓮的兩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太白像、碑刻等,還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獅以及建于明代的雷鳴堰等文物古跡。與紀念館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園,園內展布樓亭閣榭,林木豐茂,環(huán)境優(yōu)雅。

李白紀念館是為紀念中國唐代詩人李白而建的紀念館。位于四川省江油縣城北中壩鎮(zhèn)李白故里。1962年李白逝世1200周年時籌建,1981年建成。該館為具有唐代風格的古典園林式館榭,1982年10月正式開館。該館藏品有元、明、清李白著述版本80部、700冊。明清以及近代、當代書畫珍品2738件。宋、明、清碑碣16座,其中一級品3件?!短评钕壬妹骺h舊宅碑并序》刻于宋淳化五年(994),碑高2.94米,寬1米,厚0.24米,文25行,每行54字?!吨泻痛竺魉伦〕钟洝繁逃谒挝鯇幵?1068),碑高2.1米,寬0.97米,厚0.22米,碑文30行。另有北宋前刻制的石牛一座。還有清姜宸英書《早發(fā)白帝城》、《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冊頁。其他近代和現代有關李白的版本、圖書資料3300冊。

【館藏文物】

在江油城昌明河畔,有一組別致的仿唐建筑群,這里是全國建館最早、面積最大、館藏最豐富的李白紀念館。讓人驚訝的是,這個縣級市中的紀念館里,卻又很多稀世奇珍,在很多大博物館里也很難見到。評估中,這座并不大的紀念館館藏文物竟然評估了超過18億元人民幣。李白紀念館經過籌備就用了20年。1962年的四川政協第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不少政協委員聯名提案,重興修建李白紀念館。同年6月,四川省文化局發(fā)出《關于籌建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紀念館計劃》。隨即,江油李白紀念館籌備處成立,開始收集資料,征集字畫。文革開始后,籌建工作被迫中斷。1978年,李白紀念館的籌建工作得以恢復。1979年5月,紀念館在昌明河西岸破土動工,1982年10月23日,紀念館正式開館。

經過20多年的建設,李白紀念館占地四萬余平方米,收藏古籍1800余冊,文物珍寶、藝術精品5000多件。這些珍寶中,李白詩集除有英文、日文版10余冊外,還有宋代咸淳本和元代至元年間蕭世斌本;有宋慶齡、陳云、鄧小平等歷屆黨和中國領導人題詠100多幅,石濤、仇英、祝枝山、楊慎、張大千、傅抱石、潘天壽等明清以來的大家力作近千幅;有左宗棠、翁同和、張之洞、于右任等歷史名人的墨寶及郭沫若、周谷城、啟功、吳作人等名家題寫的匾額楹聯110余幅,歷代石碑、石刻、瓷器等文物數十件,其中以石牛和宋代石碑最為珍貴。石濤山水冊頁六幅,均為珍品,估價超過8000萬元。石濤是清初杰出畫家,經歷傳奇。他本姓朱,是明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父亨嘉因自稱監(jiān)國,被唐王朱聿鍵處死于福州。當時石濤年幼,由太監(jiān)帶走,后來削發(fā)為僧后,自稱苦瓜和尚。他的畫構圖之奇妙,筆墨之神化,題詩之超逸,都表現了他的風骨,早脫前人窠臼,凡山水、人物、花果、蘭竹、梅花,無不精妙。他是明末清初畫壇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強調畫家要面向現實,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盡奇峰打草稿,創(chuàng)造自己的藝術意境。他的畫極具創(chuàng)造性,為后人所推崇。張大千最早成名時,就是因為臨摹石濤的畫幾到亂真的地步。

【太白祠】

后人為紀念唐代詩人李白所修建祠堂,位于中國四川省江油市西南15公里的青蓮鎮(zhèn),青蓮鎮(zhèn)東南1公里處,盤江偎依其西側。據《彰明縣志》記載,太白祠初建于宋代,其后興廢交替,歷宋元明清屢遭兵火,又多次整修,隨盛衰而變?,F存的大門、過廳、廂房、正堂及庭園格局,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建。1962年,太白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人民政府逐步對太白祠進行培修,園林綠化也得以修復。尤其是1982年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維修,祠內有陳列室和明碑。收藏李白遺墨、遺跡的照片和拓片。太白祠大門口一楹聯: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

進入大門之后,為一庭院,小徑直達過廳。廳前有古桂二株,桂樹右側,立有民國時期劍閣專員林維干所書石碑一道,上鐫(juān,雕刻)太白故里四字。過廳前廊有兩道詩碑,左碑為清嘉慶十八年(182022年),四川道臺兼龍安府事趙金笏撰寫的七言古詩。右碑為清嘉慶八年(182022年),彰明縣令趙洪軒撰寫的雜言古詩。過廳和主堂現為李白事跡陳列室,供游人參觀。1989年以來,在原太白祠的大門外,先后興建了雙重檐李客亭、泮池(泮,讀pàn。泮池,指導古代學宮前的水池)、小橋、白玉堂,東西配殿等仿唐建筑,原太白祠與新建李白紀念體系建筑相得益彰,融為一體,是李白故居青蓮鎮(zhèn)頗具規(guī)劃的、保存較為完整的一處文物名勝。鄧小平同志題辭李白故里石碑立于新修大門庭園處

【太白碑林】

碑林以園林為基調,注重傳統(tǒng)藝術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根據李白詩風的脈絡,分為李白詩精品園、清風明月園、故園山水園、磨針尋夢園、詩仙醉酒園等五大部份。碑刻的內容主要是歷代書畫名家書寫的李白詩歌和頌揚李白的楹聯詩文等近二千件創(chuàng)作精品,風格迥異,足以體現中國源遠流長的書畫藝術的深刻魅力,極具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中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書法家趙樸初先生專門為此題寫了太白碑林碑名

【隴西院】

隴西院位于江油市區(qū)西南15公里青蓮鎮(zhèn)天寶山麓。為唐詩人李白故宅。據院內原有的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縣舊宅碑并序》記:先生舊宅在青蓮鄉(xiāng),今舊宅已為浮圖者居之。(碑今移縣城紀念館)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今屬江油)縣令楊天惠《彰明逸事》記云:清廉鄉(xiāng)(白)故居遺址尚在,廢為寺,名隴西院。宋建隴西院,明末毀于火?,F存殿宇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倉頡、太白、文昌、地母等殿,并祀李白塑像。至民國年間,諸殿堂多殘破,僅山門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隴西院三字猶存。建國后歷經修葺。院東數百步有李白妹妹李月園墓。

【太白洞】

太白洞位于江油市武都鎮(zhèn)北2公里許涪江左岸。是一天然洞穴。相傳唐李白青少年時常坐船來此游覽,天晚,對岸燈籠洞出現燈籠一對,四周通明,李白乘興在洞口夜讀,合卷后燈光即自行消失。因此,民謠有燈籠洞對太白洞,燈照太白把書誦。洞口高約7米,寬約10米,可乘船入內。水泉清澈,清雅幽靜。洞壁有歷代游人題刻多處。

【李杜祠】

李杜祠在綿陽市東2公里的芙蓉溪東岸。后人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都來過綿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為清澈的芙蓉溪,祠后為蔥蘢的富樂山。

現存大門、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2022年)。占地6畝,工部詞為單檐懸山式抬梁木結構建筑,面積120.96平方米。水榭體量較大,為單檐歇山式頂,抬梁結構,長15.4米,寬5.9米,橫跨于水池之上。四周有圍墻,園內有花圃,環(huán)境幽靜,景色宜人。近年已修葺一新,有《李杜與綿州》陳列游人絡繹不絕?,F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燈武館】

海燈武館位于江油市昌明河畔,與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由于現代著名高僧海燈法師生于江油重華鎮(zhèn),故在此地建立武館。該館成館于1988年,集仿古軒、室、亭、榭、回廊和演武廳、練武場于一館,布局謹嚴、氣勢、宏偉。該館現由已逝世的海燈法師高徒執(zhí)教,常年招收海內外學員,教授名揚海外的正宗少林武術,現已為中國培養(yǎng)了不少專業(yè)、業(yè)余武術人才。

各位游客朋友,講解至此結束。希望這次李白故里之旅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希望我的解說能讓您滿意。謝謝!

第12篇 蒙古族科學家明安圖故里導游詞

朋友們,您知道清代杰出的科學家明安圖的故里在哪里嗎?今天我們就到他的故里走走。正鑲白旗旗政府所在地是明安圖鎮(zhèn)。

為什么這個鎮(zhèn)子以明安圖命名呢?因為這里誕生了一顆耀眼的明星——清代天算大師明安圖。鎮(zhèn)子上明安圖的石雕像分明在向游人講述著他從事多方面科學研究的光輝歷程。

出生在察哈爾草原正白旗的明安圖(1692-1765),是歷史上少有的多學科科學家之一。他學識淵博,研究領域較廣,不僅在數學研究中有重大突破,而且在天文歷法、地圖測繪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清代蒙古族著名的數學家、天文歷法學家和測繪學家。

明安圖在康熙年間參加了《御定律歷淵源》、《日躔月離表》、《御定儀象考成》、《御定歷象考成后編》等天文歷法重要著作的編修,成為清朝數學界、天文編纂界的臺柱。他還主持進行大清第一幅全國大地圖《乾隆內府輿圖》的測繪。

明安圖憑卓越的才能被破例升任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相當于今天天文臺臺長職務),后任時憲科五官正職務50多年。明安圖一生中最杰出的科研成果是他用30多年精力從事圓周率π的研究,寫出數學巨著《割圓密律捷法》,留傳至今。

至今仍保留在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后照壁上的石刻天文圖,是明安圖留給家鄉(xiāng)內蒙古草原的永久財富,這是世界上現存的惟一用蒙古文標注的天文圖。明安圖的數學成就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他是“卡塔蘭數”的首創(chuàng)者,日本著名科學家三上義夫稱,明安圖是進入分析研究領域的第一個蒙古人。

2001年5月,經中國科學院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準,將第2824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明安圖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以古代非漢族科學家的名字命名新發(fā)現的小行星。

國家天文臺還向明安圖的故鄉(xiāng),也就是正鑲自旗,贈送了“明安圖星”命名證書及其運行軌道示意圖。朋友們,明安圖故里的人歡迎您來日攜親友舊地重游。

第13篇 魯迅故里5分鐘導游詞

魯迅故里5分鐘導游詞范文(精選)

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導游,有必要進行細致的導游詞準備工作,完整的導游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迅故里5分鐘導游詞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魯迅故里5分鐘導游詞1

大家好,這天我們要去魯迅故里參觀游玩,我是你們的導游,將帶領你們度過愉快快樂的一天,大家能夠叫我小黃或黃導。

我們的目的地就快要到了——首先和各位談談魯迅先生。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為我國的革命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魯迅故里就是魯迅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

好,我們的目的地已經到了。首先來到大門口,我們能夠醒目地看到一塊大石像,上方雕刻著“魯迅故里”四個大字和魯迅的頭像,石像前還有幾個小孩正圍成一個圈的銅像,他們的神態(tài)各不相同,活靈活現。遠遠望去,好像在談論對魯迅先生的無限贊揚。

此刻,在我們的左手邊有一塊巨大的石碑,上方印著“民族脊梁”四個燙金大字。這塊石碑是人們?yōu)榱思o念魯迅先生的豐功偉績專門建造的。

繼續(xù)向前走,就來到了三味書屋,這兒是魯迅從12歲開始來壽老先生這兒學習的地方。其中,在學堂中間擺放的是壽老先生的講桌,桌上放著書和一把戒尺,周圍圍著的是學生們的課桌,魯迅的課桌緊挨著墻,在課桌的右下方還端端正正地刻著一個“早”字。關于這個“早”字,還有一個個性的故事呢!

在魯迅小的時候,他們家境日益貧弱,他的父親身患重病。每一天,小魯迅都有要在藥鋪和學校之間來回奔波。一次,魯迅為了給父親抓藥,結果上學遲到了,教書的壽老先生不由分說,一把抓起戒尺在魯迅的手心連打三下。但是,魯迅并沒有因此而痛恨老師,只是默默地在自我的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以此來告誡自我要珍惜時光。

接下來就來到了百草園。走進百草園,能夠發(fā)現那里到處是一片生氣勃勃的景象。雖然那里只種著幾種簡單的綠色植物,但那里卻時魯迅童年時最喜歡玩耍的地方。小時候的魯迅常常在那里捉蛐蛐,爬樹,采野果吃,幾乎每一天都玩得開開心心,不亦樂乎。

我們的參觀這天到此為止,感謝大家的這次參觀,歡迎各位下次再來游玩。

魯迅故里5分鐘導游詞2

各位游客好!這天我以小導游的身份,歡迎你們參觀紹興魯迅故里,請大家保管好自我的財物。跟著我一齊走進紹興吧。

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從古到今,人杰地靈。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原名周樹人,此刻我們就來參觀下原汁原味的魯迅故里,主要包括魯迅故居、魯迅紀念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魯迅出生的地方,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里,所有房屋結構保存完好,青磚黑瓦,大都是磚木砌成的,從大廳、書房、藏書室、臥室、客房直到廚房,能夠看出魯迅家原先是個書香門弟的大戶人家。

跨出周家老臺門,我們來參觀下魯迅紀念館,那里詳細介紹了魯迅坎坷的人生和他發(fā)表的名著,他寫的文章好處深刻,書法優(yōu)美,圖文并茂。一件件篇,讓我們?yōu)樗囊簧锌?,更為他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倍袆印?/p>

之后,我們來暢游一下魯迅的童年樂園——百草園。精致的籬笆把園子圍了一圈,除了那棵顯眼的參天大樹,其它植物花草依舊蔥郁一片,角落里還有那道泥巴墻,我們似乎還能在這個角落里找尋到魯迅的童年身影。

最后,我們一齊去看看魯迅成長的搖籃吧——三味書屋。那里發(fā)生過一個小故事:孝順的魯迅因為照顧生病的爹爹,上學遲到被先生責罵,于是,下定決心在椅子上刻下一個“早”字,時刻提醒自我不要再遲到。正是因為魯迅有著這種頑強的毅力,才成就了之后偉大的革命事業(yè)。

我很高興為大家導游紹興魯迅故里,期望你們把紹興的'文化和土特產帶給你們的朋友,歡迎下次再來紹興,多謝大家的觀賞!

魯迅故里5分鐘導游詞3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相識,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蔣,大家可以叫我小蔣,或蔣導。

我們即將要游覽的是魯迅故里,魯迅故里原為周家新臺門的一部分,是魯迅青少年時代學習。生活的地方。魯迅原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魯迅在周家新臺門內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給人們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希望在我的陪同下,大家能夠開心的游玩魯迅故里。

我們先去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著名的私塾,魯迅12歲至17歲在這里求學。看!魯迅的座位,在書房東北角,一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據說,有一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先生的批評,就在書桌的右上角刻了一個“早”,以此為戒,從此魯迅再也沒有遲到。你們看到了書桌上的“早”字了嗎。

我們現在要去百草園。百草園在魯迅故居的后面,占地面積近2000平米,原來是新臺門周姓十來家共有的一個菜園子,平時種一些瓜果蔬菜,秋后用來曬谷。你們相信嗎?這是魯迅童年時代的樂園,他常來這里玩耍嬉戲。

這里是咸亨酒店。咸亨酒店在市區(qū)魯迅路秋官第,臨街朝南。四柱似竹,塔體中空,朝西面有黑底,上書“咸亨酒店”四個金字。

魯迅故居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請你細細游覽吧!

第14篇 有關寫魯迅故里導游詞

魯迅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紹興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 魯迅故里導游詞,歡迎閱讀。

魯迅故里導游詞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北海旅行社的導游,叫章凱雯,大家以后可以叫我章導,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魯迅故里。

我們首先要來到他的祖居——魯迅故里。魯迅故里坐北朝南,青瓦粉磚。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請大家把目光轉向后方,可以看到“百草園”。百草園雖名稱優(yōu)雅,但其實是一個菜園,平時種一些瓜果,秋天用來曬谷。魯迅小時候經常在墻根一帶捉蛐蛐,夏天就和小伙伴一起在樹蔭下乘涼,冬天就在雪地里捕鳥。從百草園出來,步行數百步,往南走過一座石橋,從一扇黑漆竹絲門進去,就來到了魯迅少年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書屋正中懸掛著“三味書屋”的匾額,兩邊柱子上有一副“至樂無聲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詩書”。是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寫。三味書屋的老師名叫壽鏡吾。魯迅的評價他是“方正,質樸,博學的”。大家是否有同感?魯迅為了提醒自己,時時早,事事早,就在自己的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

魯迅故里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請你們盡情游覽,有機會還來我們美麗的紹興,我再做一回你們的導游!

魯迅故里導游詞2

各位團友,歡迎你們參觀紹興魯迅紀念館。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靈,群星燦爛,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其中一個杰出的代表。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于紹興都昌坊口一個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歲啟蒙,12歲就讀于三味書屋。13歲時,祖父因科場賄賂案下獄,父親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從此家道中落,飽受世態(tài)炎涼。魯迅18歲那年,毅然“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先后去南京、日本學習。1909年夏回國后,先后在杭州、紹興、北京、廈門、廣州和上海等地從事教學工作和文學創(chuàng)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陸新村寓所,享年56歲。

魯迅一生有1/3以上的時間是在紹興度過,他不僅在故鄉(xiāng)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代,而且還進行了他初期的教學實踐、文學創(chuàng)作和社會革命活動。故鄉(xiāng)的生活經歷不僅對他的思想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們要踏著這位偉人的足跡,尋訪他的故園。

現在我們來到魯迅先生的出生地——魯迅故居。魯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周家新臺門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慶年間,坐北朝南,青瓦粉墻,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1918年經族人共議將這座屋宇連同后面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魯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們能有幸看到這原汁原味的魯迅故居。

這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原系周家新臺門的邊門,是魯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這間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魯迅家當年用來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紹興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備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兩支高大的櫓是大船上所用,而那兩支小的是烏篷船上用的槳。轎子是陸上交通工具,其中轎杠系魯迅家原物。

從右側門進去,穿過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紹興俗稱天井,這里原來種著兩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魯迅小時候夏天經常躺在桂樹下的小板桌上乘涼,他的繼祖母蔣氏則搖著芭蕉扇一邊打扇,一邊給小魯迅猜謎,講“貓是老虎的師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魯迅從小就受到民間文學的熏陶,為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后來,他在《狗·貓·鼠》、《論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動的回憶。

穿過桂花明堂,便來到魯迅的臥室。1909年夏,魯迅從日本留學回國后,從杭州回到故鄉(xiāng),先后在紹興府中學堂和山會初級師范學堂擔任教職。這間臥室是當時他在紹任教期間的臥室兼書房。魯迅常常在這里備課、寫作到深夜。他的第文言文小說《懷舊》就在這里寫成。臥室里陳列著的鐵梨木床是當年的原物。

穿過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拾階而上,東首前半間是當年魯迅家吃飯、會客的主要活動場所,紹興俗稱“小堂前”。魯迅在紹任教時期,經常在這里接待來訪的朋友和學生??蛷d的右上角那張皮躺椅是魯迅父親用過的。當年魯迅祖父周福清科場舞弊案發(fā)后,魯迅的父親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歡,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纏身后被庸醫(yī)所誤,年僅36歲就去世。從此魯迅家也就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家庭變故,少年魯迅飽受世態(tài)炎涼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層社會的墮落和丑惡,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而走上了尋求真理的道路。

與客廳一板之隔是魯迅母親的房間。南邊那張八腳大床是魯迅的母親——魯瑞睡過的原物。東邊這張小床是當年魯迅的弟弟周建人睡過的床??看白雷由详惲兄氖囚斞改赣H做針線活用的物品。魯迅的母親魯瑞是紹興鄉(xiāng)下安橋頭人,性格和善而堅毅,以自修達到能夠看書的文化水平。魯迅對他的母親很佩服,曾經說過:“我的母親如果年輕二三十歲,也許要成為女英雄呢?!濒斎鸫_實是一個很不平凡的母親,她培養(yǎng)的三個兒子被現代文壇稱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邊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這位繼祖母性情開朗,講話幽默風趣,經常給侄孫輩講故事、猜謎語,魯迅對這位繼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與魯瑞臥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魯迅家燒菜做飯的灶間,也就是廚房。在廚房正前方的這座紹興舊時大戶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據當事人回憶復原的,灶壁上繪有祈福避邪的圖畫和文字。北面墻上的菜罩是當年魯迅家的“忙月”章福慶親手制作的原物。章福慶有時將兒子運水帶來幫忙,并與魯迅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魯迅和運水第一次見面就在這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就是這個運水讓魯迅認識了一個在書本上見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魯迅在創(chuàng)作小說《故鄉(xiāng)》時,把運水作為模特兒,塑造了“閏土”這個活生生的藝術形象。

后面這三間是魯迅家存放稻谷、農具的地方,右邊這間是章福慶的住所,中間是通向百草園的過道。

各位來賓,現在我們看到這個園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園”,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是一個普通的菜園,是當時新臺門內十幾戶人家共有的一個荒蕪的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稻谷。童年魯迅經常和小伙伴們在百草園內嬉戲玩耍,夏天在樹蔭下乘涼,秋天在泥墻根一帶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鳥。對于百草園,魯迅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文中他無限深情地寫道:“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爆F在我們所看到的百草園就是魯迅當年筆下的景致。魯迅12歲時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不得不與他的蟋蟀們、覆盆子和木蓮們告別,去全城最嚴厲的私塾讀書。下面讓我們告別這里的一切,跟隨魯迅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魯迅故居出來,東行數百步,往南走過一座石板橋,從一扇黑漆竹絲門進去,就到了魯迅少年時代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東朝西,原是壽家書房,魯迅12歲開始到這兒讀書,五年多的學習生涯,使他受益匪淺,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為日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書屋正中懸掛著“三味書屋”的匾額,兩邊柱子上有一副抱對:“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倍际乔宄麜伊和瑫鶎?。何為“三味”,根據壽鏡吾先生的兒子回憶:“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調味品。匾額下掛著一幅《松鹿圖》,學生每天上學要先對著匾和圖行禮,然后才開始讀書。

當時私塾的教學,老師是坐在中間的這張方桌邊上的高背椅子上,兩旁的椅子則是供來賓歇坐。學生的課桌是自備的,所以看上去參差不一。魯迅的座位在書屋的東北角,這張硬木書桌和椅子是當年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到當年魯迅在桌子右下角親手刻下的“早”字。關于這個“早”字,這里面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一次魯迅因家中有事,上學遲到了,受到先生的嚴厲批評,他為了提醒自己,就在書桌上刻下一個“早”字,勉勵和告誡自己今后不可再遲到。

三味書屋的老師名叫壽鏡吾,這是他的畫像。魯迅評價他是“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壽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終身以坐館授徒為業(yè),他的為人和治學態(tài)度給魯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對魯迅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味書屋后面有一個小園子,園內種有兩株桂花和一株臘梅,當年魯迅和小伙伴常在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脫殼的蟬蛻,看螞蟻背蒼蠅等游戲。

請來賓們隨我穿過馬路。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組頗具規(guī)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們今天要參觀的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魯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典型臺門建筑群,是魯迅祖輩世居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周氏第八代世祖周紹鵬因家業(yè)發(fā)展的需要,舉家遷址于覆盆橋,營造這座臺門大院,成為頗具規(guī)模的封建士大夫住宅。魯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墻,磚木結構。臺門主體建筑有臺門斗、大廳、香火堂、后樓共四進。東首有坐東朝西的廂樓九間,西首有坐西朝東的廂樓七間,堂屋之間均有明堂和廊屋貫通?,F由“魯迅祖居復原陳列”和“紹興民俗陳列”兩部分組成?,F在請各位先隨我參觀“魯迅祖居復原陳列”。

這沿街第一進俗稱“臺門斗”,建有頭門、儀門。頭門就是這六扇黑漆竹絲大門,俗稱“竹絲臺門”。接著便是儀門,左右各有耳房,儀門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書著“翰林”兩個字,左右還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節(jié)制水陸各鎮(zhèn)兼管兩浙鹽政楊昌浚為”,下款:“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這位欽點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魯迅的祖父。這對周氏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榮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個臺門斗里都掛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進為廳堂,紹興俗稱“大堂前”,是周氏族人舉行重大喜慶活動和祭祖的公共活動場所。大廳是三開間的一個通間,正中上方掛著一塊長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壽堂”大匾,這是周氏老臺門的堂名。大廳兩旁的左右柱子上有一抱對:品節(jié)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心氣和平。大廳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進,俗稱“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處理喪事之用,原堂前正中上方有神龕,存放周氏歷代祖先牌位。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間,左邊為客廳、餐室,右邊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個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進。俗稱“座樓”,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區(qū)。座樓中間一問小堂前一般作為平時會客、祭祖用。

各位來賓,我們已參觀完整個中軸線部分,現在請大家參觀西側廂。西側廂自南而北依次是廚房和傭人房間。接下來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東側廂。東廂花廳是大書房,是臺門子弟啟蒙讀書的地方。其陳列與三味書屋不同。書房正上方懸掛著一塊“志伊學顏”匾額,“伊”指以才著稱的商湯宰相伊尹,“顏”指以德著稱的孔子弟子顏回。這是教育臺門弟子要立志高遠,學習認真。墻上掛有一盞燈籠,燈籠上有“文星高照”四個字,燈籠外倒掛著一株蔥,燈籠里點一支狀元蠟燭,以示弟子聰明之意。

周家老臺門是周氏的祖宅,所以當時周氏有重大喜慶活動和祭祖都在老臺門的大廳舉行,魯迅在紹興時期,遇到節(jié)慶或祖先忌日,必去老臺門行禮。魯迅最后一次到老臺門是1919年舉家北遷之時?!棒斞缸婢訌驮惲小钡膮⒂^到此結束。

下面去參觀魯迅生平事跡陳列廳。陳列廳是一座中西結合的建筑,門楣上方“紹興魯迅紀念館”七個鎏金大字為郭沫若所題。進入大門迎面是一座漢白玉魯迅胸像。序廳左右墻上各掛有魯迅手跡。我們的參觀是從左邊開始。整個陳列以魯迅的思想發(fā)展為主線,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魯迅少年時期的社會環(huán)境與生活情況;第二部分是魯迅青少年時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紹興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與積極投身反清革命斗爭的事跡;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魯迅在北京、廈門、廣州繼續(xù)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舉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第四部分是魯迅在上海輝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紹了魯迅逝世后,人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紀念他、學習他。

各位來賓,紹興還有許多與魯迅有關的人文景觀,離魯迅故居不遠有一家因魯迅的名篇《孔乙己》而名揚四海的百年老店——咸亨酒店,各位如有興趣不妨去“拜訪”一下孔乙己,品一品紹興酒,嚼一嚼茴香豆,領略魯迅筆下的紹興風情。

魯迅故里導游詞3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相識,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蔣,大家可以叫我小刊,或蔣導。

我們即將要游覽的是魯迅故里,魯迅故里原為周家新臺門的一部分,是魯迅青少年時代學習。生活的地方。魯迅原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魯迅在周家新臺門內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給人們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希望在我的陪同下,大家能夠開心的游玩魯迅故里。

我們先去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著名的私塾,魯迅12歲至17歲在這里求學??矗◆斞傅淖?,在書房東北角,一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據說,有一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先生的批評,就在書桌的右上角刻了一個“早”,以此為戒,從此魯迅再也沒有遲到。你們看到了書桌上的“早”字了嗎。

我們現在要去百草園。百草園在魯迅故居的后面,占地面積近20xx平米,原來是新臺門周姓十來家共有的一個菜園子,平時種一些瓜果蔬菜,秋后用來曬谷。你們相信嗎?這是魯迅童年時代的樂園,他常來這里玩耍嬉戲。

這里是咸亨酒店。咸亨酒店在市區(qū)魯迅路秋官第,臨街朝南。四柱似竹,塔體中空,朝西面有黑底,上書“咸亨酒店”四個金字。

魯迅故居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請你細細游覽吧!

第15篇 屈原、昭君故里游導游詞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宜昌!

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來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農架野人)和死人(荊州博物館的西漢軟體男尸)。而在我們美麗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線,也就是詩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見,宜昌是湖北的精華,今天我們將要去游覽的就是精華中的精華——詩人和美人的故鄉(xiāng),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歸。

趁現在還沒到目的地,我先對你們簡要的介紹一下秭歸吧!

秭歸地處湖北省西部,長江西陵峽畔三峽工程壩上庫首,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也是歷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鄉(xiāng)。

秭歸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境內現存許多關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如歸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紀念館、屈原故里牌坊和樂平里的“三間八景”以及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民俗歌舞等。

秭歸的名勝多與屈原有關,秭歸縣城東門外,矗立著一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書。旁邊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節(jié),秭歸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賽龍舟。這一撫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傳并延至今日。

連秭歸地名的由來,傳說都與屈原有關。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趕到汨羅江,將弟遺體打撈起來,親自護送回家鄉(xiāng)。屈姊那深深親情使鄉(xiāng)親們大為感動,因而將縣名改為“姊歸”,后來“姊”演變?yōu)椤帮觥绷恕?/p>

屈原的遺跡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諸如照面井,讀書洞,玉半三坵等。屈原祠重新修繕后,內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紀念館,屈原墓,屈原詩文碑廊。

端午節(jié)的由來

端午節(jié)的原始形態(tài)是慶豐收。五月,是農忙夏收完畢,準備秋收的過渡時間,人們便在這個時間安排一個稍事休整和娛樂的“端午節(jié)”。但是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這個月的初五呢?這是為了便于習慣能記憶,類如三月

三、七月

七、九月九。這樣就使農事繁忙的這段較長的時間,均勻地安排在

三、

五、

七、九月四個節(jié)日休整,也算是“有勞有逸”了。

到了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難忍亡國之痛,懷才投身汩羅江,這一天也剛好是端午節(jié)。從此,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就漸漸讓位于對屈原的悼念了。所以也有人稱端午節(jié)為詩人節(jié)。

龍舟竟渡

龍舟競渡的習俗,過去傳說是為了拯救溺水的屈原,其實,在屈原未跳汩羅江之前,我國各地就有龍舟競渡這種水上運動了,但大多不在端午節(jié)舉行的?!杜f唐書·杜亞傳》載:“江南風俗,春中有競渡之戲,方舟前進,以急趨疾進者為勝?!焙髞頌榱擞浤钋?,競渡的風俗才慢慢集中到端午節(jié)的。公元640年,隋煬帝楊廣為了要到楊州一游,著官吏督造龍舟及雜船數十艘。楊廣自已乘坐的大龍舟,高45尺,長200尺,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0個房間,全部用金玉裝飾。還有高三層的龍舟九艘??梢哉f這是當時最大的龍舟了。北宋時建造的龍舟,無論從大小和結構方面比隋代又有發(fā)展。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金明泄爭標圖》,便描繪了當時皇家乘坐的龍舟的面貌。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還記載了金明池龍舟競渡的盛況:皇帝與群臣在大龍舟上觀看,錦標則插在皇帝的大龍舟附近的水中,一人擰舞旗子,指揮幾十艘小龍舟在水面擺出各種船陣。隨后,這幾十艘小龍舟敲鑼打鼓向“標桿”劃來,奪得標的便向大龍舟上的皇帝“山呼拜舞”,整個爭標過程氣氛十分熱烈。

明代時,龍舟競渡這種水上運動已經相當普遍。當時出版的一本《武陵競渡》的書,對這項比賽的規(guī)則,諸如競渡所用的船式,人數等都有詳細的記述。

現在,龍舟競渡已發(fā)展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活動。

好,現在我們已經到岸了,請大家隨我一起下船去感受一下偉人和美人的故鄉(xiāng)吧!

屈原故里

這里是秭歸縣香爐坪,大家請?zhí)ь^看那座高高的牌坊,坊額上鐫有郭沫若的手書“屈原故里”。

秭歸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境內現存許多關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如歸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紀念館、屈原故里牌坊和樂平里的“三間八景”以及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民俗歌舞等。屈原的遺跡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諸如照面井,讀書洞,玉半三坵等。屈原祠重新修繕后,內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紀念館,屈原墓,屈原詩文碑廊。

秭歸山川秀麗,風景如畫。西陵峽雄奇壯美,還有清澈的香溪河,梭秀的九畹溪、險峭的五指山、神秘的棺木巖更是令中外游客為之傾倒。這些自然景觀與展示屈原文化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由秭歸出發(fā),可西進“小三峽”漂流,東到三峽大壩和葛洲壩流覽,南入“長陽人”家鄉(xiāng)作客,北去昭君故里及神農架探密。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新建到大壩一公里處的秭歸新縣城將會成為集三峽大壩雄姿、高峽平湖風光、屈原故里風情、庫區(qū)移民新城為一體的旅游觀光勝地和三峽地區(qū)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

昭君故里

昭君故里位于興山縣城東北3公里處,我們現在就到了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鄉(xiāng)——寶坪村,又名昭君村,是王昭君的出生地。在西漢時興山屬南郡秭歸。寶坪村面臨香溪水,背靠紗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橘林豐茂,山明水秀,極富詩情畫意。村內有楠木井、娘娘井、梳妝臺、望月樓等遺跡;近年來,她的家鄉(xiāng)又興建了昭君宅、紀念館、長廊碑林、漢白玉昭君塑像等,用以紀念憑吊這位以國事為重、富于獻身精神、美麗而堅韌的漢代奇女子。這是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

王昭君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提起“昭君出塞”、遠嫁匈奴和親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愿請行,遠嫁匈奴,為民族間的親善友好作出了貢獻。入匈奴后,被稱為寧胡門氏(皇后)。后呼韓邪死,成帝又命她“從胡俗”,改嫁復株累單于(呼韓邪大鬧氏長子)。在她影響下,其子女及周圍的人都努力維護與漢的通好關系,以致“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唐代大詩人杜甫在《詠懷古跡》中寫道:“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昭君之美,在于既有沉魚落雁之貌,更具凄楚艾怨之情。而昭君之怨,則是對命運的無奈的怨艾——鎖在深宮人不識;向往像尋常女子那樣生活,就只能代替皇家骨肉遠嫁異邦;思念故土卻欲歸不能……。當你來到昭君臺前憑吊時,便會被這千頭萬緒的深深的艾怨所包圍,滿心凄楚抑郁難平。

王昭君是被歷代詩人、畫家、作曲家們著筆最多的一位古代女性,究其根源或許正是由于這千載難平的“昭君之怨”吧?!當然,在不同的人的心目中,“昭君”也是不同的:“歷史的昭君”在向著我們微笑——深明大義,而“文學的昭君”似乎在對著我們哭泣——怨而不怒。古往今來,那些懷才不遇、官場失意的人們,則更易沉湎在“昭君之怨”中,找尋自己或深或淺的身影、或濃或淡的表情……毋庸諱言,在漢文化中這“怨”字才是“昭君之美”的美學意義的核心與真諦。

這里就是昭君曾經住過的地方,現存的昭君宅是照古圖重建的。

從昭君宅出來,東行百余步,便到了“楠木井”。這是當年昭君姑娘汲水之處。井約一米來深,清澈見底,井水從不枯竭。井底沉有楠木一根,據說還是當年昭君放入的。

大家請看這條溪水,它叫做香溪。

傳說當年昭君在溪中沐浴,不慎將一顆珍珠遺落在水中,從此溪水變得碧清透明,香氣四溢,因而得名“香溪”,也有人將它叫做“昭君溪”。

從秭歸城沿香溪溯流而上10公里,即是三閭鄉(xiāng),再過七里峽,即屈原誕生地樂平里。這里有關屈原的名勝古跡和傳說很多,如香爐平、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在屈原故里還有一奇值得一提。這里的耕牛不穿繩,卻能聽從指揮。相傳屈原從楚都回家,快到家門口時,侍者挑書簡的繩子斷了,一老農當即把牛鼻繩解下送他,從此以后,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繩了。

據說,現在令宜昌人自豪的——不僅有兩壩:葛洲壩、三峽大壩;而且還有三人:猿人(長陽)、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只知兩壩,不知三人,宜昌人便不會認同你。你們知道嗎?

好了,今天的屈原、昭君故里游就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的再次光臨!再見!

第16篇 魯迅故里導游詞精選

導游詞一

各位團友,歡迎你們參觀紹興魯迅紀念館。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靈,群星燦爛,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其中一個杰出的代表。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于紹興都昌坊口一個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歲啟蒙,12歲就讀于三味書屋。13歲時,祖父因科場賄賂案下獄,父親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從此家道中落,飽受世態(tài)炎涼。魯迅18歲那年,毅然“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先后去南京、日本學習。192022年夏回國后,先后在杭州、紹興、北京、廈門、廣州和上海等地從事教學工作和文學創(chuàng)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陸新村寓所,享年56歲。

魯迅一生有1/3以上的時間是在紹興度過,他不僅在故鄉(xiāng)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代,而且還進行了他初期的教學實踐、文學創(chuàng)作和社會革命活動。故鄉(xiāng)的生活經歷不僅對他的思想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們要踏著這位偉人的足跡,尋訪他的故園。

現在我們來到魯迅先生的出生地——魯迅故居。魯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周家新臺門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慶年間,坐北朝南,青瓦粉墻,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192022年經族人共議將這座屋宇連同后面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魯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們能有幸看到這原汁原味的魯迅故居。

這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原系周家新臺門的邊門,是魯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這間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魯迅家當年用來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紹興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備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兩支高大的櫓是大船上所用,而那兩支小的是烏篷船上用的槳。轎子是陸上交通工具,其中轎杠系魯迅家原物。

從右側門進去,穿過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紹興俗稱天井,這里原來種著兩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魯迅小時候夏天經常躺在桂樹下的小板桌上乘涼,他的繼祖母蔣氏則搖著芭蕉扇一邊打扇,一邊給小魯迅猜謎,講“貓是老虎的師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魯迅從小就受到民間文學的熏陶,為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后來,他在《狗·貓·鼠》、《論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動的回憶。

穿過桂花明堂,便來到魯迅的臥室。192022年夏,魯迅從日本留學回國后,從杭州回到故鄉(xiāng),先后在紹興府中學堂和山會初級師范學堂擔任教職。這間臥室是當時他在紹任教期間的臥室兼書房。魯迅常常在這里備課、寫作到深夜。他的第文言文小說《懷舊》就在這里寫成。臥室里陳列著的鐵梨木床是當年的原物。

穿過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拾階而上,東首前半間是當年魯迅家吃飯、會客的主要活動場所,紹興俗稱“小堂前”。魯迅在紹任教時期,經常在這里接待來訪的朋友和學生??蛷d的右上角那張皮躺椅是魯迅父親用過的。當年魯迅祖父周福清科場舞弊案發(fā)后,魯迅的父親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歡,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纏身后被庸醫(yī)所誤,年僅36歲就去世。從此魯迅家也就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家庭變故,少年魯迅飽受世態(tài)炎涼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層社會的墮落和丑惡,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而走上了尋求真理的道路。

與客廳一板之隔是魯迅母親的房間。南邊那張八腳大床是魯迅的母親——魯瑞睡過的原物。東邊這張小床是當年魯迅的弟弟周建人睡過的床??看白雷由详惲兄氖囚斞改赣H做針線活用的物品。魯迅的母親魯瑞是紹興鄉(xiāng)下安橋頭人,性格和善而堅毅,以自修達到能夠看書的文化水平。魯迅對他的母親很佩服,曾經說過:“我的母親如果年輕二三十歲,也許要成為女英雄呢。”魯瑞確實是一個很不平凡的母親,她培養(yǎng)的三個兒子被現代文壇稱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邊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這位繼祖母性情開朗,講話幽默風趣,經常給侄孫輩講故事、猜謎語,魯迅對這位繼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與魯瑞臥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魯迅家燒菜做飯的灶間,也就是廚房。在廚房正前方的這座紹興舊時大戶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據當事人回憶復原的,灶壁上繪有祈福避邪的圖畫和文字。北面墻上的菜罩是當年魯迅家的“忙月”章福慶親手制作的原物。章福慶有時將兒子運水帶來幫忙,并與魯迅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魯迅和運水第一次見面就在這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就是這個運水讓魯迅認識了一個在書本上見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魯迅在創(chuàng)作小說《故鄉(xiāng)》時,把運水作為模特兒,塑造了“閏土”這個活生生的藝術形象。

后面這三間是魯迅家存放稻谷、農具的地方,右邊這間是章福慶的住所,中間是通向百草園的過道。

各位來賓,現在我們看到這個園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園”,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是一個普通的菜園,是當時新臺門內十幾戶人家共有的一個荒蕪的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稻谷。童年魯迅經常和小伙伴們在百草園內嬉戲玩耍,夏天在樹蔭下乘涼,秋天在泥墻根一帶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鳥。對于百草園,魯迅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文中他無限深情地寫道:“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百草園就是魯迅當年筆下的景致。魯迅12歲時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不得不與他的蟋蟀們、覆盆子和木蓮們告別,去全城最嚴厲的私塾讀書。下面讓我們告別這里的一切,跟隨魯迅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導游詞二

各位游客好!今天我以小導游的身份,歡迎你們參觀紹興魯迅故里,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財物。跟著我一起走進紹興吧——

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從古到今,人杰地靈。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原名周樹人,現在我們就來參觀下原汁原味的魯迅故里,主要包括魯迅故居、魯迅紀念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魯迅出生的地方,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里,所有房屋結構保存完好,青磚黑瓦,大都是磚木砌成的,從大廳、書房、藏書室、臥室、客房直到廚房,可以看出魯迅家原來是個書香門弟的大戶人家。

跨出周家老臺門,我們來參觀下魯迅紀念館,這里詳細介紹了魯迅坎坷的人生和他發(fā)表的名著,他寫的文章意義深刻,書法優(yōu)美,圖文并茂。一件件篇,讓我們?yōu)樗囊簧锌?,更為他?ldquo;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而感動。

接著,我們來暢游一下魯迅的童年樂園——百草園。精致的籬笆把園子圍了一圈,除了那棵顯眼的參天大樹,其它植物花草依舊蔥郁一片,角落里還有那道泥巴墻,我們似乎還能在這個角落里找尋到魯迅的童年身影。

最后,我們一起去看看魯迅成長的搖籃吧——三味書屋。這里發(fā)生過一個小故事:孝順的魯迅因為照顧生病的爹爹,上學遲到被先生責罵,于是,下定決心在椅子上刻下一個“早”字,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再遲到。正是因為魯迅有著這種頑強的毅力,才成就了后來偉大的革命事業(yè)。

我很高興為大家導游紹興魯迅故里,希望你們把紹興的文化和土特產帶給你們的朋友,歡迎下次再來紹興,謝謝大家的觀賞!

故里導游詞(精選16篇)

各位團友,歡迎你們參觀紹興魯迅紀念館。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靈,群星燦爛,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其中一個杰出的代表。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故里信息

  • 故里導游詞(精選16篇)
  • 故里導游詞(精選16篇)16人關注

    各位團友,歡迎你們參觀紹興魯迅紀念館。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靈,群星燦爛,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其中一個杰出的代表。魯迅原名周 ...[更多]

  • 魯迅故里導游詞(精選9篇)
  • 魯迅故里導游詞(精選9篇)9人關注

    各位團友,歡迎你們參觀紹興魯迅紀念館。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靈,群星燦爛,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其中一個杰出的代表。魯迅原名周 ...[更多]

  • 黃帝故里導游詞(精選5篇)
  • 黃帝故里導游詞(精選5篇)5人關注

    河南新鄭古為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降于軒轅之丘,定都于有熊。黃帝統(tǒng)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后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莊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黃帝。&rdqu ...[更多]

  • 玄奘故里導游詞(精選4篇)
  • 玄奘故里導游詞(精選4篇)4人關注

    歡迎大家來到玄奘故里,參觀玄類故居紀念館。大家知道,玄奘是唐朝舉世聞名的佛學家、旅行家和翻譯家,是中外文化交流杰出使者。他一生的思想和經歷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玄 ...[更多]

  • 昭君故里導游詞(精選4篇)
  • 昭君故里導游詞(精選4篇)4人關注

    導游考試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導游詞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宜昌!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來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農架 ...[更多]

  • 新鄭黃帝故里導游詞(精選3篇)
  • 新鄭黃帝故里導游詞(精選3篇)3人關注

    黃帝故里景區(qū)位于新鄭市區(qū)軒轅路,黃帝故里祠始建于漢代,后經毀建,明清修葺。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新鄭黃帝故里導游詞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新鄭黃帝故里 ...[更多]

  • 李白故里導游詞(精選2篇)
  • 李白故里導游詞(精選2篇)2人關注

    導游詞是導游向游客介紹景點的講解詞,下面是關于李白故里的導游詞范文!李白故里導游詞一各位游客朋友,你們好!今天我們參觀的景區(qū)是李白故居旅游區(qū),領略李白故居的風 ...[更多]

  • 項王故里導游詞(精選2篇)
  • 項王故里導游詞(精選2篇)2人關注

    宿遷項王故里導游詞編輯:導游詞孟憲彪尊敬的各位領導,上午(下午)好!歡迎來到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生地——項王故里參觀游覽。我是今天的解說員xx,大家可以叫我小x,非常榮幸, ...[更多]

  • 屈原故里導游詞(精選2篇)
  • 屈原故里導游詞(精選2篇)2人關注

    導游考試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導游詞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宜昌!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來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農架 ...[更多]

  • 魯迅故里的導游詞(精選2篇)
  • 魯迅故里的導游詞(精選2篇)2人關注

    各位團友,歡迎你們參觀紹興魯迅紀念館。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靈,群星燦爛,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其中一個杰出的代表。魯迅原名周 ...[更多]

相關專題

導游詞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