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wǎng) > 書信稿件 > 致辭 > 導游詞

風景導游詞(精選16篇)

發(fā)布時間:2022-07-04 08:12:12 查看人數(shù):16

風景導游詞

第1篇 輝山風景區(qū)導游詞

鳥林在輝山腳下秀湖南側(cè)的一處溝谷之內(nèi)。這里三面環(huán)山,一面傍水,四周松林蒼翠,環(huán)境十分清幽。古人云:“云以天為路,鳥以林為家”,“鳥林”便名出此端。林園全部占地四萬平方米,建筑面積二千一百平方米,規(guī)模在亞洲首屈一指,被稱為“亞洲第一號鳥林”。設計新穎,布局巧妙,層次分明,獨具匠心。

鳥林的“序幕”在正門門前。這里平坦開闊,中心有一花壇,內(nèi)豎有一座高大的棕色花崗巖題名石。上面有“輝山鳥林”四個大字。

鳥林正門用的是一只巨大的銀白色孔雀造型,孔雀作昂首開屏狀,其形象頗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紙藝術表現(xiàn)手法??兹赶虏渴钦T正人口,寓意孔雀開屏,喜慶迎賓。這項設計主題突出,獨到、新穎,十分吸引入。

烏林前區(qū)為“綠色廣場”和“聽鵬園”,這里有涉禽他、鴰雞舍、聽鸝廊、假山、瀑布,雕塑花壇等等,聽鸝廊是在樹狀的走廊里展示著鸚鵡等珍稀鳥類。聽鸝園的名字顯然典出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著名詩句。

鳥林的主體和最精彩的部分是“飛鳥園”,這是一座由龐大的尼龍網(wǎng)罩編織起來的飛鳥世界,占地面積達20577平方米,整個網(wǎng)罩由24根鋼柱高高撐起。里面還建有假山、林木。溪流。這座飛鳥大家庭的主要成員有綠孔雀、白一鵝、丹頂鶴、海鷗、湖鷗、鵲雀、錦雞等等。他們或自由自在,或閑庭信步,或翩翩起舞,或展動飛翔,或引頸鳴唱。各展風姿,各盡其才。

鳥林的最后一區(qū)是“水禽園”。里面飼養(yǎng)著各種水禽并設有水面、沼澤、臨水平臺和步訂等等不同環(huán)境,以滿足水禽們的生存需要。

整個鳥林有鳥禽80余種,共2000余尺。游人到此可以見到許多難以謀面的珍稀鳥品。禽品,飽賞他們的千姿百態(tài),領略他們的美妙動人的歌喉,可以增長許多有關鳥禽的知識。游輝山不可不光顧鳥林。

(向陽寺)

我們沿路繼續(xù)往前走,左側(cè)可見一寺院,這就是“向陽寺”。向陽寺位于棋盤山北麓,是一座明代古剎。據(jù)傳,此廟占地數(shù)百畝,有上下兩層殿,上層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等全身塑像,墻壁上繪有彩色壁畫,下層殿供奉四大天王。殿的南側(cè)有磚塔一座,佛堂一座,上門前懸掛匾額,上刻“雙峰翠水”四個大衣原來的寺院早已不存,現(xiàn)在大家所看到的寺院建筑是后來修建的。這里所供奉的菩薩各有不同的講究,現(xiàn)在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上殿供奉承的“觀世音”是梵文的音譯,佛經(jīng)里說她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的左脅待,其德性“大慈大悲”,是所謂“救代初期已見其名。

棋盤山取義于“棋盤石”。對棋盤石的記載很多。如,清代纓公恩在《輝山》一詩注言:棋盤山“山陽之半有大石,平廣太余,傳是仙人棋盤”《東三省古跡遺聞續(xù)編》:棋盤山有平崖一處,中列天然棋盤、棋子,橫豎皆可移動,惟不能拾起耳,近被牧畜牧子摧殘,已毀壞不復舊觀?!泵耖g亦有各種傳說流傳。其中流傳最廣的是這樣一段故事:據(jù)傳每年長白山天池蓮花盛開時各路神仙都會趕來采蓮沐浴。一次群仙聚會后各駕云回洞府,鐵拐李和呂洞賓結(jié)伴而返。行至半途中,忽見腳下有奇山如雪,更有一塊平整光滑的巨石。二仙恰好棋性大發(fā),于是降下云頭,畫石為盤,抬石為子,大戰(zhàn)數(shù)十回合之后興盡而返。而在這山上留下了這棋盤還有可移動不能拾起的石頭棋子。由于年深日久,棋子或風化或遺失。已不復存在了。據(jù)筆者近年調(diào)查,棋盤上的溝線很象是民間的五道棋,“棋子’有臉盆那樣大小,棋子早已不存在,棋盤石在1968年因采石被毀。近年,棋盤山風景區(qū)根據(jù)市政府提出的“超前發(fā)展旅游業(yè)”,將棋盤山建成具有古城歲月的旅游區(qū)的要求,與沈陽麒麟居有限公司合作重建這座名聞遐邇的古棋盤。據(jù)計劃,重建后的古棋盤用漢白玉雕刻長約1.6米,寬2.5—4米之間,高度為0.6米,重15~20噸,棋子直徑為0.16-0.3米之同,重225—30公斤。這座棋盤將被安設在棋盤山山頂附近,還計劃重建觀棋閣,增建殘局廳、對弈廳,樓類院等設想。

·星海公園導游詞 ·沈陽故宮導游詞 ·怎樣說好迎接詞 ·雷鋒紀念館導游詞

棋盤山為景區(qū)第二高峰,周轉(zhuǎn)有輝山,大洋山、鳳凰山、饅頭山,東有波光粼粼的十里秀湖。登棋盤山有兩條山路;山的東麓有人行步道,山的北麓有車道??沈?qū)車至半山腰,再改步行道。徒步登山彎轉(zhuǎn)曲折,行走其間卻有“深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情趣。山上有“望湖亭”和“觀棋閣”。望湖亭是一座四角重檐仿古涼亭,屋頂滿鋪黃色琉璃,寶頂高矗,飛檐斗翹,聳立在峰頂之上。觀棋閣在望湖亭下方不遠處棋盤石遺址附近。登上望湖亭舉目四望,遠山近樹,湖光山色一覽無遺,確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

(大洋山)

“大洋山”,即秀湖東北的大洋山,海拔241.8米,是景區(qū)內(nèi)第三高山。大洋山方圓約四平方公里,被油松、落葉松、刺槐覆蓋成林。谷幽山深,樹高林密,濃蔭蔽日,人跡稀少。給人以粗擴、鄉(xiāng)野之感,是登山旅游,體味自然野趣的最佳去處。山頂建有“翠微亭”,供游人小惠和眺望,領略洋山疊翠的風采。

現(xiàn)在,我們已基本講完了這里的主要景點,當然,整個棋盤山風景區(qū)內(nèi)還有許多其他的著名景點,如點將臺、仙人洞、媽媽石等,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大都是關于滿人勤苦守業(yè)。英勇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比如,點將臺位于秀湖上游、蒲河入口處。高五米,方圓20余米,屹立于十里沃野之中。是當年努爾哈赤招集八旗精兵驍將的地方。立足此處,遙想當年施旗千幟、萬將云集的場面,耳邊仿佛可以聽到戰(zhàn)馬嘶鳴,戰(zhàn)鼓隆隆。

下面,大家可以隨便走走,我們一會在秀湖碼頭旁集合。

(返回路上)

棋盤山風景區(qū)是沈陽地區(qū)難得的風景名勝,休閑佳處。這里山水相依、林木蔥郁。冬日時節(jié),一場大雪落下,便是千里冰封的銀色世界,每年12月初至翌年2月末在這里舉辦的沈陽冰雪節(jié)是遼沈地區(qū)重要的冬季旅游項目,除高山滑雪、滑冰、各種爬犁、摩托雪橇、冰車等冰上活動外還有冬令營、民俗旅游、狩獵旅游、燃放煙火爆竹等各種表演活動。深受廣大游人喜愛。到了春天則漫山遍野的新綠野花,明媚的陽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季節(jié);而到了夏天,悠然泛舟湖上,茗茶小飲,還有比這更好的消暑方式嗎?秋季是棋盤山風景區(qū)最美最有魅力的季節(jié)了,漫山遍野的金黃色。溫暖的陽光透過樹隙照在一地落葉的山上,大概能令最冷漠的人心里也不由感受到一絲詩意。而這季節(jié)也正是輝山棒子、大山里紅果成熟的季節(jié),嘴饞的人可以一飽口福。

總之,無論從人文景觀還是自然景觀來講,棋盤山風景區(qū)都是沈陽市屈指可數(shù)的好地方。只有親臨其中,才可以體會到那種“遮不住的青山隱隱,隔不斷的綠水悠悠”的美好境界。

第2篇 吼山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的導游詞

各位團友,吼山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紹興城東12公里處的皋埠鎮(zhèn),是紹興的一個著名的石文化園林景觀,它由吼山核心景區(qū)和宋六陵景區(qū)組成。

吼山門口蕭墻上的壁畫,是古越文明的圖騰,是古越石文化發(fā)源地的寫照和縮影,看那粗獷、樸實的線條,讓我們感受到久遠的古越民族的生生息息。展示在我們面前的吼山勝境四個字,是中國書協(xié)主席沈鵬先生題寫的。我們的吼山勝境游就從這里開始。整個游程需要120分鐘,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入園。

這上面的亭子叫試劍亭,邊上有一塊試劍石。春秋時期,當時最為著名的鑄劍人歐冶子,就在離此處不遠的日鑄嶺為越王勾踐鑄成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把寶劍。據(jù)傳有一天,越王勾踐來這里選犬準備去獵南山白鹿,進獻給吳王夫差。歐冶子知道這個消息后,把鑄好的五把寶劍中最后一把送了過來,此劍能風吹斷發(fā)、削石如泥。勾踐是一個擊劍行家,看到寶劍心中大喜,隨手舞了起來,為了一試寶劍的鋒芒,竟舉劍劈向巨石,只聽嚯的一聲,巨石裂為兩半,勾踐不禁大喊一聲巨闕,于是此寶劍就得名為巨闕。這試劍石成了吼山門口的一大勝跡。

這里是越宮神犬景觀。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請大家猜猜看,這座山為什么叫吼山?七條狗以北斗七星星座之象,圍著一條大神犬,其狀似在大聲吼叫。越宮是越國王城的稱為,明朝時,大文學家袁宏道來吼山時,就把這里疑為越王城。吼山的來歷,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是整座山勢似一條臥狗,故名狗山,日久轉(zhuǎn)音便成吼山;第二種說法與位置有關,因為此山是會稽山脈中最北的一座小山,它的南面是會稽群山,干巖競秀,連綿不斷;而它的北面則是水鄉(xiāng)田園,一望無際,一直延伸到錢塘江邊,這樣看起來,諸山皆朝向此山。吼、嚯近音,為互致問候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與佛教有關,獅子在佛教中有無畏獅子吼的說法,而邊上的曹山有青獅白象同處一山,青獅狀如大吼,所以此山稱為吼山。不管吼山之名出于何種說法,但主要的出典來源于越王勾踐曾在此養(yǎng)狗,從而得名。因此我們可以遙想當年滿山遍野皆是警覺的獵鹿之狗。而此地的許多山石,又確實顯露出形態(tài)各異的狗的形象。這里有幾條狗?請大家找一找,對!這里有五條并排的狗,我們稱它為五犬迎賓,它們熱情地歡迎各位的光臨。吼山的石狗數(shù)不清。到目前為此,還沒有全部尋找和統(tǒng)計出來,希望大家細心找一找。您在這座山中能找出多少狗?如果您找到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過的狗,您將會得到一份精美的禮品。當年越王勾踐在此養(yǎng)狗獵鹿,而石匠來此山采石后,又留下許多石狗,整座山勢又似一條臥狗。這樣吼山就成了一大奇跡,一大謎。

這里就叫曹山,山不高卻名聲顯赫,因為這里曾經(jīng)是歷代眾多名人仰慕的地方。陸游、徐文長、袁宏道、鄭板橋、李慈銘、蔡元培、魯迅等都來過這里。明代文人陶望齡在這山上曾筑有石簣山房,在此居住讀書。還有被稱為小品文鼻祖的明代文學家張岱在這里著書立說。曹山有江南小桂林之稱,又是難得的風水寶地,青獅白象同落一山,獅肖其首,象狀其鼻。我們在此位置上,便可看到青獅與白象。這水池,我們當?shù)厝朔Q為水石宕,是千年采石而形成,如果把池水抽干,我們能看到像龍游石窟一樣的奇跡。在古代,吼山寺庵鼎盛時期,張岱的外公陶允嘉把這水石宕改名為放生池,善男信女將活魚蝦投放入池,可謂成千上萬。由于池水深幾十米,所以池中的魚越來越大。張岱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過當時的情景。他說:他小時候跟母親到吼山做佛事,用竹籮裝了四只西瓜,浸入池內(nèi),一會兒一條大魚沖出水面,頂翻三只小船,一口氣吞沒了四只西瓜。放生池內(nèi)備有烏篷船,坐船走水路可以直達桃園景區(qū)和云石景區(qū)。在船上悠游,另有一番情趣,能把多幅古代名家題刻看得更清晰,產(chǎn)生游目騁懷的感覺;還能領略我們這里江南武陵源粗獷、凝重的獨特風采。坐船的客人請下船,其余的客人跟我走,我們在桃園景區(qū)會合。

這里是桃園景區(qū)。吼山的桃園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開創(chuàng)的,并引種桃中珍品蟠桃,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整個桃園,面積20多公頃,有桃樹品種30余個,主要有花桃、一點紅、大紅桃、夏白桃和蟠桃等。歡迎各位客人春季前來觀賞漫山緋紅的桃花,夏季即可品嘗桃子的美味。

上面兩塊奇特的石頭,一塊叫云石,一塊叫棋盤石,這兩塊石頭歷來是吼山的主石景。清朝《康熙會稽縣志》里記載的吼山八大景,首景就是犬亭云石。云石上粗下細,上頂飄逸的巨石一塊,似云朵從天外飛來,故稱云石。云石又名火炬石,永不熄滅的火炬象征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堅忍不拔的精神,它激勵著越鄉(xiāng)人民生生不息和無往而不勝的氣概。棋盤石崔嵬離奇,相傳有兩位仙人乘黃鶴經(jīng)此,被景色所迷,在石上對弈,且石形又酷似棋盤,所以棋盤石之名沿襲至今。

明代文壇公安派首領袁宏道,來此看望隱居讀書的友人陶望齡,看了這里的石景,寫了《吼山觀石壁》一首詩,對兩塊奇石的來歷和險峻作了這樣的描繪: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千年云氣老,七日渾沌生。精祟虛無出,猿猱嘆息行。道旁應借問,恐是越王城。清代詩人平度也寫有《吼山云石》一首:獅子林開峭壁前,吼來驚倒野狐禪。盤陀削就凝雙碧,仿佛飛云落九天。既寫到對云石形態(tài)的贊美,又描述了這里曾經(jīng)有過寺廟。這一口井稱為云泉,泉雖小,但它終年保持水位不變,水味甘甜,據(jù)說喝了云泉水,能讓讀書人聰穎進取。當年魯迅先生小時候在皋埠鎮(zhèn)的小皋埠村親戚家里住過半年,因此常來吼山,都說他非常喜歡喝這里的泉水。這棋盤石下的大棋盤也是江南絕無僅有,國內(nèi)罕見,每枚棋子有44公斤重。你們不妨試一下。這云石底部的空地,原有一座小庵,稱為萬寂庵。

現(xiàn)在我們到了盡覽亭,在這里我們可以盡情觀賞整個會稽山脈的雄姿和江南水鄉(xiāng)的秀麗風光,真可謂稽山鑒水,盡收眼底。

紹興的地勢是從西南向東北傾斜的,我們看南面連綿不斷的山峰就是浙東的會稽山,溫潤的氣候,蔥蘢的草木,一年四季給人以青翠、淡雅的感覺。紹興的歷史,可以說先是大禹治水到紹興,會諸侯、計有功,使紹興有了第一個地名會稽。后來出了個越王勾踐,吳越相爭,越國敗給吳國,但越王明大義,采納了范蠡大夫的建議,為保越民的安全,從長計議,忍辱求和,從這會稽山中走出到吳國作人質(zhì)三年,歷盡干辛萬苦?;卦絿院?,又采用范蠡建設新都的高見,越國都城一改過去狀態(tài),從原會稽山的深處而進入平原,成了現(xiàn)在的紹興城。各位團友,請往下看,這是一條通往宋六陵景區(qū)的水道,古代稱御河。在這南面的山中有南宋七位帝王的陵墓群攢宮。攢,就是臨時的意思。當時南宋的都城叫臨安,也有臨時的意思,意在收復中原后重回河南。但最終南宋復國無望,攢宮由此也化為青冢。所以在歷代陵墓史上,南宋陵墓一直是一個空白。但南宋六陵作為江南最大的皇陵,它的旅游開發(fā)價值,還是相當高的。

第3篇 河南省嵖岈山風景區(qū)導游詞

整個景區(qū)又分作蜜臘山、南山、北山、六峰山4部分。景點的精華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也是我們今天要游覽的部分。等一會兒我們將在山的左側(cè)進入景區(qū),到前方不遠處左轉(zhuǎn)彎,在山谷里面鉆洞過峽,攀崖,盤旋而上,到達山頂從左側(cè)回到山門,整個游程約7公里,需要3-4個小時。

好了,我們大家注意朝前看,我們首先看到山頂最高的那塊石頭,那是“猴子望月”的景觀;從猴石沿山坡向左斜下來,中間突出的那塊石頭,是“睡唐僧”;從“猴石”沿45度角向右斜下來,在山腳又是“醉八戒”景觀,在這幾處景觀中,尤其是“醉八戒”我們不妨仔細觀察,他那肥頭大耳,張嘴垂舌,還挺著大肚子,醉倒山坡上那憨態(tài)可掬的情景,真是惟妙惟肖。

(引導游客到密臘山)

游客朋友,大家請注意看湖對面的這座獨立山峰,拔地而起,高約百丈,雄偉挺拔,大家刺破青天之拋。它的名字叫“蜜臘峰”,為什么取這樣一個名字呢?相傳過去這里滿山遍野都是野花,花兒招來了很多野蜂在此采花釀蜜。釀的蜜多,又沒有人收取,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縫里,每到夏季,經(jīng)太陽光的強烈照射,蜂蜜被曬化后都流了出來,整個山的外表就好像涂了一層厚厚的蜜臘,所以人們把這座山取名為“蜜臘山”附近的老百姓到山上去打柴、采藥、放羊時,渴了就接山上的蜂蜜喝。傳說當時山下有一老財主,他想吃山上的蜂蜜,自己又懶和往山上爬,于是就吩咐家中的一名長工上山上去接蜜,長工端個大瓦盆到山上跑了三天,接了滿滿一盆蜜,誰知下山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瓦盆破了,一盆蜜都流了下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北坡從上到下那道白色條狀痕跡據(jù)說就是當年那盆蜂蜜沖后留下來的。

山下的湖中“秀蜜湖”里面的湖水由于過去受蜜臘山常年沖刷下來的峰蜜的影響,湖水到現(xiàn)在還是甜的,不信我們大家可以去品嘗一下。

上完這段石板鋪就的山坡路,我們就到了“好漢坡”。

我們先抬頭向上看蜜臘山的峭壁。大家知道,我國最有名的險山當數(shù)華山了,不過華山的山峰再高再陡,山頭上都有很多的斷層,都可以利用斷層攀到頂端去。但是嵖岈山的山就不一樣了,像眼前這面石壁,山體成90度直角,不但陡峻,而且整個山頭由一塊石頭構(gòu)成,中間沒有斷層。這樣的山恐怕國際攀登冠軍來了也難以攀登。再看下面這個小山坡,為什么會有“好漢坡”三個字呢?1990年奏,一位臺胞游嵖岈山,也是像我們一樣,上完這段坡路感到累了,就坐在附近這塊石頭上休息,無意中回頭看到蜜臘山這面石壁的壯觀情況,他大發(fā)感慨說:“哎呀,不要說前面這個大坡了,就是近處這個小坡誰能爬上去,誰就是好漢!我賞給他8000臺幣!”山下一位下在割草的山民聽到后,鞋子一脫,光著兩只腳,一會兒工夫就從坡底爬到了頂端。這位臺胞一看,把身上帶的8000臺幣送給了這個山民,后來他又讓人找來筆墨,寫下了“好漢坡”三個字,請當?shù)厥嘲堰@三個字給刻了上去,大家注意看在這三個字的左下方還刻有他的名字---劉修德,名字上面是他的登山時間---1990年春。不知道我們團友中是否也有人能爬上去,當一次好漢?嵖岈山和別的山相比有他的獨特之處,就是山的上部層巒疊嶂,到處都有是奇峰怪石;而山的下部則千孔百竅,棚洞無數(shù),萬人洞就是嵖岈山九大名洞的代表。由于萬人洞是天然形成的地下巖洞。所以里面洞套洞、洞連洞,曲折迂回。狹窄的地方僅能容一人穿行,甚至爬行,但寬大的地方卻也有幾間房子那么大,這些空間合起來能容納上萬人,所以取名“萬人洞”。

(出萬人洞,引領游客到桃花洞)

前面我們將要去的景點是“桃花洞”,在這里我們看到前面有一個民居一樣的小院子,在這個院子的一角有一個天然石棚,大約有100平方米,里面供有桃花仙女的塑像,這是為什么呢?

朱仙鎮(zhèn)導游詞 ·中岳廟導游詞 ·岳飛廟導游詞 ·河南嵩山少林寺導游詞

相傳在西漢末年,嵖岈山附近有一個叫桃花的姑娘在洞內(nèi)修行,當時,王莽追擊劉秀來到嵖岈山,善良的桃花姑娘把劉秀藏在這個地形復雜的地方,使劉秀躲過了王莽的追趕。后業(yè)劉秀登基做了皇帝,為報答桃花姑娘這段恩情,就封她為“桃花仙女”,并讓人們按照她的模樣塑起了神像,讓后人世代供奉。

(引導游客進入景區(qū)二道門)

進入景區(qū)二道門,我們不妨停下來抬頭向左上方看一下,在這個陡峭的石壁上橫懸著一棵大樹。此情此景,不由人想起李白在《蜀道難》中“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的詩句。這是一棵“野榔榆”。它和我們河南農(nóng)村很多地方食用栓錢兒的那種榆樹同一個科目,但品種不一樣,這種樹的葉子很厚,耐旱性旨。據(jù)省林業(yè)局專家鑒定,它在那里已經(jīng)生長了600多年。它每年春季發(fā)芽,秋季落葉,到冬季它又會枯死掉一部分樹枝,來維持生命力強的枝了陸軍冬。它為什么能夠在這種環(huán)境下生存呢?專家們指出,這種樹的根部有一種特殊功能,它的根可以分泌出一種液體,這種液體可以溶解巖石中的微量元素,它就全靠吸收這很少的微量元素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只有生命力,沒有生長力,所以盡管自己已經(jīng)有了600多年的樹齡,但它的樹體才只有那么大,這里也正應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名言。

第4篇 風景這邊更好包頭西線游導游詞

石門風景區(qū)石門位于包頭西北約15公里處的昆都侖河峽谷中,因兩岸山峰高聳夾峙,中間流水潺潺,好像一扇打開的門,故自古稱之石門。昆都侖河古稱石門水,河道寬闊平坦,南經(jīng)秦直道可達咸陽,北出陰山可達大漠,史稱中道。

是陰山南北各民族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石門正處于這一條要道的咽喉之處,是兵家必爭之地。

石門風景區(qū)處于包頭市昆都侖河畔的昆都侖水庫地區(qū),生態(tài)建設規(guī)模1035公頃,森林覆蓋率64.7%,整個景區(qū)劃分為瀏覽區(qū)、度假別墅區(qū)、東山景觀區(qū)、游島文化區(qū),包括碧水景觀、山巒景觀、天象景觀、植物景觀、動物景觀等,兼有維護生態(tài)平衡、觀賞游樂、療養(yǎng)度假、會議及科普活動等多種功能,是國家3a級旅游區(qū)。石門風景區(qū)內(nèi)有趙長城遺址、雁棲湖、攔河大壩、泄洪洞、溢洪道、翠屏山、陜北民俗村、小木屋度假村、蒙古包群等古今游覽勝境。

悠久的歷史文化,雄偉的防洪水利工程以及精良的娛樂服務設施,希望您在時空交錯中感受古代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的精美結(jié)合。稒陽道昆都侖溝谷道在漢至北魏時期稱為稒陽道,是陰山南北的一條重要通道。

“河水又東流,石門水南注之。水出石門山,地理志曰,北出石門障,即此山也。

……其水自障東南流經(jīng)臨沃城東,東南注于河。水又東經(jīng)稒陽縣故城南。

”這是《水經(jīng)注》在敘述到黃河流經(jīng)石門水時的一段記載。稒陽道起于漢代臨沃城(即麻池古城)東,走昆都侖溝谷過石障經(jīng)向蒙古高原。

稒陽縣(古城灣古城遺址)時屬五原郡,縣城于古石門水與黃河匯流附近,是當時昆都侖河谷谷道必經(jīng)之地,是這條途徑的主要樞紐,由于這一有利的地理位置,就成為漢至北魏時期后套、大黑河流域平原地區(qū)有名的重要城鎮(zhèn),因此就以它作這條交通要道的名稱,這就是漢至北魏時期著名的稒陽道。西漢至北魏時期,從中原地區(qū)過山通往蒙古高原的交通道中,稒陽道地位十分重要。

它與東道盧龍塞道和西道河西走廊伊吾塞道相比,在交通地理上處于陰山南北各道的中間位置,南來北往較為近捷而方便,故亦稱“中道”、“單于道”。這條交通要道,遠在先秦已經(jīng)開辟和形成,在秦至北魏時期,成了一條主要道路。

兩漢時期,稒陽道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農(nóng)耕漢族之間的重要交通干線,漢匈兩族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經(jīng)濟貿(mào)易、文化交流以及漢匈兩族統(tǒng)治者之間的政事聯(lián)系、軍事活動,經(jīng)常通過這條道路進行。例如:西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十月,漢武帝親自率18萬大軍,從長安出發(fā),浩浩蕩蕩,旌旗蔽天,迤邐千余里,經(jīng)秦直道到五原,走稒陽道從石門障出長城,躍陰山,直登單于臺,使匈奴再不敢過陰山而牧馬。

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元帝請求做漢婿,元帝準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胡漢和親。

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就是由秦直道到五原轉(zhuǎn)走稒陽道雙雙歸單于庭的。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八部共議學習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愿永為蕃蔽”。

從此匈奴分為南北二部。章帝建初八年(83年),北匈奴三木樓訾大人稽留斯等率三萬八千人、馬二萬匹、牛羊十余萬,款五原塞,降漢。

和帝永元元年(89年),竇憲與耿秉各帶四千騎與南匈奴一起兵出雞鹿塞,鄧鴻與左賢王安國萬騎出稒陽塞,破北匈奴于涿邪山,登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這幾次著名的歷史事件,都足以說明兩漢時期稠陽道在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昆都侖水庫于1958年動工,1959年建成。攔河大壩高37米,長485米,總庫容670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為5800萬立方米。

經(jīng)過40多年的努力,在庫區(qū)下游壩前和沿河岸,種植有各種樹木3.8萬株,并營造果園一處,現(xiàn)已成林。近年來,還移植云杉、油松等常綠樹,保護原有植被。

庫區(qū)備有大型游艇,庫前小湖,備有多種小游船。近年來又增修了停車場、餐廳、商店等設施,積極開展旅游服務工作。

滿目清秀的大自然風光,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往度假游玩。 宗教旅游與生態(tài)旅游勝地——梅力更風景旅游區(qū)游客朋友們,山川秀麗的梅力更風景旅游區(qū)位于包頭市昆都侖區(qū)西約30公里處,它北依烏拉山麓,南距110國道和包蘭鐵路約1公里,內(nèi)有常年流水,風景十分幽雅,為國家3a級旅游區(qū)。

梅力更旅游景區(qū)分召廟景區(qū)和自然景區(qū)兩部分。 梅力更廟是藏漢式相結(jié)合的古寺廟,初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后為烏拉特西公旗扎薩克鎮(zhèn)國公之旗立廟(1773年)。

據(jù)召廟喇嘛相傳,康熙帝曾召集全國有學問的活佛和喇嘛到北京翻譯著名的《甘珠爾經(jīng)》和《丹珠爾經(jīng)》,來自梅力更召的三世活佛勞布森·丹碧·扎拉森是其中最有學問者之一,很受皇帝的賞識,當即賜名梅力更為“廣法寺”,拜梅力更活佛為敬神喇嘛。梅力更召的很多經(jīng)卷就是由三世活佛主持譯著的。

因他通曉九種文字,聰慧博學,所以人們稱他為“莫日根活佛”?!澳崭迸c“梅力更”同為蒙古語“聰慧”的音譯,召名與地名皆由此而來。

召廟建筑為漢藏相間的建筑群落,有8座漢式院落僧舍以及完整的藏式佛事經(jīng)院殿堂。整個建筑群落倚陰山山脈的烏拉山緩坡修建,臨山面河,在興旺鼎盛時期聚集了500余喇嘛,成為內(nèi) 蒙古西部地區(qū)一座規(guī)模較大的宗教圣地和民族文化中心,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是唯一一直用蒙古語吟誦全部經(jīng)書的黃教喇嘛廟。

梅力更召最高大殿堂為美岱廟,因內(nèi)供有泥塑的美岱佛,故名美岱廟。少貢沁廟在美岱廟前面,略小于美岱廟,門額上懸掛有用滿、蒙、藏、漢四種文字書寫的“廣法寺”牌匾,兩殿墻體為藏式建筑,殿頂是漢式宮殿頂風格。

在美岱廟外墻上鑲有22個磚雕佛龕,佛龕內(nèi)雕塑著佛像,上有“吉祥”、“如意”等題意。主體建筑東側(cè)錯落建筑有活佛府及各學府院落,活佛府由幾個小院套在一起,還有大甲巴府和五座白塔,喇嘛住房散落在寺廟周圍,建筑式樣與當?shù)孛袼鬃》肯嘟?,為平頂南出水式?/p>

本召除傳授佛經(jīng)外,還收集了很多流傳于民間的優(yōu)美曲調(diào),并把它融于召廟念經(jīng)時吹奏的音樂中,聽起來很有特色。每逢嘛呢廟會(農(nóng)歷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所屬各廟都來人頂禮焚香,誦讀經(jīng)文,各地香客亦川流不息。

另外,梅力更召曾管轄著27座廟宇(登記在冊的有24座),活佛傳世八代。自然景區(qū)擁有奇特的天然風物和生態(tài)景觀,山石峻峭,花木叢生,禽鳥飛鳴,瀑布奔流,神奇秀美,景色迷人。

寺廟北面不遠,便是梅力更溝口。梅力更溝在歷史上曾是溝通陰山南北的一條通道。

溝內(nèi)四季涼爽宜人,年平均溫度5℃,七月份平均溫度在22℃左右。植被覆蓋率達90%左右,到處草木蔥蘢。

樹木中以側(cè)柏為多,也有松、樺、桑、椴等;花草中有白芍、山丹、五味子、陰山薺、狼毒等。野生動物有獾、狐、狍及鷹、鷂、燕、雀等。

景區(qū)內(nèi)有駐鷹觀弈、醉獅聽泉、說法臺、駱駝峰、睡鹿石等景觀,還有一塊近60平方米的巨大臥石,石面光滑平整,是極好的造景書刻景點。石瀑圖溝有一處60米落差的巨大瀑布從峰頂瀉下,猶如從天而降。

深入烏拉山十幾公里還有三處瀑布,終年溪水常流,山前有趙長城遺址和西溝自然景區(qū),對面2公里處緊靠黃河有圣水泉旅游區(qū)。如今,梅力更風景旅游區(qū)已成為大眾節(jié)假日娛樂休閑的好去處,堪稱宗教旅游、生態(tài)旅游勝地。

第5篇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余里,有一座群峰險壑逶迤伴繞,飛泉云岫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譽播京華的關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jīng)年裊渺,祥云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jīng)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云十六州的“石堂松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于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nèi),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圣地。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tài)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冬可觀石堂松雪。四時景致,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qū)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云、石、水、洞、林、花、魚、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qū),遼寧五十佳景之大觀。

錦州北普陀山四季美景愿各位朋友玩的開心!

第6篇 天山風景的導游詞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天池山旅游。天山天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阜康市南33公里處。

天山天池位于阜康縣境內(nèi)的博格達峰下的半山腰,東距烏魯木齊110公里,海拔1980米,。是一個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最深處約105米。湖水清澈,晶瑩如玉。四周群山環(huán)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有'天山明珠'盛譽。挺拔、蒼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嶺,遮天蔽日。天池東南面就是雄偉的博格達主峰(蒙古語'博格達',意為靈山、圣山)海拔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兩峰相連。抬頭遠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狀如筆架。峰頂?shù)谋ǚe雪,閃爍著皚皚銀光,與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構(gòu)成了高山平湖綽約多姿的自然景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天池是一座在兩百余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米,最深105米,總蓄水量1。6億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天池古稱“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作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傳說天地是西王母梳妝臺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絳繞的云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腳盆,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給優(yōu)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季,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覽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

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世人將天地的自然風光概括為“石門一線”、“龍?zhí)侗淘隆?、“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觀松”、“海峰展“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天地都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

龍?zhí)侗淘?/p>

龍?zhí)妒侵肝挥谔斐叵路郊s2千米,海拔1660米,盤山公路西側(cè)的“西小天池”。傳說是西王母當年用的洗腳盆,實則它是天池湖水透過地下湖壩粗大的冰漬物滲漏下來的泉水,在山嘴交匯的低洼處形成的一個積水深潭。池周塔松競秀,滿山蒼翠,每當夜幕降臨,皓月當空,山峰樹影和碧月一器倒映潭中,靜影沉壁,月影微顫,有詩贊曰“一弘碧流成龍?zhí)?,青松白雪鑲翠盤,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廣寒。”

南山望雪

游客佇立天池冰磧堤壩上,翹首南望博格達雪山,但見“遠處皚雪近處松,野花似錦綠偎紅。湖光山色潑墨畫,春夏秋冬一景融”(謝玉康)。觀此勝景,如臨仙境,令人飄然蕩魂。

定海神針

傳說齊天大圣在取到真經(jīng)之后如約將金箍棒還給了東海龍王。天池之中有一個水怪,經(jīng)常亂施淫威,興風作浪。攪的天池之水瀑漲,淹沒左右居民,百姓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忘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悅,發(fā)威泄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出定海神針投入湖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金箍棒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zhèn)水之寶。這棵榆樹就被后人稱為“定海神針”。

西山觀松

天池西側(cè)山勢相對緩和又位處陰坡,由冰磧石和泥石流堆積物組成的山坡比較疏松,蓄水條件好,特別適宜于林木的生長。這里云杉林連峰續(xù)嶺,濃陰蔽日,是旅游最好的去處?!拔魃剿伞保钊速p心悅目,心曠神怡。 海峰晨曦。

清晨天池觀日出,較之泰山觀日出別有一番情趣。在晨曦中天山的冰峰、杉林與色彩斑斕的湖水融為一體,使人猶如置身仙境。有詩贊曰“云遮霧繞萬仞隱,晨曦初露景色新。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盛景”。

懸壺飛瀑

天池下游東北方冰川終磧堤上建有人工水閘,天池瀉水形成瀑布。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練垂空,聲震山谷,瀑布于谷底沖出碧潭一方,人稱“東小天池”。此處環(huán)境極為幽秘。東小天池北岸為斷崖峭壁,瀉水又形成一條高達百米的瀑布,流銀瀉玉,瀑聲如雷,在陽光照射下,彩虹飛舞,形成“懸泉飛瀑”勝景,有詩云“珍珠數(shù)泉懸半空,銀鏈高掛霧蒙蒙。煙水飄渺嬌陽艷,長虹飛架青巒中?!?/p>

第7篇 黃山風景區(qū)導游詞

朋友們,你們好!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達黃山風景區(qū)南邊重鎮(zhèn)湯口。在這里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黃山風景的概況。

黃山,位于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黃山山系中段,是黃山的精華部分,也就我們要游覽的黃山風景區(qū),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它在黃山市境內(nèi),南鄰歙縣、徽州區(qū)、休寧縣和黟縣,北連黃山區(qū);這五個縣、區(qū)也都屬于黃山市管轄。

黃山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樣子,因為山上巖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給它起這樣一名字。傳說咱們中華族的先祖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tǒng)一在業(yè)、開創(chuàng)中華文明之后,來到這里采藥煉丹,在溫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這個說法,就在天寶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后,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到現(xiàn)在。

朋友們,你們不遠千,甚至萬里到這里,就要親眼看一看黃山的美嗎?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樂嗎?是的,黃山是絕美絕美的,可說天第奇山,能夠登臨它,親眼看看它,確實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 長地質(zhì)歷史代,大自然的無窮力,塑造了黃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傾倒,令人心醉。

下面,我再把黃山四絕分別作個介紹。

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是奇松。黃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說,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莊稼,而黃松則是從堅硬的黃崗巖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著松樹,它們長峰頂 , 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這樣從巖石迸裂出來,根兒深深扎進巖石縫里,不怕貧瘠干旱,不怕風雷雨雪,瀟瀟灑灑,鐵骨錚錚。你能說不奇嗎?其次是,黃山松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從總體來說,黃山松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干曲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wěn)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jù)它們的不同的形態(tài)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臥龍松、龍爪松、探海松、團結(jié)松等等。它們是黃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構(gòu)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巖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xiàn),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仙人曬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松巧妙結(jié)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為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也還有些怪廠,在不同條件下看,會產(chǎn)生不能的聯(lián)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觀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說云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云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為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恒,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大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贰|S山的一些景區(qū)、賓館和眾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lián),有些景觀若在云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海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最后,介紹一下溫泉。我們常講的和游覽的溫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溫泉,古時候又叫湯泉,從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溫泉景區(qū),是進入黃山南大門后最先到達的景區(qū)。溫泉水量充足,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zhì)良好,并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zhì),有一定的醫(yī)療價值,對皮膚病,風濕病和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確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飲;過云說它可以飲用,是不科學的。

其實,黃山溫泉不止一處。在黃山北坡疊嶂峰下,還有一個溫泉,叫松谷庵,古稱錫泉。它與山南的賓館溫泉水平距離7.5公里,標高也近,南北對稱,遙相呼應。這也夠奇的了。不過因為它地處偏僻目前還未開發(fā)利用。

除了四絕之外,黃山的瀑布、曰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

黃山,山高陂陡,溪流從高山峽谷中奔涌出來,從陡谷懸?guī)r上飛落下來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處處掛飛泉,就是黃山溫存的生動寫照。黃山瀑布很多,最壯觀的有九龍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黃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爛漫;夏季清涼一片,處處飛瀑;秋天天高氣爽,紅葉如霞;寒冬則是銀裝素裹,冰雕玉砌。黃山確實是一個旅游、避暑、賞雪的絕好去處。

第8篇 沂山風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沂山風景區(qū),首先讓我代表沂山風景區(qū)管委會的全體員工,對您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下面的旅程將有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覽,在途中如果您有需要和幫助,請及時提出,我們將給您最滿意的答復。在此,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的行程是這樣安排的,我們將由東鎮(zhèn)廟景區(qū)開始向西的其他四個景區(qū)游覽。東鎮(zhèn)廟歷史悠久,始建于西漢太初三年(公元前1xx年),據(jù)史料記載:漢武帝東封沂山,于主峰玉皇頂,設“泰山祠”。到隋朝,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年)詔祭沂山,并把泰山祠遷至半山腰。到宋朝,趙匡胤于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在九龍口(現(xiàn)在的位置)上重建東鎮(zhèn)廟。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東鎮(zhèn)廟是1985年在其舊址上重建的。主要古建有三山門、將軍殿、鐘樓、鼓樓、大殿、后殿。趙匡胤對于東鎮(zhèn)廟的重建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打天下時,與后周大將韓通激戰(zhàn)于穆陵關,卻屢戰(zhàn)屢敗。趙匡胤夜宿沂山山神廟,山神托夢可助其打敗韓通。果然應驗。趙匡胤感恩神靈相助,登基后,欽定重修沂山廟宇,重塑了東安王金身。

東鎮(zhèn)廟至清末,光緒三十年有碑360余幢,其中御碑16幢,形成了全國著名的“東鎮(zhèn)碑林”。

我們經(jīng)過三山門,看到的第一座大殿是“將軍殿”,里面供奉的是尉遲敬德、秦瓊。這兩位大將是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時的兩個護衛(wèi)將軍。傳說李世民得天下后,由于殺人太多,經(jīng)常受孤魂野鬼侵擾而長夜難眠,兩位將軍知道后,自愿到門外守護,使其安睡。唐太宗為體恤部下,把兩位將軍的畫像貼在門上,同樣起到了守護作用。自此之后,尉遲敬德和秦瓊兩位將軍逐漸演變成了民間的門神。

大家過了將軍殿之后,請跟我由左面向后游覽。古碑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古代帝王所立的碑,也就是御碑。帶有龍冠;一類是各地方官員所立的碑,大多是豎向碑;一類是文人墨客留下的詩文碑,大多是橫向碑。

大家看到的這棵銀杏樹,高18米,胸圍4米,原為兩棵,西雄東雌,為宋仁宗趙禎三年(1030年)祭祀東鎮(zhèn)所植。此樹是元朝雷擊后補植,距今也已有700多年。西邊的雄樹,于1968年砍伐,打造成縣城劇院整個禮堂的坐椅。大家可想一下那棵樹有多么的高大。因為雄樹被伐,剩下的雌樹只花不果,然而奇事巧成,這棵雌樹于上世紀80年代頂端自生雄樹,又開始結(jié)果,人稱“母子連體樹”。

大家看到樹下這塊碑,是山東按察司使劉時效于成化八年所立的碑。這塊碑的價值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書法價值。其字體為大草,飄逸大方而舒展。二是在于碑文內(nèi)容的考證。其中的第一句是:曾稽舜典肇加封。其中的意思是說劉時效,考證舜帝時便開始對沂山加封。這塊詩碑是對沂山歷史地位的定義。

大家看前面這棵柏樹是漢柏。據(jù)傳此樹每遇自然災害如風災、水災、蝗災來臨時,就會發(fā)出一種獨特的聲音,皇帝在宮殿里能聽到它的吼聲,這種聲音只有真龍?zhí)熳硬拍苈牭?,所以此樹又?ldquo;吼柏”。這時皇帝就會親自或派大臣來沂山祭祀。

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棵柏樹,稱為“漢柏”,最早是堯松漢柏,現(xiàn)僅存柏樹,唐代詩人杜甫自有詩稱贊此樹:“半枯龍骨欲摩天,得地蟠根歲幾千。高節(jié)自來擎日月,赤心終不變桑田。”現(xiàn)存柏樹雖歷盡滄桑仍枝繁葉茂,使古老廟宇充滿著勃勃生機。

好,我們再看這一塊碑。這塊碑是弘治元年(1488年)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劉珝所立。此碑為大理寺少卿李守貞代祀沂山時劉 所作詩序。碑文講述了李守貞由孔子的家鄉(xiāng)曲阜、東岳泰山,又來到東鎮(zhèn)沂山祭祀,然后轉(zhuǎn)道東海。碑文書法藝術極高,他的變化風格獨具匠心,其中包涵真、行草、隸等多種字體,更為奇特的是碑文中有“亂石鋪街”法,驗證了板橋體并非鄭板橋所創(chuàng)。“在”“學”“東”等簡體字在同一碑中出現(xiàn),說明我們繁體向現(xiàn)行使用文字發(fā)展過程是人們經(jīng)過漫長探索而來的。

大家看到碑樓里的這塊御碑,高近7米,寬2米,重達19噸。下面馱碑的是龍王大太子,因為能負重所以專為帝王馱碑。這塊碑從碑文上考證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詔定岳鎮(zhèn)海瀆神號碑。文字記述了朱元璋創(chuàng)業(yè)之初的不朽功績,其后是太祖將岳鎮(zhèn)海瀆為首的高山廣水以山水本名稱神,連同各州、府、縣的城隍廟和歷代忠臣列士詔定天下祭祀。這塊碑其中還有一個故事。相傳此碑為宋太祖趙匡胤御制,朱元障來祭祀沂山時看到這塊碑碑石高大是趙匡胤的,西邊是元朝皇帝鐵穆爾的,東西兩側(cè)前人占先,所以令工匠將東為上的宋碑上的字磨掉,刻上了自已的碑文。一塊石碑兩個皇帝使用也是十分少見的。

大家看到正中這座大殿,就是東安王殿。里面供奉的是東鎮(zhèn)沂山之神——東安王,在民間人們稱東鎮(zhèn)爺爺。右邊是甘羅,他十二歲做了宰相,其實已晚了三春,為什么說晚了三春呢?因為它九歲的時候就應該坐宰相了,結(jié)果十二歲才做了宰相,所以說他晚了三春。左邊是岳良好,他八十二歲中狀元,它是早三春,為什么說它是早三春呢?它應該八十五歲中狀元,結(jié)果八十二歲就中了狀元,所以說它是早三春。大家可以想一下有兩位名相為東安王侍奉,可知其神位是很高的。大家還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大殿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這些木材全部取自東北,然后又用桐油浸過,但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居然1994年建廟,到了1995年在殿梁上生出了靈芝,此事中央電視臺曾做過專題報道。每年四月初八,是東鎮(zhèn)爺爺?shù)纳?,也是東鎮(zhèn)廟一年中最大的廟會。數(shù)以萬計的善男信女來東鎮(zhèn)廟進香,以保佑全家平安。

大殿后面的這座古建是寢殿,里面供奉的是東鎮(zhèn)娘娘。殿前東南側(cè)的這幢“東鎮(zhèn)沂山寢廟成記”碑中對后殿的建設有詳細的記敘。明成化八年前東安王與東鎮(zhèn)娘娘同在大殿中供奉,古人認為,男女之神同供奉以為瀆禮,于是另建寢殿,將東鎮(zhèn)娘娘移至寢殿供奉。

大家可以看到大殿西側(cè)這塊御碑,是元朝皇帝鐵穆爾于大德二年(1298年)所立,該碑有蒙漢兩種文字,是國家一級文物。從碑上考證,在當時五岳四海都有所加封,鐵穆爾下旨加封了五鎮(zhèn),其中加封沂山為元德東安王。其中碑文中的巴斯巴文是最古老的蒙古文。說起這塊御碑,還有一段故事:元朝推翻宋朝后,元成宗鐵穆爾到沂山祭祀,但他來到之后,看東邊高高聳立的是宋太祖的御碑,心里很不服氣,古人以東為上, 他就想了一個辦法,要從文字上做文章。于是將蒙文刻在上面,漢文刻在下面,體現(xiàn)以蒙壓漢。但是當時的陪祭官是漢人,他想如果按照鐵穆爾說的做,必將留下千古罵名。便建議鐵穆爾說:“在此看碑的大多是漢人,不認的蒙文,不如在上面再刻上一塊小碑,所以在上面刻上了碑上碑“大元增封,東鎮(zhèn)元德,東安王詔”。同時,陪祭官又建議說:“你是真龍?zhí)熳?,在碑上再雕刻四條龍吧”。鐵穆爾也同意了。大家可以想蒙古人信奉的是雄鷹,他們的圖騰應該是雄鷹而不是龍。所以說鐵穆爾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但是今天從團結(jié)的角度來說,蒙文在中間,漢文在兩邊,蒙漢大團結(jié),蒙漢人民一家親。

前面這棵樹是唐槐。原為三株,現(xiàn)僅存一株。相傳此槐為唐中宗工部尚書尹思貞所植,此樹在50年代曾枯萎,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香火鼎盛又重新煥發(fā)了勃勃生機,此樹1200余年,高大摩天,蒼勁挺拔。從樹底根部,又重新長出新桿,猶如群孫簇擁膝下,耐人尋味,妙趣橫生。

請大家跟我繼續(xù)向前參觀,大家看到這座是鼓樓,東面對稱的那座是鐘樓,始建于元代,于1994年重修。

前面這塊御碑,是康熙大帝親手所題寫的“靈氣所鐘”碑,它高3.9米、寬1.41米,是康熙五十二年(17xx年)所立。碑文的“鐘”字是匯聚和專注的意思,說起“靈氣所鐘”還有一段原由:大家都知道,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長達62年。每當遇到天時不順的年景,無論天氣干旱,還是洪水泛濫,他派重臣或道人來東鎮(zhèn)廟祈求保佑,總有靈驗,所以他在位52年時,來東鎮(zhèn)廟親書了“靈氣所鐘”四個大字,以感謝神靈的賜予。這四個大字蒼勁有力,透著不可抗拒的王者氣魄。

左邊這塊御碑是乾隆所書的“大東陪岳”碑,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祭告沂山時所立。置于康熙所題“靈氣所鐘”碑左下側(cè),這也充分說明了乾隆皇帝對太皇的敬仰之情,再次重申和定義了東鎮(zhèn)沂山在全國名山之中的地位。非常遺憾的是原碑已毀于文革期間,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xx年夏天復立碑。

東鎮(zhèn)碑林,其撰文、書丹、全部出自名人之手,不但記述了歷代封建王朝致祭東鎮(zhèn)的香火盛事,也記載了當時軍事、政治和自然災害等狀況,同時歌頌了東鎮(zhèn)沂山奇山異水、秀麗絕佳的自然風光,碑刻字體,正、草、隸、篆、行書、狂草均有。東鎮(zhèn)碑林可以說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學、書法和古代雕刻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好了,東鎮(zhèn)廟之行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真誠地邀請大家的再次光臨,下面我們將要去的是百丈崖景區(qū)。

參觀完東鎮(zhèn)廟之后,下一個景區(qū)是到山東省最高的瀑布——百丈崖瀑布景區(qū)。由東鎮(zhèn)廟到百丈崖景區(qū)乘車需要8分鐘左右時間。我們看到前面的村子叫上寺院村,這里曾是沂山香火盛極一時的明道寺舊址。在此處出土了1600余年前的北魏石佛,可謂是佛教文化中的瑰寶,現(xiàn)存于臨朐縣博物館。該寺始建于東晉(公元371)年,占地面積50多畝,是青州最大寺院。它毀于公元845年。此寺毀掉之后,又于北宋在此建造舍利塔,此塔設計獨具匠心,形制多樣、砌筑工整、雕刻玲瓏,是宋代最大的舍利塔之一。在明道寺與東鎮(zhèn)廟之間還有青竹庵、尼姑庵、鳳陽寺等近十處佛道寺院。

過了南門售票處,大家看到前面有一個蓄水壩,它建于70年代中期,設計形式拱圓形。每到雨季時大水漫過壩頂,在此形成壯觀的瀑布群。

好了,我們已經(jīng)到達百丈崖景區(qū)停車場。從停車場沿臺階路而上450米到達百丈崖瀑布,大約需要20分鐘。

大家看到的石刻《沂山行》是原臨朐縣委書記王慶德題寫的。前邊路北側(cè)巖石上的一幅石刻,是沂山上最大的石刻,它高1.9 米,寬1.5米,是由明朝貢生陳幾先題寫的“海岳”。

大家看前邊巖石上有個大“中”字,它是明朝道人雪蓑題寫的,其意為“樂在其中”。

各位游客,這就是著名的百丈崖瀑布。

百丈崖瀑布落差86米,一瀑三疊,可與廬山瀑布相媲美。我們現(xiàn)在看到下邊的一疊,它落差68米。每到雨水季節(jié),溪水飛流直下,俯沖谷底,洶涌澎湃,正如唐代詩人李白所題的百丈瀑布詩: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

龍?zhí)吨袊娚?,晝夜生風雷。

但見瀑泉落,如從云漢來。

臨朐八景詩中有詩贊曰:百丈瀑布六月寒。

百丈崖瀑布還有一大奇觀。每當晴日午間,瀑布水氣上升,因太陽折射,形成一個圓形光圈,大如面盆,映于水崖之上,遠遠望去,恰似十五的明月,人稱白日見月。

由于百丈崖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不同與當?shù)氐男夂?,這里比山外溫度至少低5攝氏度。

每年的十二月份至第二年的二月中旬,夏季濤濤的溪水變?yōu)楸伲錃鈩莺甏?,巍巍壯觀,它是北方最為理想的攀冰基地。山東電視臺與各個戶外運動俱樂部曾多次在此舉辦攀巖、攀冰、速降、溪降等大型比賽。由于百丈崖周圍氣溫較低,崖下冰塊可持續(xù)到5月份下旬。

沿石階路而上,在百丈崖北側(cè)我們看到的是呂祖洞。此洞是為紀念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取名,相傳唐僖宗年間,呂洞賓周游名山大川,選修身養(yǎng)性吉地,走遍江南北國,未得中意之處,一日漫游到沂山百丈崖,登高一望,風景如畫,轉(zhuǎn)身突見百里東鎮(zhèn)周圍有兩圈銀光圍繞,不僅驚喜曰:“瑞氣回合,吉祥之征,此乃仙鄉(xiāng)也”!便由此洞修煉,后人為紀念取名“呂祖洞”。

由呂祖洞沿石階上行300米到達迎仙亭,也稱觀瀑亭。站在此亭中可以一覽百丈瀑布三疊雄偉壯觀的景色。

繼續(xù)攀登,登上崖頂就會看到玉帶溪。玉帶溪是為太初三年(公元前1xx年)漢武帝東封沂山時,以祭祀官公玉帶之名御賜。在玉帶溪的中部有公喜亭。相傳公玉帶陪漢武帝祭祀沂山時遇見道人李少君,欣喜異常,一再稱贊東鎮(zhèn)沂山是仙鄉(xiāng)。 后人于此建亭紀念,故名公喜亭。在公喜亭北側(cè)的山石上有一石刻“塵凡凈地”四個字。

公喜亭再向西前進便是法云寺景區(qū)。首先進入的是古松群景點,古松群占地面積3萬余畝,海拔近900米,百年以上的古松數(shù)于千計,千年以上的古松十余棵。古松群景點是沂山風景區(qū)管委會成立后于xx年8月份新開發(fā)的景點,其中新修石階路2.2公里,增加景觀十余處。

沿臺階路攀援而上,進入的是奇松怪石區(qū)。映入眼簾的全是形狀怪異的花崗巖,千奇百怪、姿態(tài)萬千。古松自生于巖崖縫隙,或斜身外探,或依石而生,或生于兩石間,猶如破石而出。其間的石階路依山順勢,曲徑通幽,可謂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

穿過奇松怪石區(qū)在向陽坡上,大家看到的這棵古松就是濰坊晚報的新聞視角中多次報道的沂山松王。它樹高近8米,胸圍3.5米,據(jù)專家測算樹齡15xx年左右。松樹是堅貞不屈的象征,大家不妨在此留影以作紀念。

繼續(xù)前行到嶺頂,松林間有一空地,這就是齊長城觀望臺。大家看東面方向的山嶺就是齊魯古長城的遺址。所謂齊魯古長城,也就是齊國與魯國的分界線,北置齊國,南置魯國,那里也就是濰坊地區(qū)與臨沂地區(qū)分界線。古長城在臨朐縣南境,長達50余公里,由于時代變遷,漸失城防意義,不為軍事所用,任風雨剝蝕,人為破壞,現(xiàn)僅存遺址,但它仍是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中華古國悠久歷史的見證,我們的祖先用勤勞智慧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

走到這兒,大家可要放慢腳步了,這里是品氧園。據(jù)中科院測定:這里每立方厘米大氣中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8.9萬個,是普通空氣中負氧離子的4400倍,氧氣的最高濃度達到20.9%,因此,被稱為“超潔凈天然氧吧!”大家可以在此深呼吸,盡情地吸氧!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登上了古松群的至高點,大家可以在此稍坐休息,讓我們看這塊奇石。這塊奇石叫試劍石。相傳此石為仙人呂洞賓在此苦練“循天劍法”時,劈而成,故名“試劍石”。

好了,我們欣賞完試劍石,再往前走500米,就會到達沂山第三大景區(qū)法云寺。

古松群的西起點、法云寺前的這座湖名叫圣水湖。這是在沂山風景區(qū)管委會投資260萬,歷時近1年時間建造完成。該湖為重力石砌壩,壩高18米,總砌體達到5000方,水面xx多平方米,蓄水達3萬立方米。大家可以順這座吊橋登上壩頂去體驗一下“高峽出平湖”的感覺。

游覽了圣水湖,我們現(xiàn)在到法云寺景點參觀。

法云寺始建于東漢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是當時青州境內(nèi)最大的寺院,也是該地區(qū)的佛教活動中心。它原名“發(fā)云寺”,因處于沂山的中心四面環(huán)山,常有霧氣籠罩,白云沉浮而得名“發(fā)云寺”,后來又因佛家尊稱曰“法”,兩字諧音,后改名“法云寺”,并一直沿用至今,法云寺在沂山眾多寺廟中,創(chuàng)建最早,蘭若古老,所以人民又稱之為古寺。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法云寺是1994年依據(jù)史料記載,在原址上重建的。法云寺依地形而建,座西面東,分前、中、后三座大殿,左右有偏殿、鐘鼓二樓、水榭等。

進入寺廟請大家注意一下:第一、寺內(nèi)不能大聲喧嘩,第二、殿內(nèi)的法器不能隨便觸摸。第三、據(jù)說大殿的門檻是佛祖的肩膀,所以我們只能大步跨過,不能隨意踩踏。

下面大家請隨我到法云寺內(nèi)參觀。首先看到的是法云寺的寺門,匾額上的“法云寺”三個大字及寺內(nèi)大殿匾額題字,都是原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老先生所題。

進入寺門迎面是天王殿,里邊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大家看這幅楹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這是對彌勒佛心胸和形象的真實寫照。彌勒是梵文音譯“慈氏”,它的真名叫阿逸多,也就是佛經(jīng)所說的慈氏菩薩和阿逸多菩薩?,F(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并非三世佛中的彌勒佛,而是中國的布袋和尚-契此,相傳五代梁朝時,奉化有個和尚,常背一個大布袋,肚子很大,言語無常,四處坐臥,它能預報天氣,為人們說福禍,極為靈驗,因而名聲很大。他在岳林寺圓寂時口中念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人們頓時醒悟,原來他是彌勒佛的化身,后來人們便根據(jù)他的模樣,塑造了中國式的大肚彌勒佛。

在彌勒佛的兩邊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他們是佛教之中的四大天王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天王不同,他們分別是:執(zhí)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執(zhí)劍的南方增長天王;執(zhí)龍的西方廣目天王;執(zhí)傘的北方多聞天王。他們的任務是各護一方世界。在中國的寓意是風調(diào)雨順,象征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在彌勒佛的背面供奉的是韋馱:韋馱與四大天王都是護法天將,共同擔任佛寺的嚴戒工作,保護寺院和修行者的安全,佛經(jīng)上說,佛曾于法旨讓韋馱保護出家人,護持佛法,韋馱是佛國中的“神形太保”,以善走如飛著稱,佛經(jīng)上說:“釋迦牟尼圓寂后,有個捷疾兔偷走了佛的兩顆舍利,韋馱發(fā)現(xiàn)后,拼命追趕,奪回舍利,立了大功,于是讓他擔當保護釋迦牟尼的重任。韋馱曾許愿,要在賢劫千佛中,永恒地保護佛法,為眾生服務”。

拜完彌勒佛和韋馱菩薩,我們穿過天王殿,后邊是南北配殿。

北配殿供奉的是菩提達摩,也稱達摩師祖,因他在少林寺首創(chuàng)禪祖,所以被列為初宗。“在西天二十八祖,過東土初開少林”,從殿前的楹聯(lián)中充分概括了達摩的身世。按照禪宗的說法,達摩為二十八世,來到中國以后,因他是第一個把佛教傳入中國,所以被尊為佛師祖。他所開創(chuàng)的中國佛教宗派稱為禪宗,左邊供奉的是慧真,右邊供奉的是慧可。

南邊配殿是伽藍殿,供奉的是伽藍神關羽。相傳關羽被殺以后,托夢給湖北當陽玉泉寺的普凈大師:“還我頭來,還我頭來”,大師點化他:“你過五關斬六將,這些人頭,又向誰去討還?”關羽聽后,頓時覺悟,皈依了佛門,成了伽藍神,也就是寺院的守護神,其兩邊所立是關平和周倉。

游覽了南北配殿,登上臺階便是大雄寶殿。所謂大雄,是佛教說法,是說釋迦牟尼佛像大勇士一樣,一切無畏,并有神力降伏群魔,故稱“大雄”,所以“大雄”是佛教徒對佛的尊稱。

寶殿正面供奉的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也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原名叫喬達摩,悉達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凈飯王的太子,釋迦牟尼長大后,深感人間苦惱,所以29歲出家,35歲悟道成佛,80歲在拘尸城郊的一片婆羅林中圓寂。

釋迦牟尼左邊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為佛國眾菩薩首席,她的職責是協(xié)助佛普度眾生,到極樂世界去,了卻一切煩惱,永遠快樂。人們所熟知端莊美麗、楚楚動人的觀世音菩薩能使盲人復明,朽木開花,中國凈土宗教傳開以后,觀音受到人們的廣泛尊敬,為了滿足世俗的需要,觀音逐漸由男變女,成為一個大慈大悲的女菩薩,按佛經(jīng)上說,觀音有33種化身,其中有一些女身,觀音為了說法需要,而固定成為了一名女菩薩。

釋迦牟尼右邊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队^無量壽經(jīng)》記載:“她以智慧普照一切,令離三涂(指地獄、惡魔、畜生)三惡趨得無上力,因此成為大勢至菩薩”。她頭頂寶瓶存智慧光,讓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眾生,使眾生解脫。

大雄寶殿四周站立的是十六羅漢。羅漢是梵文音譯“阿羅漢”,佛教認為,一個人因為修行功夫不同,故取得成果不同,也就有高低之分,羅漢是小乘佛教低于佛、菩薩,佛經(jīng)稱取得這一果位就可以滅盡一切煩惱,他們將永遠進入涅磐不再生死輪回,并弘揚佛法。

穿過大雄寶殿,登上66級臺階到達藥王殿。中間供奉的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如來佛,又稱大醫(yī)主佛,因為能使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終生病痛,苦難和災害,所以人們尊稱為“消災延壽佛”。左邊是日光菩薩,右邊是月光菩薩,合稱為“東方三圣”。藥王殿四周站立的是十二夜叉將軍。夜叉是梵文音譯“捷疾鬼”,夜叉種類頗多,有地夜叉,虛空夜叉,飛行夜叉等,每個夜叉將軍身下又有3000個夜叉,他們隊伍非常龐大,他們的職責是保護眾生和修行者安全。

藥王殿臺階南側(cè)這棵高大的松樹是有名的沂山迎客松。迎客松樹高15米,胸圍2米,它虬枝外探,斜向道旁,猶如一位巨人伸手探臂向游客招手致意。此樹為明朝嘉靖(二十四年三日)皇帝朱厚璁祭祀沂山時所植,距今已有450余年樹齡。

迎客松樹下是圣水泉。它是沂山四水(沂水、汶水、彌水、沭水)之一的汶水源頭。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仁宗皇帝趙禎祭告東鎮(zhèn)沂山時,賜名“天水”,觀文殿大學士武城龐籍為其撰書。據(jù)傳,圣水泉是人參精的浴池,由于人參精洗過澡,內(nèi)容百草之髓,可解百毒,治百病,身體健康者飲用還可延年益壽,沂山水中還含有鎂、鈣、鉀等無機鹽,種類較多,量較大,有助于降血壓,還有保護血管之功效。

藥王殿北面是蟠龍松。相傳此樹為元成宗鐵穆爾皇帝登封沂山時所植。據(jù)史料記載,一共種植三棵,后來兩棵枯死,僅剩這一棵,距今已有700余年樹齡,又稱“御松”。樹高6.5米,呈現(xiàn)出老態(tài)龍鐘的風韻,頗像蟠龍之姿,被古樹專家指定為國家級重點保護名木。

藥王殿殿后有一棵奇松——栗抱松。距今已有470余年的歷史,在古板栗樹的根部又自生三株幼板栗,大小不一,人稱“四世同堂”。特別引人注目的是40年前,從老樹腐朽洞穴處,自生一株油松,高3米。老栗新松,異樹同體,相映成趣。待到秋后古板栗,碩果累累,據(jù)當?shù)厝私榻B所結(jié)的果實有一股濃厚的松香味。

沿栗抱松旁邊的這條石階路上行,可到達神農(nóng)閣賓館。

神農(nóng)閣是按照三星級賓館標準而建造的,可供300人同時用餐,120人會議活動,并設有露天舞臺。您可在此夜晚賞月,清晨健身,不但是休閑的好去處,而且還可以滿足您的胃口,品嘗到沂山的山珍野味。其中有“靈芝燉山雞”、“沂山全羊”等名吃,還有玉竹、何首烏、槐花、野菊花、薄荷、野芹菜等藥膳100余種。神農(nóng)閣夏無酷暑,最高溫度在26度左右,是您休閑、度假、避暑的最佳場所。

下面我們將要游覽的是玉皇頂景區(qū)。

玉皇頂是沂山主峰,海拔1032米,是山東省內(nèi)五大高峰之一,每當太陽西下,立于玉皇頂極頂可觀覽臨朐八大景詩之一的“沂山晚翠接云端”。讓我們一同去體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我們所要攀登的這條路線,十分陡峭,沿途路險,石滑,請大家相互照應。注意安全。

好了,大家可以在此稍作休息,再往前走15分鐘我們將要進入的是天衢門。

天衢門東側(cè)是望海亭和探海石。望海亭為六角,瓦木結(jié)構(gòu),高6米。該亭始建于宋初。此亭亭名源于東北側(cè)探海石。立于亭上,眾景薈萃,憑欄觀云海,聽松濤,頓感不愧其名。清雍正間吏部主事張曾裕有詩贊嘆:立臺半轉(zhuǎn)觀三溟,坐石未動覽千山。

玉皇頂?shù)臇|側(cè)有一巨石飛身外探,猛看似有墜落之感,姿態(tài)極為險峻,高約3米,長約6米,寬約3.5米,名為探海石。相傳很早以前,沂山虎豹成精,危害百姓,玉皇大帝命仙人張果老離蓬萊,到沂山驅(qū)除虎害,時間久了便非常想念東海的仙友,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站在探海石上可以看見對方,醒后非常高興,第二天一早,便按夢中的點化登上探海石,果然應驗。它和泰山的探海石一樣,每當晴日清晨,人登探海石上極目遠眺,在紅日噴薄而出的一霎那可看到東海波光閃耀,托起一輪美麗的紅日。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玉皇閣是沂山最高的建筑,相傳此閣是玉皇大帝詔會群神的地方。由于登臨能夠觀看沂山萬千風景,所以人們又叫它“觀景臺”。在玉皇閣西側(cè)有石刻“東鎮(zhèn)沂山,人世蓬萊”,是遲浩田將軍登沂山時所題。另有極頂石“1032米”石刻。

玉皇閣后面是玉皇廟,廟內(nèi)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道教的最高統(tǒng)治者,法力無邊,可以統(tǒng)領一切。

在玉皇閣正前方的山崖下是太清洞。相傳老子騎青牛遍游神州,定陰陽,查善惡,行至沂山,居于此洞為沂山降妖伏魔。因老子是“三清天尊”之一,住在三天界的太清仙境。此洞因而得名“太清洞”,俗稱“老子洞”。

玉皇頂?shù)奈鱾?cè)是山東省電視臺——沂山轉(zhuǎn)播臺。該臺建于1974年,它承載著向膠東地區(qū)和沂蒙山區(qū)廣大人民轉(zhuǎn)播電視信號的重任, 傳遞了信息,同時也為古老的沂山增添了現(xiàn)代氣息。

在沂山極頂可以觀賞到三種特殊天氣的勝景:云海、日出和日月同輝。

云海多出現(xiàn)于春秋兩個季節(jié)。需有足夠濕度、較高氣壓和空氣上下對流不大的特殊氣候。雨過方晴或久雨后的第一個晴日,在極頂多見沂山勝景——云海。放眼百里,云海無邊,如波濤洶涌,排山倒海;又如千軍萬馬,勢不可擋。讓人疑如仙境,心曠神怡。

在玉皇頂或海拔比較高的山峰如歪頭崮、獅子崮,每到晴日的初晨通常能夠看到日出。極目遠眺,東方乍明的云海間一輪紅日噴薄而出,一霎那滿天紅霞盡染,氣象萬千,令人心馳神往。

另一勝景為沂山日月同輝奇觀。日月同輝顧名思義,就是白天在天空中同時看到太陽和月亮,有幸見到者可謂吉祥之兆。由于沂山海拔高,空氣質(zhì)量好,能見度相當大,這種現(xiàn)象在沂山時常出現(xiàn)。

游覽完玉皇頂景區(qū),下站我們要去歪頭崮景區(qū),乘車大約需要10分鐘,沿途可以看到世界最大的天然石獅——獅子崮。

獅子崮是天下第一形象的山峰,遠觀如一只臥崗等待捕捉獵物的雄獅,故名“獅子崮”,它是沂山的第二大高峰,海拔973米。在雄獅背部南側(cè)石斷崖下有“鎖虎樁”。相傳,沂山有猛虎為害,仙人張果老路過東鎮(zhèn)沂山,聞知此事,施法將虎擒拿,鎖於此樁,囚禁懲處。

下面我們來到的是歪頭崮停車場。停車場西邊這座亭叫天臺亭,始建于東漢永元間,1994年春復原。傳說此亭是為去天臺山采藥的仙女所建,專供她們在此休息或觀賞歪頭崮的美景。

俗話說:“沂山不登歪頭崮,如入寶山空手回”。我們由此游覽歪頭崮需走850米的臺階路,來回往返大約需要1個小時。歪頭崮三面都是峭壁,只有這一面能沿石階路到達山頂,所以在攀登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累的時候,可以在原地休息或原路返回天臺亭。

現(xiàn)在我們沿石階路去歪頭崮。利用這段時間我給大家講一下歪頭崮由來。傳說很久以前,歪頭崮比主峰玉皇頂還要高,由于高于天外,常常偷聽天宮秘事。有一次被東方天王抓了個正著,一巴掌把它的脖子打歪,頭也永遠不能扶正,故稱歪頭崮。

各位游客,我們在攀登的過程中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其目的是安全,大家想看風景的時候可以停下腳步仔細觀賞。

大家注意一下,在前方20米處的石壁上有一天然巨石,沂山的天然石佛,大家目光向前平視看去:她頭戴寶冠、眼睛、鼻子、嘴、下巴都非常形象,有參拜的可以在此參拜一下,石佛是非常靈驗的。

看完天然石佛之后,我們繼續(xù)前行,在西南側(cè)山坡上很多巨石壘砌,形狀各異,其中一處,酷似《西游記》中的豬八戒形象,仰臥山坡閉目酣睡,豬鼻子上翹,形象逼真,觀者無不驚奇叫絕,人稱八戒石。

前面這段非常陡峭的石階路,被稱作沂山的十八盤,雖然它沒有泰山十八盤的雄偉、壯觀,但它獨具自己的特色,有句話說:“沂山十八盤,登上仙人間,人在天上走,云於腳下翻”,就是說,它處于兩座山的中心位置,每當清晨或雨過天晴,云便從這里發(fā)生,形成云海,繚繞在我們的腳下,我們一步步登上臺階,猶如進入仙境。

登上十八盤之后,看一下我們右邊石壁上的摩崖石刻-救苦觀音。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東魏唐代摩崖造像,三十余尊,由于北周,唐末兩次毀佛運動,至清末已所剩無幾,輪廓清晰的,只有“救苦觀音”。“救苦觀音”較好地保存,據(jù)說是自保其身的結(jié)果。相傳唐末武宗毀佛時,當工匠舉錘剛把觀世音菩薩鼻子砸下一小半時,不料觀音顯靈開口說道:“砸毀我,我無愁,眾生苦臨頭,災難誰搭救”。工匠一聽,觀音生氣降臨,嚇得扔掉錘子逃跑了。直到今日,每逢香火,許多善男信女都要在這里燒香化紙,祈禱救苦觀音保佑。

救苦觀音左前方是風動石:這塊巨石重三噸多,而且只有三分之一立于平臺之上,三分之二探出平臺,面臨萬丈深淵,風吹能動,卻掉不下去,讓人膽戰(zhàn)心驚,真可謂:“英雄曰其觀,懦夫丟七魂”。

經(jīng)過風動石,在右邊石壁上是一處保存非常完整的“人世蓬萊” 石刻。上書:“人世蓬萊,同治乙丑,了一子書”。據(jù)考證該石刻是清末青州的一個史官,驚嘆歪頭崮是人間難得的仙境,刻下了“人世蓬萊”這四個大字,形容歪頭崮的山水可以同蓬萊相媲美!

前面看到城堡式建筑就是十八盤的盡頭南天門。南天門始建于宋朝,清代中期倒塌,1994年重建,是通往歪頭崮的必經(jīng)之路。

進入南天門首先看到的是王靈官廟。里面供奉的是宋朝真人王善,他是保護游客和修行者安全的護法神將。

穿過古榆林沿石階而上60米便到達碧霞祠。沂山碧霞祠是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的行宮,全國最早的碧霞祠有四座:分別是泰山碧霞祠、沂山碧霞祠、北京碧霞祠和臺灣碧霞祠。沂山碧霞祠始建于北宋景佑年間,因年久失修復加戰(zhàn)亂至清末中期倒塌,為發(fā)展旅游事業(yè)于1994年進行了全面重修。其布局為中國傳統(tǒng)院落式結(jié)構(gòu),正殿為老母殿,左、右偏殿分別為送生殿和眼光殿。

進入碧霞祠首先看到的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年祭游東鎮(zhèn)沂山時親手栽植的白蠟樹。聽當?shù)厝酥v,此樹經(jīng)歷二百年的風雨,非常有靈氣,香火不盛,此樹也隨之枝梢干枯。近些年沂山香火漸盛,枯樹發(fā)芽,靠著僅剩的一點表皮吸收養(yǎng)分,卻依然枝葉茂盛,傳為“神木”,人們喜稱為“枯木逢春”。

大殿內(nèi)供奉的是碧霞元君,又稱“泰山老母”,是全國最早的“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祠”之一。據(jù)說,因為小泰山之稱的沂山,其景色優(yōu)美,特別是北奇、南險、東秀、西幽的天賜佳景,被泰山老母選為第一行宮,并時常移居沂山。

大殿左邊為送生殿,相傳遠古時期,皇帝接九天玄女的天書,征伐宥龍等部落,統(tǒng)一華夏,戰(zhàn)爭連年不斷,成年人多數(shù)死于戰(zhàn)亂,剩下的只有獨兒、弱婦,幸虧這位送生娘娘將那些無依無靠無法生存的獨兒女收攏,再四處奔波安排給無兒無女的人們收養(yǎng),她的做法拯救了人類,功德永留世間,后來人們便稱她為“送生娘娘”,塑像祭拜,若有缺少兒女,有求必應。

大殿右邊為眼光殿,相傳眼光奶奶年輕時,嫻熟善良,節(jié)食縮衣,孝順老人,有一年,天降災難,一方人全都雙目失明,唯有她免于災難,從此她便整天為失明的老人煎藥熬湯,但仍不見好轉(zhuǎn),萬般無奈,她只好冒生死進山采藥,拯救了這一方的人們,在眾生獲救之時,她已駕云升天成為神仙,后來人們變塑像在此,長年祭拜她,并感激她的救命之恩,若患有眼疾,也是有求必應。

由碧霞祠繼續(xù)北行,可攀巖登上歪頭崮崮頂。立于崮頂環(huán)顧四周,令人心胸開闊,腳下三面都是萬丈懸崖,低頭下望白云繚繞,令人生眩。正如詩贊曰:俯首聽天外,垂手懸云間。

歪頭崮崮頂北側(cè)是長春亭,它始建于北宋景佑年間,后來明末清初,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于1994年重修。據(jù)說長春亭是為紀念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來過沂山而建,因丘處機道號長春真人,故名長春亭。“長春亭上一坐,返老還童百年”。大家可以在亭中休息,因山頂面積非常小,三面都是峭壁,請大家不要推擠,注意安全。

在歪頭崮西南側(cè)的巨石,高7米許,直徑3米有余,挺拔如柱,頂端有一天然洞穴,大如面盆,水清見底,雖下無泉源相通,卻四時注水,常年不斷,所以名為“天池”,相傳此處是碧霞元君的凈面處,當然就是天泉神水,據(jù)當?shù)厣矫裾f,世俗凡人若有皮膚病,取此池的水洗便能痊愈。

大家游覽到此,我們沿原路下山。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請大家要相互照顧,關照好老人和兒童。

第9篇 河南周口淮陽龍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泛舟于龍湖之中,希望這片波光粼粼的碧水能為各位洗去一路風塵,帶來一路好心情。

龍湖因淮陽是龍都而得名,它由柳湖、東湖、南壇湖、弦歌湖四部分組成,我們腳下的這片湖面叫柳湖。龍湖東西闊4.4公里,南北長2.5公里,圍堤14公里,面積1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近萬畝,俗稱萬畝龍湖。湖中有島,島上有城,城中有景,被譽為“內(nèi)陸奇觀”、“中原明珠”。迎面這片陸地是龍湖中最大的島嶼,它的上面就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陳楚故城,也就是今天的淮陽縣城,可以說淮陽縣城是一座水上城市。大家想聽一聽城中的故事嗎?古城的故事太多太多了,那只有等到下了游船以后再說了。

龍湖是怎么形成的呢?龍湖原來并沒有這么大,它是因為黃河泛濫而形成的。幾千年來,淮陽城屢遭黃患,歷代官民為保護這座古城不被淹沒,每次黃水泛濫,就在城周圍三至五里外修堤筑壩。黃水退后,攜帶的泥沙沉積于堤外,堤外漸高,堤內(nèi)漸洼,形成湖面。1996年柳湖清淤時,在西邊湖底發(fā)掘有一口宋井,據(jù)此可以斷定,大面積的龍湖形成于元代和明初。

[船至九龍巨雕附近]

這九條巨龍雕塑于1996年。為什么有九條?又在湖中?因為傳說龍生九子,九又是最大數(shù),湖又叫龍湖,所以蛟龍游龍湖便不難理解了。我們都是龍的子孫,今天也可以說是蛟龍游龍湖了!

前面的這個高臺是1996年清淤時建成的,它的下面是一口宋代古井,其套環(huán)式八棱青石井口,現(xiàn)存淮陽縣博物館。為了保護它,并告訴后人,特建亭立碑,以示紀念。

前面這座小島叫西銘山,也有叫雞鳴山的,是因雞、西相近而形成的。宋朝時候陳州知州張詠深愛龍湖景色,在島上花幾年時間建造了別致的“望雨臺”。細雨時日,登臺遠望,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極具詩情畫意?!巴_煙雨”是古陳州八景之一。張詠通詩文,博才學,頗有名聲。宋真宗時,由寇準引薦,官至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因遭丁謂彈劾出任陳州知州七年。一天,張詠看到丁謂逐寇準的奏報,慟哭失聲,大罵丁謂,不久便郁郁而死,葬于宛丘縣,今城西十二公里的柳林集。清代詩人汪思回有詩《望臺煙雨》贊曰:“園僻常宜雨,臺高故受煙,溪云籠樹密,山翠帳湖妍,不盡陳州勝,因思張詠賢,追攀尋去住,暮靄隔前川?!?/p>

民國初年,西銘山因附近居民取土做坯建房,破壞嚴重。民國28年,縣長苗德在此立一石碑,禁止取土,碑文說:此山半城半郭,載在縣志,北望羲陵、柳湖,南瞻厄臺、思陵,東有長湖、城垣峭壁,天然風景之佳,全縣都不如這個地方。1996年清淤時,增高了西銘山,進行了綠化、美化,重現(xiàn)了望臺煙雨之景觀。

各位朋友,前面這個舟形高臺,就是淮陽著名的八景之一——蘇亭蓮舫,也就是宋代文壇巨匠蘇轍的讀書臺。蘇轍字子由,生于1039年,死于1112年,官至尚書右丞、門下侍郎,與其父洵、其兄蘇軾被譽為宋代“三蘇”,后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北宋年間,蘇轍來陳州做教諭。他在《初到陳州》里說:“謀拙身無向,歸田久未成,來陳為懶計,傳道愧虛名,俎豆終難合,詩書強欲明,斯文吾已試,深恐誤諸生”。蘇轍對柳湖風景情有獨鐘,常到這塊高臺上讀書作詩,并不斷邀請?zhí)K軾、張安道、李簡夫等人在此吟詩作畫。蘇軾在《和子由》詩中有證:“太昊祠東鐵墓西,一樽曾與子同攜;回瞻郡閣遙飛檻,北望檣稈半隱堤。飲豆羹藜思兩鵠,飲河水賴長;如今勝事無人共,花下壺盧鳥勸提?!? 后人敬仰蘇轍文才和功績,便在讀書臺上建亭紀念。明成化六年,知州戴昕重修八角琉璃亭,亭基船形,象征“宦海扁舟”。從此,蘇亭蓮舫成為古陳州七臺八景之一。

清代詩人吳履坦在《蘇亭蓮舫》一詩中贊曰:“十里荷香滿碧湖,中央虛敞一亭孤,往稽世代人傳宋,獨著風流姓是蘇。翠蓋陰中停畫漿,紅衣隊里醉醍醐;只今玩賞橫橋畔,景物猶堪入畫圖。”

[船至湖心]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柳湖的中心,也就是進入了淮陽的七臺八景又一景的“柳湖漁唱”的畫面之中,你們看到這浩渺的水面,一定會想象到水下游魚的歡暢,你看到湖岸上行行垂柳,一定會感悟到它對你的依依之情。如果沒有的話,那你就聽一聽清代詩人馬祖悅的《柳湖漁唱》:“煙柳行行映碧波,漁舟高唱往來過,聲殘明月疏星晚,響入斜風細雨多?!庇绕洚敵既饺缴?,或夕陽徐徐西下之時,天上霞光萬道,湖上金光四射,游船輕輕搖動,魚兒頻頻歡跳,其情其景更是令人陶醉不已,流連忘返。

各位朋友,泛舟柳湖的時間快要結(jié)束了,柳湖的北岸,就是聞名華夏的人文始祖的大型陵廟——太昊陵,請大家下船時注意安全,并整衣肅冠,作好朝拜人祖的準備。

第10篇 四川黃龍風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黃龍。現(xiàn)在由我為大家介紹黃龍。

黃龍,過云人都稱之為黃龍寺,因為明朝時駐松潘兵馬使朝覲在溝內(nèi)修建有改善龍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廟。現(xiàn)前寺已蕩然無存,中寺僅剩鳳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包S龍”一名則是根據(jù)兩個古老的傳說而來:一是說大禹治水時,有一條黃龍負舟幫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黃龍溝內(nèi)?!端膳丝h志》記為:“禹治水至茂州,黃龍負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黃龍修道而去,遺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歲歲朝祀。”另一說是古進修有位黃龍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為紀念黃龍真人,在溝內(nèi)修建黃龍寺?!端膳丝h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黃龍寺,明兵馬使馬朝覲所建,亦雪山寺。相傳黃龍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閣相望,各距五里”。

兩條記載都源于傳說,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去探窟誰真誰假。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兒是先有黃龍溝,后有黃龍寺,,“黃龍”一名肯定與溝內(nèi)景物有關。所以本導游還是稱之為“黃龍”風景名勝區(qū)。下面我們開始黃龍游覽。

黃龍溝口經(jīng)過的這一條小河就是涪江的源頭。過涪源橋,沿著林間小道進入溝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組梯級水池,被命為“迎賓池”。它由100多個以藍色為基調(diào)的彩池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山間石徑環(huán)繞著池子曲折盤旋,把游人迎進景區(qū),又把游人送往景區(qū)深處。池子周圍古樹參天,群花爭艷;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瑪瑙鑄成,玲瓏剔透。池中清水,湛藍透綠。陽光透過樹隙照在湖面上,變幻著黃、綠、藍各種色調(diào)。微風吹過,池中泛起陣陣彩色漣漪,格外清艷動人,這便是人們贊嘆不已的“黃龍彩池”的第一處景觀了。

告別迎賓池,踏上用木頭搭成的人行棧疲乏上,但見左前方一鋪碧水從密林中沖出,又從高約10米,寬約60米的崖沿上飛瀉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幾經(jīng)跌宕,形成數(shù)十道梯級瀑布。有的如簾瀑高掛,云蒸霧騰;有的似斷線珍珠,串串滾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視出了金黃色為基調(diào)的鈣化結(jié)晶面,使瀑布更顯得富麗堂皇。如遇朝陽中落日余輝的點染,瀑布還會變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鋪呈在我們眼前。因此人們給它取了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名字“飛瀑流輝”。瀑布頂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與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觀。飛瀑是那樣的輝煌、奔放,彩池則顯得分外寧靜,恬靜。它們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組成了一道動靜和諧而完美的風景線。

緩緩地走過“飛瀑流輝”斜坡,徜徉在五顏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覺到了黃龍溝第二級臺階前。橫亙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寬約40余米、高約10米的乳黃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鈣化層似圍幔、似懸瀑,十分壯美。崖壁表面溪水漫 流,像一層薄薄的輕紗飄飄灑灑地鋪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黃色的池盆里。巖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級約1米,寬約1.5米,洞前簾瀑似串串珍珠懸垂,洞內(nèi)景物隱約可見。進洞1米處這密密麻麻的鐘乳石擋住了去路,還沒有人去探測此洞到底有多深。據(jù)地質(zhì)學者考證,該洞是古代冰川的一個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當?shù)夭孛駛髡f它是古時候仙人們凈身的地方,因取名“洗身洞”。傳說,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須先赤身裸體進洞凈身,就像漢族地區(qū)流行的齋戒前必須沐浴凈身一樣。這“至圣至潔”的洗身洞,由鈣化物質(zhì)結(jié)晶而成,足在洞內(nèi)讓自然流淌下來的泉水洗滌,可以洗刷掉過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獲得圣潔的身軀。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當?shù)夭孛裰杏謧髡f不育婦女進洞洗身后可喜得貴子。此傳說頗富吸引力,因而進去嘗試者還大有人在,不僅有中國人,甚至還有外國人。不過我奉勸各位,身體不壯實者千萬不要輕易進洞去試,因洞內(nèi)雖然潔凈,但潮濕、陰冷、寒氣逼人,經(jīng)不起此“考驗”者,不但達不到“凈身”的目的,反而會遭致疾病纏身。

翻越鈣化崖壁,眼前豁然開朗,展現(xiàn)在游人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狀鈣化景觀。這就是被人們稱為“金沙鋪地”的鈣化流。它長約1500米,寬100米左右,據(jù)有關專家認定:這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同類形態(tài)景觀中面積最大,色彩最豐富的一處。坡面的巖溶層凹凸不平,色調(diào)以金黃色為主,間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綠色板塊鑲嵌其中。坡面上蕩漾著一層薄薄的清流。由于 水流受坡面鱗狀的鈣化層而形成變幻莫測的銀色漣漪,好似金河瀉玉。零零散散生活在鈣化坡地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叢,以極其頑強的生命力與強風、勁流抗爭,訴說著景觀的古老歷史。爬上金沙鋪地頂端,俯視整個鈣化坡面,竟是兩側(cè)低、中間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鱗狀,宛如一條黃色的蛟龍俯臥在坡面。到此,諸位一定已經(jīng)想到,關于“黃龍”的傳說故事,不正是源于這條坡狀鈣化流嗎!

第11篇 湄江風景區(qū)導游詞范文

湄江風景區(qū)導游詞范文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游,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導游詞,導游詞由引言、主體和結(jié)語三部分構(gòu)成。我們該怎么去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湄江風景區(qū)導游詞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好!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葫蘆壁。顧名思義,葫蘆壁正像是10多個連在一起的葫蘆被一刀劈開的形狀,請大家仔細看,壁上的龍身和龍爪若隱若現(xiàn)真正神龍見首不見尾??!葫蘆壁的盡頭是一座半圓的古橋,就像是弦月掛空,又像是這個葫蘆的提手,值得慶幸的是這里還沒有一位神勇的力士,要不然這串葫蘆恐怕就被他給提走了。

在這里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湄花宮,它是個天然螺旋形溶洞,共分為九層,一層一層地往下走,是一個大型的石灰?guī)r溶洞,結(jié)構(gòu)復雜,變化多端。已探明主洞長4500多米,洞廳16個。據(jù)地質(zhì)專家考證,洞內(nèi)燧石團塊和石條帶數(shù)量極多,發(fā)育齊全,堪稱世界之最,具有極高的科學考察價值。

好!我們已來到了塞海湖的合心崖。合心崖當?shù)厝朔Q合掌崖,就像是兩只分開的手掌,隔河對峙,這種奇特的景觀,天下之大僅僅只有塞海湖有,已被采用為湄江的標志圖案。合心崖又稱“東天門”,是湄江三道巖門的第一道門,從這第一道崖門中間望去,可以看到第二道崖門——“中天門”。中天門左高右低,呈欲掩欲開之勢,河流在那里轉(zhuǎn)一個彎后,水面漸寬,水流漸緩。回頭張望,鷹崖展翅欲飛,人稱“鷹嘴崖”。第三道崖門——西天門稍遠,是黃羅灣十里峭壁的東大門,崖高80多米,寬20多米,形狀類似東天門。三道巖門層層疊疊,依次矗立,真是“品讀湄江一刻,雖醉三日不醒”。

仙人府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已進入了仙人府景區(qū)。這里是第一個景點古棕崖,絕對高度有320多米。在山崖裂縫中間生長著幾株青翠欲滴的古棕,古棕根須飄飄,暴露在壁外,像是干枯了,千百年來,一直就那樣飄逸著,棕樹本來喜好生長于濕潤的環(huán)境中,峭壁長棕可以說是奇絕古今。這幾棵棕樹早在清朝同治年間的《安化縣志》就已有記載,它那頑強的生命力,莫不令人佩服。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正妃仙印”旁邊,這塊記載仙印的巖石長12米,寬有2米,上面有6行黑色像腳印大小的凹狀印。從地質(zhì)角度上說,這巖石屬于二疊紀棲霞灰?guī)r,由于巖層中硅質(zhì)透鏡體成層分布卻又不連續(xù),且?guī)r性不同,才形成了這一個個深陷的腳印。

現(xiàn)在我們正式進入仙人府景區(qū),首先迎接我們的`是“東方維納斯”,鐘乳石高1.5米,通體潔白,女性的胸部、腹部十分明了,曲線優(yōu)美。她側(cè)著身子,斷臂、藏頭,似羞非羞。

現(xiàn)在我們到了仙人洞。仙人洞長500米,高63米,寬45米。分為左、右兩個支洞。右支洞長xx米,景點眾多,氣勢奇險。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這洞口石壁上的枯枝,它還在清朝同治年間便是如此,不發(fā)芽,也不腐爛,一直以來就這個樣子,當?shù)氐念B童用石頭砸也沒有砸下來,真是沒法解釋。如果一定要解釋的話,也許就如一代代老人所傳說枯枝是沾染了洞中的仙氣所致吧。

站在這里仰頭上望,洞頂有一縷陽光直接照射下來,這叫“一線天”。傳說神仙怕強光,當時開鑿洞府便是依靠這一線天里映著星光月色而成。

現(xiàn)在我們面對的瀑布叫“長壽瀑”,瀑布從30米高的懸崖上傾瀉而下,在靈龜背上濺起層層水花。太陽偏西的時候,陽光進洞,就在瀑布前形成一道道彩虹,景色十分迷人。

現(xiàn)在我們上“百步云梯”,請注意安全,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

這里就是神仙橋了。神仙橋共分三孔,眼前的是迎仙橋,從這里看是單孔橋,高40米,跨度10米,仙人洞的由來在地質(zhì)上很難解釋,最先這里沒有洞,也沒有橋,現(xiàn)在的迎仙橋在遠古時代只是一座石門,石門下有一條小溪,水流從風化崖層滲透而出,通過長時期的浸蝕風化便形成了眼前的橋和洞。

再往前走。在這個觀景臺上我們看對面,那是一座雙曲雙拱的石灰?guī)r天然拱橋,三孔橋連為一體,成三孔立交橋,中間最險、最窄的那孔叫“醉仙橋”,最后一孔是“飛仙橋”,傳說仙女們來時從“迎仙橋”降云收霧,去時過“醉仙橋”,上“飛仙橋”飛升上天。

我們再往前走,神仙橋的附近這四座小石峰,正是當時神仙們修筑神仙橋時剩下的橋墩,都是因為那只性急的雄雞過早地發(fā)出了天亮的信號而沒有造完,到今天,我們就是想把它造好,也沒了仙家手筆啊!

上面是“望仙亭”,我們站在望仙亭上,看那白云悠悠,橋下流水潺潺,橋外林木森森,林中鳥語啾啾,真?zhèn)€是世外桃源,神仙府第。專家學者連番感慨:“這里神奇險峻,堪稱天下一絕!”

前面是“七里松”。林間松針鋪路,柔軟舒適,松樹或挺拔巍然,或傾斜欲倒,千姿百態(tài),牛鈴雅谷,妙趣橫生,仿佛世外桃源。對面土屋正是“秦人舊舍”,我們就在這里即興自娛。

湄峰湖景區(qū)

我們現(xiàn)在進人了湄峰湖景區(qū)?,F(xiàn)在站立的大壩是“湄江大壩”,采用雙曲雙拱形設計、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曾獲得了國家水利部最佳設計獎。大壩高82米,壩頂長224米,寬8米,壩底是夾層空心。水庫蓄水6000萬立方米,每年豐水季節(jié),洪水從5個溢洪口飛瀉而下,長虹瀑就像撕成了一片片的白云往下面摔落,在壩腳揚起40多米高的水花,氣勢非常壯觀,絕不亞于黃果樹瀑布。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水花間懸掛一道直徑100多米的彩虹,絢麗奪目。水花200米內(nèi),全部煙雨朦朧。

請大家回頭仰望。這座壁立100多米的`灰?guī)r就跟大象的鼻子一樣,當?shù)厝私兴蟊巧?,大象的鼻子正?0度傾角直插江面,好像干渴已久正在吸水的形態(tài)。

湖面兩邊的山峰分別是祝融峰和穿云峰。兩岸隔江對峙,危崖高聳,將湄江擠成了一個狹窄的江口。雄偉巍峨的江口大壩橫江而建,如同一把石鎖鎖住了這一江秀水,一湖風光。好,請大家隨我坐船觀景,上船時,請穿好救生衣,注意安全。

湄峰湖歷來就有“小三峽”的美稱,湖面隨山向內(nèi)伸長30多千米,四季綠水成碧,明潔如染,水面早晚時間薄霧如紗,鷹鷺輕飛。水中觀景,如在畫中。

我們在這里沿山路往上攀緣就到了神農(nóng)田。神農(nóng)田距湖面直線距離100米左右,洞內(nèi)是一組特大型梯田景觀。相傳,洞內(nèi)梯田是大江口內(nèi)一位得道成仙的老農(nóng)所造。洞口左邊的洞頂上懸掛著一個直徑有1米的蓮花鐘乳石,清嘉慶年間《安化縣志》和楓物卷》也記載它叫“蓮花洞”,春夏季節(jié),洞內(nèi)清波盈盈,那一級級的梯田,看上去正像一朵盛開中的蓮花。

神農(nóng)田當?shù)厝私兴扒鹛铩?,“千”是虛?shù),實數(shù)是255丘,最高的梯田有1米高,田埂有80厘米寬,成45度外傾。洞頂溶巖鏤空。鐘乳石有鯉魚跳龍門、倒掛蓮花苞等等。洞內(nèi)洞底仍舊是梯田,大的套小的,小的套細的,連環(huán)相扣,數(shù)不勝數(shù)。據(jù)說,如果誰能夠數(shù)清楚了洞中的梯田,就有緣能夠看到得道成仙的老農(nóng)。

大家看對面正有一位將軍牽著烈馬在看著我們。那位將軍鎮(zhèn)定自若,烈馬仰頭長嘯。將軍牽烈馬,傳說大江口里原來只有馬,沒有將軍,自從朱允墳率軍路過這里,便冒出了那個稱為將軍的山頭,還有的老人說,冒出的山頭不是將軍,只是一名兵士,當?shù)匾恢绷魝髦痪涿裰{:“將軍騎烈馬,摔在沉坑橋底下?!睂④娝懒耍勘鵂恐荫R,一直在這里忠心地等待著將軍歸來!

這四座小山峰連在一起看,就像一只駱駝在湖里吸水,肚里裝得很飽的,圓圓的。據(jù)說它顛落了主人的百寶箱,主人一氣之下令它喝干湖水,那位狠心的主人早已做古,可忠心的駱駝卻一直在這里拼命地喝水。

前面的山崖叫“銀壺崖”,峰頂上有一個天然的壺嘴,一道清泉從壺嘴中溢出,四季不斷,當?shù)厝朔Q“銀壺篩酒”。據(jù)說在水庫未修之前,巖下有一個飯鍋大的圓眼,當?shù)厝苏f是供奉神仙的金酒杯。

這里就是猴家托古樹群。據(jù)初步考證,這里共有85科、510種木本植物。古樹群主要以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樹為主,那邊的是銀杉、香樟、香楠樹。最大的那棵根杏樹要4人才能合抱,大家可以試一試。這些樹據(jù)說已經(jīng)有些年歲了,那些最大的銀杏樹都已經(jīng)有幾百年歷史。當?shù)厝藢@些樹敬若神明,從不敢加以破壞,所以才從時世特殊的“大煉鋼鐵”年代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

我們對面的那一處景點叫“金龜戲蝦”,也叫“湖心島”。它整個的形象正像一只金龜伸著脖子,在水中與魚蝦嬉戲。島上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發(fā)了跳水、游泳、釣魚等娛樂項目。

好,我們的游程到此便結(jié)束了,祝大家旅途平安,歡迎大家再來湄江游玩。謝謝!

第12篇 庫爾德寧風景區(qū)的導游詞

庫爾德寧風景區(qū)位于xx縣東部山區(qū),距縣城86公里。是南北走向的山間闊谷,長約14公里寬處達1公里。谷底平均海撥1500米。獨特之處是,通常的山溝多順山勢 而下,唯獨這條闊谷卻與雪山平行。庫爾德寧即是橫溝之意。

庫爾德寧是著名風景區(qū)和旅游避暑勝地。秋去葉似火,春來花滿山。景色米人,氣象萬千,雄奇中透著秀美,多彩多姿,超凡脫俗,非身臨其境,難以筆墨形容。主要景觀有荷蒼隘口,荷蒼峽谷瀑布,提克喀拉尕依林海,喀班巴腑峰遠眺,草原落日,林海日出等。這里不僅是游客尋奇探幽的佳境,還是畫家和攝影家進行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樂園。

庫爾德寧四面環(huán)山,河水流貫,山水相映,溝嶺交錯。草原與森林交織,深峽與闊谷錯落,草甸與林灌相間,林灌之下,草莓,馬林,蘑茹俯拾皆是。崇山峻嶺和密林深處是野生動物的樂園。獨特的地貌孕育了獨特的氣候,使這里兼具江南山鄉(xiāng)的嫵媚清秀和草原景色的博大粗獷。庫爾德寧是天山森林最繁茂的地方,擁有單位蓄材量世界罕見的云杉森林資源。早在1984年這里就被辟為自治區(qū)雪嶺云杉自然保護區(qū)。2000年4月又被確定為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區(qū)內(nèi)完整的原始森林類型及植被是整個天山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最為典型的代表。這里云杉要類型齊全,野生動物種類豐富,堪稱是歐亞大陸腹地野生生物物種“天然基因庫”。保護區(qū)內(nèi)有1000余種高等植物,146種陸棲脊物和196種昆蟲。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達30余種,就連人們認為最平常不過和最不起眼的野蘋果,野杏都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雄奇而富饒美麗的為爾德寧是天山深處的一塊瑰寶,是鞏留人的驕傲與自豪。她給文人墨客以創(chuàng)作的靈感,給游客以振憾心靈的美的感受,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nèi)外游客她的絕色天姿和超凡脫俗的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使人無限向往。

第13篇 甘肅麥積山風景區(qū)導游詞

甘肅麥積山風景區(qū)導游詞(通用)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時常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一般是根據(jù)實際的游覽景觀、遵照一定的游覽路線、模擬游覽活動而創(chuàng)作的。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甘肅麥積山風景區(qū)導游詞(通用),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甘肅麥積山風景區(qū)導游詞1

各位團友:

大家好!

很高興能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相聚在我們麥積山。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有句話說得好:前世幾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或許相聚就是一場緣分,既然有緣就讓我們彼此來認識一下吧!在我旁邊的這位是司機林師父、,他有著豐富的駕車經(jīng)驗,在他的護航下大家進可將兩顆心交給我們,一顆是“放心”交給我們的護航大使林師父,另一顆呢是“開心”就交給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導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導、小導都可以,怎么順口怎么叫吧!

其實旅游是件很開心的事,話說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風景及看風景時的心情,所以希望蘭州的好山好水能給各位帶來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個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幫助的,請盡管來找我,我會竭盡全力地為大家服務,同時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與配合,在此預祝大家在蘭州玩的開心!希望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樣,熱烈歡迎大家的到來,然后玩的歡歡快快,吃的歡歡欣欣,享受的歡歡暢暢……,總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謝謝~

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郁郁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云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在我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最佳。

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自公元384年,后來經(jīng)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F(xiàn)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游人攀登上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棧道,不禁驚心動魄。古人曾稱贊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备浇罕娭羞€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后有麥積崖”的諺語??梢姰敃r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巨、宏大。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么,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里的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厘米,體現(xiàn)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tǒng)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fā)展和演變過程。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墻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墻面的圓塑,粘貼在墻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shù)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tài),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愿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xiàn)出漢民族的特點來。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筑,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于公元6世紀中葉。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架和修復了1300多米的凌空棧道,使游人能順利登臨所有洞窟。 麥積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達16米,最小者僅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稱為“東方的維納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細致地繪出了圖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閣上塑像俊秀,過道頂上殘存的壁畫精美絕倫,其中西端頂部的車馬行人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車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稱國內(nèi)壁畫構(gòu)圖之經(jīng)典之作。

甘肅麥積山風景區(qū)導游詞2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qū)在西秦嶺北支脈的東段,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qū)和街亭古鎮(zhèn)。其中,以麥積山石窟最為著名。麥積山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農(nóng)家麥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勢險峻,周圍綠樹成林,環(huán)境清幽。西漢末年,麥積山已成為天水名將隗囂的避暑宮。十六國后秦(公元384-417年)時期,始修鑿石窟,后經(jīng)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個朝代,1500多年的開鑿重修,已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麥積山石窟有洞窟194個,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畫1300多平方米,尤以泥塑藝術見長,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館”。麥積山石窟是中國諸多石窟寺廟中風景最為秀麗的一座,以七佛閣、萬佛洞、牛兒堂、寂陵等最為著名。泥塑以形傳神,神形兼?zhèn)?,反映的?nèi)容具有徹底的世俗和濃厚的生活情趣。塑繪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顯明。麥積山景區(qū)有一植物園可供參觀游覽。

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和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甘肅麥積山風景區(qū)導游詞3

迎著秋風,踏著青草。我們?nèi)胰饲巴焖糜?。而在這次的天水之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旅游景點便是著名的“麥積山石窟”了。

經(jīng)過四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到達了天水市。住進旅館,吃過午飯,我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往第一個旅游目的地——麥積山石窟。

“真是湊巧,剛剛還陽光明媚,現(xiàn)在卻已細雨綿綿。唉,下雨可怎么玩呀!”我低聲抱怨著?!斑@你就錯了,”爸爸說,“‘麥積煙雨’可是麥積山的一大奇景,一般可碰不到呢!”聽了這話,我眼前一亮,盼望著早點看到這“奇景”。

到了麥積山山腳,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遠遠望去,山體酷似農(nóng)家麥垛,因下雨形成的霧氣,環(huán)繞著山頭,朦朧的景象給人帶來一種神秘的氣息,猶如仙境一般。

吸著新鮮的空氣,聞著青草的香味,我們徒步走到了麥積山石窟下。

聽導游說:麥積山石窟始鑿于十六國后秦,經(jīng)十多個朝代重修建造,距今約一千六百年歷史,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F(xiàn)存洞窟194個,大小造像7200余尊,分泥塑,石雕和石刻造像碑三類,以泥塑為主,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的美譽。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鮮明的世俗化和濃郁的生活情趣,是麥積山石窟的顯著特征。

聽著導游的講解,我們不知不覺走到了山頂(指人能走到的最高處)。看著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仿佛看到了我們的祖先在這座陡峭的山上,利用他們的智慧,造出這一尊尊神奇的雕像。他們有的在雕刻,有的在上色,有的在固定……總之,到處都有他 們勤勞的身影。

在這么多雕像中,令我贊嘆的有兩處。首先便是位于山東側(cè)的“西方三圣”雕塑。中間的阿彌佗佛長13米,威嚴壯觀,神形兼?zhèn)?,琉璃珠做的眼睛炯炯有神,衣服上的褶皺做得細致入微,因為在和泥時加入了發(fā)絲等材料,使得佛像看起來光滑細嫩,像真的一樣。其次就是被稱為“東方微笑”的小沙彌。他兩眼微閉,嘴巴上翹,頭微微低下,顯出東方人特有的可愛與含蓄。非常討人喜歡。

游完麥積山,我心中感慨萬分,我們的祖先,利用他們的智慧、勤勞與恒心,為后人留下了這樣值得驕傲的文物。而作為龍的傳人的我們,更應該將祖先們勤勞樸實,持之以恒的精神發(fā)揚光大,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生生不息。

第14篇 五龍?zhí)讹L景區(qū)導游解說詞

寧波五龍?zhí)讹L景名勝區(qū)是“寧波新十景”、aaaa級風景區(qū),也是浙江寧波第一家通過iso9000國際質(zhì)量認證體系的旅游風景區(qū),位于寧波市西南鄞州龍觀鄉(xiāng),距寧波市區(qū)約35公里,是一處以自然風光為依托,中華龍文化、浙東山鄉(xiāng)風情、民俗民風為文化內(nèi)涵,以溪流飛瀑、怪石險峰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q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五龍?zhí)讹L景區(qū)導游解說詞,歡迎大家閱讀!

歡迎各位來到五龍?zhí)讹L景名勝區(qū)。

五龍?zhí)讹L景名勝區(qū)位于寧波市郊鄞縣龍觀鄉(xiāng)境內(nèi),距寧波市區(qū)35公里。景區(qū)屬山地型旅游區(qū),總面積16.17平方公里,景區(qū)內(nèi)群山聳立,溪谷深幽,以山奇水秀谷幽、山鄉(xiāng)風情濃郁為主要特色。景區(qū)規(guī)劃建設四個功能區(qū)域,包括民俗文化博覽區(qū)、龍?zhí)讹w瀑觀光區(qū)、游樂休閑度假區(qū)和觀頂高山休養(yǎng)區(qū)?,F(xiàn)在我們的位置在龍觀鄉(xiāng)的青草灣,前邊五個龍?zhí)端诘纳椒迨翘炀?,這里都屬于首期開發(fā)的龍?zhí)讹w瀑觀光游覽區(qū)。

五龍?zhí)对跉v史上成名已久,并留下了龍?zhí)段寰僖约肮偶例垑染坝^。自古以來寧波民間篤信五龍?zhí)鹅`驗,到天井山請龍求雨、祈求風調(diào)雨順已成當?shù)亓曀祝浇鱾髦S多美麗動人的傳說?,F(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群人物雕像就是一個關于五龍?zhí)秮須v的傳說故事。

大家看五座雕像中這位年長者是母親,名叫秀珍,另外幾個是她的孩子。傳說很久以前,秀珍還是姑娘的時候,有一天她去河邊挑水,忽然從河上游飄來一只透紅的桃子,漂到她面前不肯離去,秀珍見桃子豐潤鮮紅,就將桃子吃下,誰知吃下桃子以后肚子一天天大起來,原來桃子是東海龍王的龍種。后來秀珍產(chǎn)下一女三子。未曾出嫁先生子,秀珍母子遭到族人歧視,流落到街頭乞討。一次秀珍從外面乞討回到寄住的廟里,打開門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不見了,廟里四條龍纏在柱子上玩耍,而這四條龍分明是自己的孩子,秀珍驚嚇過度,大叫一聲就昏死過去了。醒來時秀珍發(fā)現(xiàn)自己也變成了一條龍,原來上蒼有感秀珍愛子之心,不忍母子分離,就把秀珍也變成了一條龍,后人尊其為龍母娘娘。這五條神龍就都安居于龍觀的天井山,因此便有了五龍?zhí)丁?/p>

好,我們現(xiàn)在往溪谷深處走,大家看四周青山疊翠,草木蔥蘢,身在幽谷,這綠色仿佛從天而降,于是這亭子叫落翠亭。

大家朝左看,這座巨大的山峰叫百丈巖。巖上巨大的“龍”字是我國著名的大書法家,也是我們鄞縣人沙孟海老先生在八十七歲高齡時留下的墨跡。“龍”字前面的大瀑布,自巖頂飛流直下,叫百丈瀑。

各位游客,大家看四周青山疊翠,峰巒起伏,孰不知有五條龍神隱藏其中。據(jù)方志記載,龍觀四周的五條龍神曾兩次被封為侯爵,名揚天下。傳說南宋建炎年間,金兵大舉南侵,一路燒殺掠搶,直逼明州。宋高宗趙構(gòu)越過姚江,躲進明州城--也就是現(xiàn)在的寧波,召集各路兵馬合力抗金,派大將軍鄭世忠抗守古鎮(zhèn)鄞江,金兵屢屢侵犯,相持月余難分勝負,一日鄭大將軍忽然靈機一動,準備三牲福禮,趕到天井山,叩頭跪拜,祈求龍母娘娘相助,于是五條神龍即刻率兵出擊,發(fā)動水戰(zhàn),很快就擊敗了金兵。金兵北撤,宋高宗臨安登基,建立了南宋王朝。高宗下旨五條神龍抗金有功,全都封為侯爵。龍母娘娘被封為圣賢龍母,管轄四明山諸龍神。

現(xiàn)在我們看溪流中間有一塊巨石,形似一張緊閉的嘴,叫閉嘴石。到了這里大家要凝神屏氣,不宜嘈雜,不能驚攏了五龍?zhí)渡瘢驗轳R上就到了五龍神堂。在這里可以仔細聽溪流婉轉(zhuǎn),如同龍吟。

好,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五龍神堂,據(jù)史料記載,唐咸通年間(公元860年-873年),明州刺史李伉因祈禱龍神靈驗,在這天井山岙建立了五龍神堂。五龍神堂又叫關龍廟,里面供奉著五尊神靈,它們分別是龍王、關公、土地、野豬、蠶花娘娘等五位菩薩。大家知道龍王保佑風調(diào)雨順,關公保財運發(fā)達和太平,土地爺保莊稼豐收,而蠶花娘娘是蠶神,我國是世界上蠶織娟最早的國家,因此蠶神在商朝就被列為國家的祀典對象。民間祭祀蠶神是為了保佑蠶繭的豐收。但是野豬為什么也享受供奉呢?游客們誰能猜出來。

其實野豬是一種食草動物,繁殖非常快,時常成群出沒,侵害老百姓的糧食。人們防守無方,為拉攏野豬,立其為神,經(jīng)常加以祭禮,祈求野豬不要侵害農(nóng)作物,保佑五谷豐登。巖瀑。五井龍?zhí)兑步谐帻執(zhí)?,赤龍主?zhèn)南方,被稱為南方赤帝,祈福赤龍可以使家庭幸福、婚姻美滿,因此這是“喜”潭,五龍神封為五爵之時,宋徽宗封赤龍神為嘉澤王,宋理宗曾封第五井龍?zhí)稙辇埳駪獫珊?,元惠宗封其為廣施顯澤候。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第一井龍?zhí)叮@里刻著'孚澤潭',是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江浙行樞密副使張啟原請皇上敕封的名稱。民間傳說此潭駐有青龍,又稱青龍?zhí)丁G帻堉麈?zhèn)東方,被稱為東方青帝。當?shù)卮迕裾J為青龍可以保平安,賜與福惠,將這個潭看作'福'潭。宋徽宗大觀二年,即公元1108年十月,皇帝告示天下,封五龍神為五侯,敕封青龍神為廣仁王。在宋理宗開慶初年(1259年)敕封此潭叫第一井龍神孚澤顯佑候。

第二井龍?zhí)督姓褲商?,民間傳說潭里駐有黑龍,所以又稱它為黑龍?zhí)?。黑龍王?zhèn)北方,稱為北方黑帝,當?shù)卮迕裾J為黑龍掌管男女官職,因此要求官先到此潭拜祭,這里是'祿'潭。宋徽宗大觀二年即公元1108年十月,告示天下五龍神都被封為五爵。敕封黑龍神為靈澤王。后來,古代帝王兩次專門敕封五龍?zhí)?,宋理宗開慶初年(公元1259年)敕封第二井龍神昭澤顯利候,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江蘇浙行樞密副使張啟原請示皇上,發(fā)圣旨封為第二井廣利昭澤侯。

前面我們看到的由峰叫玉泉峰,它是天井山五座山峰中最奇最秀的一座山,當?shù)匕傩辗Q它為狗頭頸,說它長得像狗的脖頸。還有人稱它為疊龍吟,說它像幾條龍頭上下相疊,仰頸長吟。最上面的一個石頭是龍的犄角,各位游客你們看看它像什么呢?

傳說龍觀五條神龍分別為青龍、黑龍、白龍、赤龍,除了龍母娘娘因為長壽成了黃龍以外,其它兄妹也分不清誰是白龍、誰是黑龍了,現(xiàn)在我們到了第三井龍?zhí)?,也就是龍母娘娘的寢宮黃龍?zhí)?,黃龍主鎮(zhèn)中央,稱為中央黃帝,當?shù)厝苏J為祈福黃龍可以長壽,因此將此潭祭為'壽'潭,宋徽宗大觀二年,即公元1108年十月,黃龍神被封為孚應王。宋理宗開慶初年即公元1259年敕封第三井龍?zhí)稙閺V澤應惠侯,文惠宗至正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皇帝封它為廣濟潤澤侯。

四龍?zhí)妒俏鍌€龍?zhí)吨凶蠲赖凝執(zhí)?,四周巖壁濕滑,一條白練垂掛,簡直就像天宮中的寶盆。相傳此潭住著白龍,又叫白龍?zhí)?,白龍主?zhèn)西方,稱為西方白帝。當?shù)厝苏J為白龍掌管人間富貴運道,這個潭被祭為'財'潭。五龍神皆封為王爵的時候,白龍神被封為義濟王,宋理宗敕封為龍神和澤候。元惠敕被封為廣惠利澤候。四龍?zhí)渡畈灰姷?,下通大海,舊時寧波百姓在天旱時請龍祈雨、年祭龍都到這里,于是這里有許多禁忌,不能捕魚,不有洗手先腳,更不能下水游泳,也不能往潭里丟棄污物等等。傳說第四潭還是龍王的行宮,龍王從東海上岸到西邊去巡視,必定先在這里歇息一晚,因此這里必須保持絕對清潔。一旦受污,龍王無法居住,便要刮風下雨,沖刷龍?zhí)?,這叫'洗龍?zhí)?。龍觀人記憶中的'洗龍?zhí)?發(fā)生過兩次,一次是天大旱,禾苗枯死,請龍求雨無效,一個老和尚心生一計,跳進四龍?zhí)赌缢?。惹的住在這里的小白龍大怒,為洗龍?zhí)缎性撇加?,整整下了三天雨,這樣一來旱情解除了。還有一次是鄞江一個女子,因與丈夫吵架,一氣之下跳進了四龍?zhí)丁0傩諏⑺w撈起來的時候,天空還是艷陽高照,萬里無云,忽然間就是陰云密布大雨瓢潑,天井山洪暴發(fā),這也是一次龍?zhí)酉待執(zhí)丁?/p>

前面有一個竹廊茶室,大家可以在這里喝喝茶,歇歇腳。

在我們浙東龍信仰中,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地方,那就是龍有真身和顯身,龍的顯身是鹿角、蛇身、雞爪、鱷魚頭、魚尾,大家在各種圖畫、雕刻、剪紙、飾品中都中都可以見到。龍的真身是什么?當?shù)匕傩照J為,龍是由人、獸、鳥、魚、蟲等各種動物修煉而成,五龍?zhí)兜奈鍡l神龍真身分別是烏稍蛇、紅領青蛙、紅須青蛙、沙泥鰍、河鰻。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第五井龍?zhí)?,這是五龍?zhí)吨凶铍U要的一個潭,夾在巨石之間由兩個相連的潭組成,一個是寢宮,另一個是洗臉潭。龍?zhí)渡厦嫫俨冀行伲旅娴慕泻畮r瀑。五井龍?zhí)兑步谐帻執(zhí)?,赤龍主?zhèn)南方,被稱為南方赤帝,祈福赤龍可以使家庭幸福、婚姻美滿,因此這是'喜'潭,五龍神封為五爵之時,宋徽宗封赤龍神為嘉澤王,宋理宗曾封第五井龍?zhí)稙辇埳駪獫珊睿葑诜馄錇閺V施顯澤侯。

各位游客,聳立在我們面前的是祭龍臺,祭龍臺顧名思義就是祭龍的地方。過去浙東地區(qū)祭龍,大祭有三:一是求雨請龍,二是還愿送龍,三是龍王神誕日祭龍。最早祭龍臺建于唐代,是當?shù)卮迕衿砬箫L調(diào)雨順的地方,每年春節(jié)和農(nóng)歷六月十六或久縣縣令都要來此會祭,祈禱國泰民安。后來寧波府從鄞江搬到三江口,往來不便,祭龍任務就交給鄞縣縣令承擔,但清末以后縣令疏瀨,祭龍壇逐漸荒廢。現(xiàn)重建的祭龍柱高9米,直徑2.5米耗用70噸福建孔雀綠石,如此規(guī)模龐大的龍形圖騰柱為國內(nèi)罕見。

好了,今天我就介紹到此。剛才我們來時走的是溪谷北側(cè)的路,現(xiàn)在請大家沿著溪谷南側(cè)路往回返,再盡情地欣賞一下龍?zhí)断葍蛇叺纳椒寰吧?。謝謝大家!

第15篇 大珠山風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你們光臨膠南,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大珠山風景區(qū)的導游員,姓x,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游覽州中第一勝地——大珠山,我感到非常榮幸,希望我的導游服務能夠增添您旅途的樂趣,使您的旅行輕松、愉快。 下面我把膠南的情況簡單介紹一下。

膠南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的黃海之濱,膠州灣畔,是青島西郊的衛(wèi)星城市,也是一個新興的沿海對外開放城市。東與青島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接壤,北、西、南部分別與膠州市、諸城市、五蓮縣、日照市相鄰。全市總面積189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3公里,共有人口80.6萬。 膠南市地處東南暖溫帶,屬海洋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度假、避暑、療養(yǎng)勝地。膠南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美麗富饒,人杰地靈。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便捷的陸海空交通賜予膠南發(fā)展經(jīng)濟的巨大潛力,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突飛猛進,第三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科教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蒸蒸日上,各行各業(yè)都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景象。

膠南市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眾多。“山、海、谷、俗、仙、奇、美”構(gòu)成了膠南的旅游特色。海上名山大珠山和小珠山同被譽為“雙珠嵌云”;聞名遐邇的齊長城蜿蜒千余里,膠南境內(nèi)就長達55公里,途經(jīng)二十幾個山頭,氣勢壯觀,可謂“緣岡峙崇觀,跨谷絕驚虹”;千古名勝瑯琊臺馳名中外;全國第三高島——靈山島,儼如畫屏,孤懸海中,被譽為“靈島浮翠”;巍峨屹立的鐵橛山懸泉如蓋、滴水淅瀝,素有“鐵橛懸泉”之美稱;發(fā)源于鐵橛山,流經(jīng)膠南、膠州的膠河,享有“膠河澄月”的美譽。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大珠山景區(qū)。大珠山濱臨黃海,總面積為65平方公里,主峰大砦頂海拔486米,巍峨挺拔、風光秀麗,以“谷秀、峰奇、石怪、花繁”著稱于世。山中峰巒疊嶂,云靄霧繞,遠遠望去,宛如在海邊撒下了一串珠子,清人周于智有詩曰:“累累形勝隱蒼煙,九曲誰將一線穿?神女倦游何處去,雙珠拋在水云邊。”自古被譽為“岸海名山”,清乾隆年間的《膠州志》稱之為“州中第一勝地”。 大珠山景區(qū)旅游資源豐富,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的融匯之地。有建于隋唐年代的佛教造像石窟,有始建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石門古寺,有麻衣庵、珠山石室等古代名士隱居和文人墨客探幽的遺跡;有奇峰異石一百多塊,惟妙惟肖,每一座奇峰異石,都有一段美妙的傳說和神奇的故事;大珠山東麓珠山秀谷內(nèi),生長著杜鵑花、迎春花、棠梨花、野玫瑰等大量花卉,特別是蔓延三個山谷的萬畝野生杜鵑花,盛開時,花海浩瀚,極為壯觀,堪稱江北第一奇觀,被人們譽為“春來飛紅第一山”,在杜鵑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年一度的“山東•膠南杜鵑花會”也在此隆重舉行,前來賞花的游客充谷盈川。

大珠山景區(qū)現(xiàn)分為兩大主要旅游區(qū)——自然生態(tài)旅游區(qū)(珠山秀谷景區(qū))與佛教文化旅游區(qū)。 佛教文化區(qū)

我們首先參觀佛教文化區(qū)。這里依山面水,環(huán)境優(yōu)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整個珠山景觀與佛教文化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寺廟里梵音陣陣,香煙渺渺,珠山中佛跡遍布,每處景,每塊石,都透露出與佛文化的不解之緣。大家若不信,就隨我一路看下去。

(在外停車場)大家往前看,我們首先觀賞第一處與佛教有緣的自然奇觀。前面的那片山峰構(gòu)成了“菩薩獻睡姿”的景象。據(jù)說在久遠的年代,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來到大珠山,他見這里峰巒雄奇,水色清秀,生機盎然,便連連稱道此處為人間勝地。為了表達他對大珠山的喜愛之情,他將自己優(yōu)美的睡姿化為一道山嶺,永遠留在了這里,形成“菩薩獻睡姿”的奇觀。文殊菩薩的睡姿清凈、舒展、和諧,給大珠山增添了佛光靈氣。在無量菩薩中,文殊菩薩的智慧第一,據(jù)說連他的夢也是妙詩華章。由于他把自己的睡姿奉獻在這里,所以大珠山才滿腹錦繡,也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向著菩薩的睡姿膜拜,祈求智慧文采。

大家再看,在文殊菩薩的腳下有一個鳳凰的象形石,文殊菩薩來到這里后,吸引了很多的鳳凰棲息,聽他講經(jīng)說法。長年累月就變成了鳳凰的象形石,在山后還有個叫鳳凰村的村落呢。

隨著這條路往前走就是獅子峰了。由于雨水的沖刷,我們看到的獅子峰已不如從前一目了然了,整個獅頭露了出來,只見獅身不見獅尾,成了“神龍見首不見尾”,更是為這處佛教圣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為了保護大珠山的這片佛地勝境,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將自己乘坐的那頭獅子的雄姿化為一座山峰,極其威嚴地守護在通往石門寺的山口道旁,成為“雄獅護勝”的景觀。

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塊奇石就是“螭”。螭是還沒長出角的幼龍。經(jīng)上說:文殊師利菩薩是早已成了佛的,他的名字叫“龍種上佛”,佛國的名稱叫“平正”,他在《處胎經(jīng)》里說:“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為菩薩。”相傳東海龍王的幼子對“龍種上佛”非常崇拜,得知他在大珠山奉獻睡姿后,便同好友“鰲”一起來到大珠山朝拜,為了永遠追隨后來稱為“大行文殊師利菩薩”的“龍種上佛”,龍王的幼子就留在此山獅子峰一側(cè),成為名曰“螭”的奇石。他的好友“鰲”呢?也沒回東海,留在西山化作名曰“鰲” 的奇石,與一位老僧為伴。這樣,石門寺勝境就出現(xiàn)了“東山有螭,西山有鰲”的景觀。

大家看東山上的這一只天雞,它按佛的旨意,天天登上山頂鳴唱,召喚翠色生命繁衍成長。因此,石門寺佛教勝境一年四季都有青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大家看這塊巨石就是臥象守玉溪。相傳大行普賢來到石門寺,見寺前這條山溪水澄清透徹,溶天光山色于其中,猶如碧玉一般,正好與自己明凈的心境相映照。他打量溪水流出山外哺育一方眾生,更覺它的珍貴,便吩咐自己乘坐的那頭白象守在溪畔,呵護這碧玉般的溪水。白象想到自己還有馱著普賢菩薩四處弘揚佛法的使命,于是就將身旁的一塊巨石度化成自己臥于溪邊的樣子,并賦予它守護玉溪的靈性,這塊臥象巨石為保護溪水的潔凈,一直守到現(xiàn)在。臥象石上鐫“臥象”兩個隸書字,是明代瑯琊文人劉翼明所書。

游客朋友們我們面前就是千年古剎-石門寺了,從外停車場一路大家已觀賞了幾處象形石,大珠山中與佛教有淵源的象形石還有很多,如天然大佛、金童拜師、倒坐觀音、僧道對弈、金蟾拜觀音等等,我會一一給大家講解。這些足以證明古代僧人為何會在此選址建廟的原因了,我國古代非常講究風水學,就是說這里是塊風水寶地,佛光普照、神靈護佑之所,難怪石門寺廟宇不大,卻香客云集,香火旺盛。 為什么叫石門寺呢?因為寺門是由三塊天然巨石自然形成。山門朝東,在國內(nèi)寺院中是少有的一座廟門朝東的寺廟。為何朝東?三個原因:一是因地制宜。因以石為門;二是風水好。風水講究的是“藏風聚氣”,石門寺背面有高山為靠,前面遠處有低伏小山,右側(cè)有護山環(huán)抱,山門前地勢寬敞,且溪水流暢,具備了“藏風聚氣”所有的條件;三是五行學說,水能克火。石門寺香火旺盛,最怕引起火災,山門正對溪水,為的是水能克火。

石門寺始建于魏晉南北朝時。據(jù)說李世民東征高麗時,被高麗王蓋蘇文追殺到此,他又困又渴,走到寺門處,見巨石下流出潺潺泉水,趴下就飲,頓感體力大增,后被寺里的僧人藏在了彌勒佛的大肚子里,躲過了追兵,李世民在寺內(nèi)得到僧人的精心照料,修養(yǎng)幾日后,身體得以康復。李世民登基后,下旨出重金擴大寺院規(guī)模,據(jù)說當年在大雄寶殿的正中,刻有“唐王重修”四個赤金大字。大家看左側(cè)的清泉,一年四季清澈見底永不干涸,就是當年李世民喝過的玉泉。因為此泉,水碧如玉,甘甜可口,含大量對身體有益的礦物質(zhì)。據(jù)考證,此水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的功效。

現(xiàn)在大家隨我進入石門寺,首先看到石臺上有兩根斑駁的石柱,石礅、石門耳,南面有一盤古老的石碾,是修復石門寺時從原址上清理出來的石門寺的建筑遺物。您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建筑遺物不是方的就是圓的,方圓代表天地,九州方圓,說明了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地大物博,萬物在這個國度里和諧共存。圓中規(guī),方中矩,方圓又代表規(guī)矩。石門寺的方圓之夢,是佛教追求規(guī)矩與和諧相統(tǒng)一的理想,也是石門寺的靈魂。它教導我們要遠離貪欲,誠信做人、樂于助人、善待他人。

據(jù)說寺院內(nèi)曾經(jīng)古木參天,有五棵古老的大銀杏樹,其中有一棵號稱“天下第一樹”,在門西側(cè),為秦漢遺物,距今已有2022多年的高齡,主枝若虬龍凌空,周旁逸出的枝葉繁茂,覆蓋達1畝多地。58年大躍進伐銀杏樹時,石門寺內(nèi)的和尚非常無奈,所以在石門旁刻了一個“海”字“一xx九年”,就是“恨”的意思。這棵古銀杏樹到底有多粗呢?據(jù)說有這么一位年輕人慕名來到石門寺,想實際丈量一下這天下第一樹。年輕人量了七摟八拃以后,恰巧有一小媳婦,在此避雨,沒有要離開的意思。由于古時有男女授受不親之說,無奈之下,年輕人只好離開。所以后來也有了“七摟八拃一媳婦”之說。

大家現(xiàn)在看到左右兩旁的就是鐘鼓樓。所謂“晨鐘暮鼓”,是我國唐代一種計時方式,意思是早晨敲鐘,一天開始,晚間擊鼓,一天勞作結(jié)束。晨鐘是警醒世間名利客,喚回苦海迷路人。希望人們聽到鐘聲,提起正念,象征吉祥。暮鼓是聞鼓聲煩惱輕,智慧長,菩堤增,愿成佛,度眾生,象征智慧。來到石門寺敲擊鐘鼓有祈福平安一生的說法。

按佛教儀規(guī)布置,一進山門見到的建筑就是天王殿。迎面看見一位笑顏常開、大肚子的和尚,他就是“皆大歡喜”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既定繼承者,也就是未來佛。釋迦牟尼曾預言,在他涅槃后4000歲(相當于人間56億7000萬年),彌勒將降生人間,繼承釋迦牟尼的佛位,弘揚佛法成為未來世的佛祖。進入殿內(nèi)在彌勒佛兩側(cè)分別是四大天王,他們手持斬妖除邪的法寶,以求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風指劍鋒,保護眾生,調(diào)指琵琶,用音樂感化民眾,雨指寶傘以制服群魔,順指龍,以凈天眼來觀察保護世界。在彌勒佛的背后將軍打扮的人就是韋馱菩薩,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進門拜彌勒,出門拜韋馱。大家請看,韋馱金盔金甲,威風凜凜,手持降魔金剛杵,面朝里面的大雄寶殿,其職責是保護寺院和修行者的安全。關于彌勒佛與韋馱菩薩,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民間故事。相傳,彌勒與韋馱起先各是一寺之主,彌勒因笑口常開,他住持的寺廟香火極盛,卻不善管理,甚至連自己的鞋子都被人偷走。而韋馱呢,防外治內(nèi)倒是極嚴,使壞人望而生畏,但也是敬香者望而卻步。釋迦牟尼發(fā)現(xiàn)后,出面協(xié)調(diào),云:“兩人揚長避短,彌勒在前,笑迎客從四方來,爭得更多香火;韋馱在后,嚴峻相送,可以更好地管家。”從此兩人和諧合作,寺廟甚為繁榮,堪稱團結(jié)合作的楷模??磥磲屽饶材嵋彩欠浅6糜萌酥赖摹?大家請隨我向里走,右邊的是玉泉宮。這里供奉了五位神仙,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關帝和送子娘娘。因佛教與道教都是以普度眾生,給人類造福祉為己任,所以佛道本是一家,佛家寺院里同時供奉佛、道兩家神仙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國寺廟中同時供奉佛、道兩家神仙的有很多。

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的神之一,東漢后期道教產(chǎn)生,道徒們把天帝請進來讓他當仙界皇帝,道教理論家特意編了一部《玉皇經(jīng)》記述玉帝一生“神跡”。玉帝塑像或畫像一般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

王母娘娘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神仙,因為她是尊貴的天界第一夫人,王母有兩件寶物一是不死藥,二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桃。王母又叫“瑤池金母”,為人間賜福添壽。

太上老君也稱老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學問很大。

關帝俗稱“關公”被民間尊稱為“武圣”,關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戰(zhàn)群雄。作為三國名將的關公,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毫無建樹,可他英雄傳奇的一生,卻被后人推舉為“忠、信、義、勇”為一身,光順治帝給他的封號就長達26個字之多,是道德的楷模,所以道家、佛家都供奉他。

送子娘娘,她是位洋神仙,珂利帝母是她的大名,是500鬼子之母,又俗稱“鬼子母”。她每生一個孩子前,都要吃掉人家另外一個孩子,終于有一天惹怒了如來,便藏起了她其中一個孩子,她十分想念孩子整日悲涕,如來便說:“你的孩子是孩子,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嗎?”從此她如夢方醒,幡然悔悟,當即皈依佛門。民間因其是個多產(chǎn)母親,便常將她作為送子娘娘,送子觀音來禮拜。

走出玉泉宮,我們來到了地藏殿。走進殿內(nèi),只見中央供奉著地藏王菩薩;左側(cè)是道明和尚,手持“錫杖”(“錫杖”原為僧人行路和乞食用,后來成為佛教的一種法器)。右側(cè)是道明的父親閩公(閩公:原是九華山下的一位大財主,積德行善,后跟隨地藏王菩薩)。 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都有插地藏香的風俗,因為這一天是大愿地藏菩薩的圣誕,也是菩薩的成道日。因此每逢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插地藏香來表示對他的紀念和敬意。我國的安徽九華山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如您有未實現(xiàn)的愿望可以求地藏菩薩,他能保佑我們的愿望實現(xiàn)。

現(xiàn)在大家請往東邊看,那有一塊龜石。傳說遠古時候有一只惡龜,游到山下的大海,發(fā)現(xiàn)此地山清水碧,就起了惡念,想占為己有來修練,當然它是得不到的,于是運用魔法掀動潮水,想淹沒這個地方,它爬高一米水便跟著漲高一米,眼看就要爬到山頂,突然聽到佛經(jīng)陣陣,它被這梵音所吸引,駐足細心聆聽,不知不覺聽得入迷,也被佛法所感化,就永遠留在這里成為佛家的忠實弟子。神話雖不足信,但從山上多處發(fā)現(xiàn)的海洋生物化石來看,這里曾經(jīng)是海洋,后來地殼變化,海水下沉,浮起了這座大山。

在龜石的旁邊是大佛說法石。很早以前,有一位大佛來大珠山講經(jīng)說佛法,他端坐山頂,面對這現(xiàn)在大雄寶殿的方位。大佛宏論精湛,前來聆聽的僧眾如林,惡龜都被他感化。前方山頂?shù)穆橐骡?,東側(cè)有平敞的“說法石”,現(xiàn)在依然留有當年盛會的遺跡。大佛的講法連山也被感化了,在人們不知不覺間,說法石后面生出一座高峰,與大佛講經(jīng)說法的形象一模一樣。旁邊一位雙手抱著單膝的弟子正在認真聆聽。那全神貫注的神情更是惟妙惟肖,甚至叫人還能看出他在不時地點頭領悟呢。

現(xiàn)在大家跟我進入大雄寶殿。為什么佛寺中的主殿叫大雄寶殿呢?大雄寶殿是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地方,“大雄”兩字有兩層含義:一是歌頌佛祖像勇士一樣,一切無畏;二是出自佛祖的德號“大雄”。寶殿正中就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他曾在古印度的深山老林里苦修六年,最后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他胸前的金色“卍”符號,讀作“萬”,意思是萬德吉祥或萬福,也是太陽與火的象征,寓意是無窮無盡、無限循環(huán)。佛教有輪回觀點,若要用一個符號表達,“卍”這個無窮無盡的符號是再恰當不過了。

佛祖兩邊站立的塑像分別是迦葉與阿難,他們是釋迦牟尼的得力弟子。佛祖涅槃后,迦葉在靈鷲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第一次聚會,確定佛教經(jīng)典,功業(yè)顯著;阿難是佛祖的堂弟,跟隨佛祖25年,聰明智慧,擅長記憶,第一次佛教聚會時,他能背誦出佛祖生前講的經(jīng)文,并寫在貝葉樹的樹葉上,成為佛經(jīng),所以有“真經(jīng)書貝葉”之說。

左邊端坐雄獅背上的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又名叫“龍種上佛”,是釋迦牟尼有力的弘法助手。這位菩薩的行愿是處處以眾生為根本,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右邊的這座是普賢菩薩。這位菩薩創(chuàng)建了十大行愿功德,是一位大慈、大悲、大智慧的菩薩。四川的峨眉山是普賢的道場。他的坐騎是六牙象王。

在釋迦牟尼佛的后面有一尊倒坐觀音。“問觀音為何倒坐?為眾生永不回頭”。觀音菩薩大慈大悲,以救苦救難為己任,讓眾生獲得安樂。觀音作為菩薩,本無性別,但在南朝后,為更好地體現(xiàn)大慈大悲和方便閨房小姐供奉,產(chǎn)生了女身觀音像,又稱“大悲菩薩”。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依山居。大家看前面,半山腰處有一道士和一和尚在下棋,這塊奇石叫僧道對弈。細心的游客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道士垂首注視棋盤,在思索著下一步該如何布子,而和尚手拿棋子停于半空之中舉棋不定,他還不時地向下看石門寺內(nèi)來往的香客和游人,心煩意亂不知該如何走,恰成舉棋未定姿態(tài)。據(jù)說,大珠山這片靈秀的名勝之地,佛家看好了,道家也看好了。最早來到這里的僧人和道士都選中此地,互不相讓。最后,要比賽下棋,以輸贏定去留。結(jié)果呢,棋逢對手,他們對弈三年三月又三天,也沒比出個輸贏高低來,僧和道都留了下來。所以直到今天,石門寺里既有佛家的大雄寶殿,又有道家的玉泉宮。

旁邊是僧人讀經(jīng)石。傳說有一位博學多才、能言善辯的和尚,知道不少天文地理風土民情,他來到石門寺宣講他的經(jīng)書博論,可是無人聽他的滔滔闊論,他一氣之下上了山對著石頭講,無論晴天下雨、酷暑嚴寒他都不停,他的全神貫注,竟忘了自己在對石頭講法,便大聲發(fā)問:“你們說對不對?”突然這些石頭竟點頭,原來他的癡迷感動了天神,他成佛后便留下此石,稱贊他堅持不懈的毅力,教人為善的哲理。

大家看在最低的山峰上有一只被佛法馴化了的老虎,它臥踞山巔,年年月月守護著這塊佛教的風水寶地,成為虎踞山巔的景觀。 倒坐觀音石,多數(shù)寺院的觀音都面南而坐,我們這里自然天成的觀音跟大雄寶殿內(nèi)的觀音卻都是面北而坐。他們?yōu)槭裁炊际堑棺哪?

因為觀音看到山南面是波濤浩瀚的大海,北面才有蕓蕓受苦受難的眾生,為了幫助拯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所以他面朝北,是倒坐的。人們向南而拜,倍覺親切,對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更加敬仰。

大家看在倒坐觀音的山腳下有一只青蛙,它悄悄躲在那聽觀音菩薩講經(jīng),是那么的虔誠,這個景點我們叫金蟾拜觀音。寺周圍這些跟佛教有淵源的象形石更增添了石門寺的靈氣。

沿著這條山路,我們走到了塔林。塔林是歷代住持和有地位、有貢獻的僧人的墓群。按照佛教的葬儀形式,僧人圓寂以后,根據(jù)死者的佛學修養(yǎng),佛教地位,生前的威望和經(jīng)濟地位,徒孫多寡等條件,來建造層級和高矮,大小不同的墓塔。一般是十代住持才能立一個墓塔。按層級分,有單層和多層,最多層級為七級,即“七級浮屠”。來上香的居士大多都在拜過寺院及珠山中的眾佛后,再來拜一拜塔林,因為下面葬的都是得道高僧。石門寺現(xiàn)遺留下的墓塔有12座,最多層級為2層。

大珠山巍峨屹立,挺拔險峻,無論從東面還是從西面遠望,它都是一道青峰相連的半島風景。清人高鳳舉有詩《游大珠山下》“夾岸山花紅浸水,夕陽倒影動魚罾。胡麻莫問秦人飯,只此風光已武陵”都是對大珠山秀美風光的稱贊。 石門寺西線 (西上東下)

沿石階上山,我們可以看到母子相依、雄獅回眸等奇石。在路邊還有一種渾身長滿刺的樹,當?shù)厝朔Q “后娘棍”,它的學名叫“刺楸”。據(jù)傳在封建的舊社會,有棍下出孝子這一說法,人們對后娘持有偏見,后娘用全身帶刺的木棍教育兒女,所以當?shù)厝朔Q此種樹為“后娘棍”。此樹有收斂鎮(zhèn)痛,治腳氣、腰膝痛的作用。在建筑中因其木材硬度適中,所以可作建筑用材。

再往前走到了通天遛,因以前此地險、陡、滑,行走時難于通天,而人們歷盡艱辛上去后,在下面的人抬頭望去,好似站在天上,故得名“通天遛’。穿過瘦身石,我們來到的是山頂休息區(qū),在這可以欣賞刻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該經(jīng)是佛教經(jīng)典中最為經(jīng)典,也是字數(shù)最少的佛經(jīng)(全文264字),經(jīng)文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經(jīng)句,為多數(shù)人所熟知,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能代表佛教文化的經(jīng)典之作。

內(nèi)容:(唐三藏法師玄奘奉召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瀎.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口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木棧橋,此橋于2022年竣工。橋上視野開闊,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有形似手掌的奇石,手掌五指分明、紋絡清晰。在手掌石的上方還有一塊形似企鵝的象形石。我們可在橋上欣賞千年古剎石門寺及膠南市區(qū)、小珠山、大海等風景。走過索橋我們來到了拜佛臺,拜佛臺東視小砦頂,西連心經(jīng)石,北望石門寺,南仰天然大佛,佛、臺、寺三點一線,是參拜天然大佛的最佳位置。 沿木棧橋到達大磨,在這里有空谷傳聲的刻石,還可以聽到鐘聲回蕩于山澗間。

千古冰臼奇觀:從橋上向下看,在一塊磨盤形狀的大石中間有一石孔,據(jù)科學研究,這個石孔是冰川曾經(jīng)存在的有力證據(jù)之一,是古冰川氣候環(huán)境的直接產(chǎn)物和重要遺跡,是冰川融水攜帶冰碎屑、巖屑物質(zhì),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對冰覆基巖進行強烈沖擊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態(tài)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并由此推斷,距今大約200萬至300萬年以前的第四紀早期,這里曾被冰川覆蓋,這對研究大珠山古氣候、古地貌均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冰臼”這一奇特地質(zhì)現(xiàn)象在我國其他地區(qū)也曾發(fā)現(xiàn),曾引起世界地學界的高度重視,堪稱“世界奇觀”和“天下一絕”,這在世界地學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難怪有不少專家對冰臼的發(fā)現(xiàn)曾這樣評價:“冰臼的發(fā)現(xiàn)若能最終被證實,則世界的第四紀地質(zhì)環(huán)境歷史將重新改寫”。究竟結(jié)果如何?還需科學家們進一步進行科學研究,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可觀奇石有:

鱷魚探海:在天然大佛的前面,有一塊石頭相互連接好似鱷魚身上的鱗片,鱷頭從洞中探出,一副虔誠聆聽佛經(jīng)的模樣。

倒脫靴:傳說八仙中鐵拐李曾云游到大珠山,被珠山的風光山色所吸引,就掏出酒葫蘆把酒吟詩,酒過三巡后東倒西歪,兩只靴子也不知甩到何處去了,酒醒后到處尋找也不見靴子的蹤影,豈不知一只扔在了山澗里,另一只正倒懸在懸崖邊呢,怎么會找到。這兩只靴子就留了下來,這是其中的一只,另一只在觀景臺。

沿著山路往下走,在路的左側(cè)(休息區(qū))看到石門澗、石門古寺、大珠山水庫的另一番景色。特別是咱們現(xiàn)在看到的石門澗,澗內(nèi)青松翠藤,蒼深蓊郁,一條山溪蜿蜒曲折,溪水潺潺;到夏天雨季,有飛瀑懸掛山崖,流水般從這面長滿綠苔的石壁上一瀉而下。在古時,石門澗是文人墨客常來游覽聚會的地方。澗內(nèi)有一巨石,因劉翼明、王無竟經(jīng)常在此吟詩,所以又叫“吟詩臺”。直到現(xiàn)在,刻石上還留有明代文人王無竟手書的一首詩“蒼靄寒山深,有人乃在此。一杯復一爐,煮茗溪光里”。在路的左側(cè)巨石下有一清泉,此泉沾有天地之靈氣,山下石門寺的僧人和山上麻衣庵的尼姑都到此處打凈水,為佛像開光,因此當?shù)厝私兴?ldquo;凈壇”。

從凈壇順溪水往山下走,整個石門澗從正面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澗內(nèi)巨石嶙峋,到夏天雨季,溪水與巨石相撞,迸發(fā)出無數(shù)條飛瀑,銀珠玉粒四濺,而腳下的煮茗溪依然低聲慢語,柔軟地漫過小橋。正是“石上看云坐夕輝,野花香處竟相忘。云來云去人何在?一片泉聲下翠微”。(《石門南澗》王無竟) 全程:

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就要翻山了,時間有點長望大家做好準備! 剪子峰:在路左邊有一形似剪刀的山峰被稱為剪子峰。

青石河:青石學名濟南青。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侵占青島后,于1932年由德國建筑師畢婁哈主持修建天主教堂,此教堂是青島地區(qū)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稱圣彌愛爾大教堂,于1934年建成,占地2470平方米,當時德國人勘測到大珠山石質(zhì)較好,就大量盜采,因此此教堂的建筑材料一大部分來自珠山青石。

麻衣庵:這里就是麻衣庵遺址。據(jù)膠州志記載,漢代的朱仲、晉代的陳仲舉、宋代的趙麻衣等名士在此隱居?,F(xiàn)在的麻衣庵雖僅剩屋基斷墻,但周圍的遺存眾多(有石碑、石臼、石磨、石碾、石橋、石梯、石室、石洞、刻字、庵基、望海樓石基等等)。其中庵后的峭壁上有一懸空石室,石室呈橢圓形,深三米、寬兩米半、高兩米半,室門鑿造得很精致,頂為孤形,有石門框和石雕門檻。明詩人孫鎮(zhèn)“劃然古石室,元冥河代剖”疑為漢代所鑿建。在離石室前約3米處有刻蓮花圖案的大石,過去有鐵板橋與石室相通。在石室東側(cè)的山壁上有數(shù)百個刻字,中間部分已水蝕剝落,模糊不清,兩側(cè)有大字“太清巖”“雲(yún)逍庵”,均遒勁有力而俊秀,不知何人所題。“太清巖”書寫年代較“雲(yún)逍庵”早。庵東側(cè)有一石前額刻“朝陽洞”三字,石頂平坦可供10多人在此休息,石上還有刻字和旗桿窩。

據(jù)傳此地在唐朝以前歸道家所有,建有“玉泉觀”,后歸佛家所有,改名為“雲(yún)逍庵”。宋時因趙麻衣在此隱居,人們把這又稱為“麻衣庵”。(朱仲是漢代人士,《列仙傳》記載事跡:曾獻世間罕見的夜明珠于皇宮。 陳仲舉是晉代人士,史料記載晉朝時曾做過豫章太守,后隱居大珠山修仙成道。趙麻衣是北宋年間有名的易學大師,善于看相,經(jīng)常穿用麻制成的衣服,周游于民間)。

望海樓:位于麻衣庵西側(cè),留有遺址,條石砌的建筑基礎依然很規(guī)整,古磚古瓦隨處可見。志書和民間都說這里建有望海樓。此處峰高330米是觀海賞景的最佳地方,向東望滄海浩淼,向西望海灣連著海灣,海濱風光盡收眼底.

朱朝洞:這是大珠山的一個著名景點。高鳳翰在《平山和尚石門寺題壁詩》跋中載:“崇禎第九子削發(fā)為僧游至石門寺。”洞以兩塊巍峨的天然石為門,中間夾一條通道。院內(nèi)有石砌建筑物遺址,在山洞前有一空地依稀能辨認出石碾、石臼。洞內(nèi)巨石相摞相疊,幽深陰涼。據(jù)附近村莊老人們所講:明代末年李闖攻進北京城,皇帝的一個兒孫化裝成老百姓帶著聚寶盆逃出京城,逃到了大珠山躲進山洞里,他就地取材制成石碾、石臼等,從此在山上住了下來。這個姓朱的人死后將聚寶盆埋在大珠山一個較隱蔽的地方。因此人是明朝朱姓所以稱“朱朝洞”。

前行不遠經(jīng)過松林,在林中聽松濤陣陣,觀大自然賦予珠山的神奇色彩,您能觀看到更多的奇石,大詩人陸游曾說過:“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讓我們共同來欣賞珠山的奇石吧!前方欣賞奇石“金豬運石”。

觀景臺:觀景臺位于大砦頂南,在臺上遙望遠方,您會欣賞到古鎮(zhèn)口灣、靈山灣、北方第一高島靈山島和山下秀谷的美景。在主峰大砦頂(海拔486)西側(cè)的山峰上有一道狹小的縫隙,從這望去僅能看到一小片天空,所以人們稱“一線天”。 在觀景臺附近的奇石有:

杜宇護花:杜宇,蜀國人,蜀人對杜宇的故事最多、最美,傳播也最廣。史書上說:“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時間約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據(jù)說,杜宇是“從天而降”的,他的妻子則是從井中出來的。他的最大功績是“教民務農(nóng)”,以致他“仙去”后化為杜鵑鳥,每到春天來臨便啼叫不止,催民春耕春種,以致啼出血來。 倒脫靴:這是鐵拐李找不到的另一只靴子。

由山頂向下走,經(jīng)平地松林時向左前方望去,會看到兩座像煙囪的山峰,因有大小之分,所以叫“大釜臺”、“小釜臺”;又稱“雙釜呈祥”(寓意雙福呈祥)。欣賞著珠山的美景,您看右側(cè)山頂,一只巨蜥昂首遙望天空,好似在尋找突然不見的月亮,神情是那樣緊張這就是有名的“巨蜥望月”。沿濱海大道向西走,大珠山上還有一處相似的巨石,同樣出名,名為“神龜望月”。 自然生態(tài)旅游區(qū)(珠山秀谷景區(qū))花區(qū)下山路段

珠山秀谷以“花繁、谷秀”著稱。秀谷谷長5里,谷內(nèi)溪水潺潺,青山碧水相依相擁,南坡生長著野生杜鵑花、迎春花、棠梨花、牡丹花等多種花卉。每年四、五月,秀谷內(nèi)野花競相開放,姹紫嫣紅,傲然挺立在懸崖峭壁、山梁溝壑和潺潺流淌的小河邊,漫山遍野,爭奇斗艷。

觀花云徑(山頂上):大家可以看到南面有幾處山谷里盛開著杜鵑花,遠遠望去,如云似霞,好似紅衣少女在翩翩起舞。沿著觀花云徑向下走,你就好似進入了花海中。這里是谷內(nèi)杜鵑花生長最集中的地方。大珠山的杜鵑花有三姐妹藍荊子、映山紅和崆峒花。春分剛過,杜鵑花的大姐藍荊子首先綻放,花兒紅中透著藍暈,比山外的梅花更早地報告春天的消息。到四月末,藍荊子、棠梨花、連翹花開始慢慢

凋謝但花潮并沒有退。杜鵑花的二姐映山紅在大珠山的山坡上、溪水邊,懸崖峭壁間迎著春風細雨悄然開放,燭火般的紅顏色為五一黃金周掀起了第二次花事高潮。在映山紅開到正旺時,三姐崆峒花也迎著暖風走來,她的顏色是紅白相間,生長在懸崖峭壁和平地矮坡上,它不像映山紅和藍荊子先開花后長葉,而是一開花就枝繁葉茂。大珠山的花事高潮迭起,一直可以持續(xù)到夏末。

平臺:站在這里我們看到的“珠山秀谷”四個大字,是原膠南市領導潘盛國題寫,落款“虛白”是他的筆名。從這向上看,在山崖峭壁上,紅色的杜鵑花從谷底一直開到崖頂,花叢茂盛,花影綽約。杜鵑花為落葉灌木,高為1—2米,枝葉褐色。她有喜陰惡陽的習性,喜歡冷涼的氣候,所以一般生長在山的陰坡。杜鵑花除有觀賞價值外,還有食用和藥用價值?!侗静菥V目》記載:“小兒食花味酸無毒,羊食其葉,躑躅而死。”所以杜鵑花又叫紅躑躅。

仙人廬:這里是花會期間舉辦茶道表演、下棋比賽等活動的場所,也是平時供游客休息、觀景的地方。坐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對面山上的連翹花、芍藥、牡丹和杜鵑花。

刻石:選自清乾隆版《膠州志》,對古時的大珠山做了詳細的描述。內(nèi)容為“清乾隆版膠州志卷一 大珠山在治南百二十里 齊乘云 岸海名山也 嶙峋萬仞 勢壓群峰 山麓石辟爲門 有石門寺 旁一泉若珠璣 曰玉泉 故又名玉泉山 泉側(cè)有臥象石 東有獅子峰 鐘峰皆形肖 南行二里許 有飛來石 層級而上曰 南天門 過石板橋有石室 一名麻衣庵 又有珠朝庵 黑龍?zhí)?皇壇 地藏庵 琳宮仙跡不可枚舉 為州中第一勝地 ”

仙人拳:您看看這塊巨石上面的痕跡,像不像人的拳頭?傳說八仙中的鐵拐李與呂洞賓云游天下,行至大珠山,見這里風景宜人,興致大起,于是喝酒比武,酒至酣處,呂洞賓一拳打在巨石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拳印,就是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仙人拳。

板栗谷:大家從這向上走,谷內(nèi)樹深林密、郁郁蔥蔥,這便是板栗谷。說起板栗谷,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大珠山下有戶人家,一位老人臨終前對他懶惰兒子說“一旦遇上饑荒年,沒有糧食吃時,就吃咱家糧倉的墻壁。”過了不久真出現(xiàn)了饑荒,百姓們很快都吃完了存糧。老人的兒子也吃光了本來就不多的存糧,他在饑餓中想起了他爹臨終前的話,就半信半疑的吃起了糧倉的墻壁,不料堅硬發(fā)白的墻壁吃到口里竟然又香又甜,細細一看原來是用板栗磨成粉砌成的。老漢的兒子靠板栗墻渡過了饑荒的事慢慢傳揚開來,人們紛紛效仿,在山上大量種植板栗樹,以防再次出現(xiàn)饑荒,于是就有了我們今天見到的板栗谷。

谷內(nèi)的板栗樹有的樹齡已達百年了。板栗樹全身都是寶:樹木是制作家具的良好木材;樹枝、樹皮可以提取烤膠;而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可以做成栗粉和糕點等,也可入藥輔助治療腎虛,故又稱為“腎之果”。板栗一般在每年的十月份左右成熟,那時您就可以來采摘板栗了。

在花區(qū),隨處可見的還有檀樹,多為黃檀,又名不知春,一年四季常綠,4、5月份開花,花為蝶形,花朵為黃白色。檀木一般生長在山路、溝谷、峭壁石隙處,檀木的材質(zhì)好是選做家具的良好木材。

游客朋友們,我的講解工作即將結(jié)束,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我的工作難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最后希望您能再次光臨花滿谷,詩滿澗,高僧坐云端的大珠山風景名勝區(qū)!

第16篇 鶴兜山休閑風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旅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鶴兜山旅游景區(qū)。我是珠江旅行社的導游_____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一起暢游鶴兜山,每個都市人的都向往遠離都市的塵囂,回到大自然的懷抱。進入景區(qū)我們有必要強調(diào)一些關系到該景區(qū)的環(huán)境保護和設施的愛護。路邊的鮮花不要采,野花也不要采,果實更別采!不要攜帶火種,不要吸煙。我希望大家配合支持我的工作!

現(xiàn)在,我們登山去,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仙鶴從很遠的地方飛經(jīng)此地,盤旋中但見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魚戲湖中,不禁被眼前美景迷住了,于是決定不再四處飄零,從此棲息在此地,在此安居樂業(yè),時至今日,千年仙鶴化作壽星公老人,屹立在群山之中,庇佑民眾,從此民眾喚作此山叫鶴兜山。我們右面兩個建筑群,一個是集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酒店。另一個就是世界500強外資企業(yè)偉創(chuàng)力集團的高尚住宅區(qū),往前走是充滿古色古香的醉茶館 ,閑時大家可以可約三五知己品茶聊天。

現(xiàn)在第一個映入我們眼前的是笑佛迎賓,俗話說:“出門在外,佛寶平安?!倍菆A而大,“大肚能容天下之難容之事”。,祈禱笑佛保佑大家笑口常開,天天都有好心情!我們繼續(xù)往前行,行走過程中請注意安全,現(xiàn)在映入我們眼前的第二個石雕是獅人共戀,從這面看到的是一只威武的雄獅,正展示它的威嚴,保護著這一方水土,讓其興旺發(fā)達!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觀賞,會讓您驚訝無比,一個東方美女正向您展示嫵媚的笑容,其實這也是我們?nèi)祟惻c動物和諧相處之象征,同時象征著結(jié)婚的朋友夫妻恩愛,和睦相處。好了,人往高處,我們繼續(xù)往前走……

我們現(xiàn)在所站的方位是第一階梯觀景臺,所謂站的高看得遠,站在這里我們可以觀望到整個新青科技園的全貌,看到它那生機勃勃的熱鬧景象。在這里我祝愿大家在事業(yè)上像現(xiàn)在一樣把目光放得更遠,事業(yè)興旺發(fā)達,更上一層樓……

好了,各位朋友,大家回頭看山的那一面,一塊凸中帶平的大石塊,頭部向下伸展,好象要奔向前方的天湖,我們稱之為神龜入海。我們把目光投向右方,大家想知道壽星老人身在何方?動動腦筋,發(fā)揮一下豐富想象力,呼喚老人和大家見見面,保佑大家長壽健康……

現(xiàn)在準備往山下進行觀賞,在途中大家要團結(jié)互助,注意安全。好了,下了山,又到平坦地段,右邊是尋寶地帶;前面五彩繽紛的睡蓮正爭輝斗艷,那是五彩蓮池,而周邊的花草如山茶花、山捻花、黃歧子等野生植物,是經(jīng)過園丁精心的栽培和修剪成型的。前面大家看到的是紅屋家園---動物的家,有時,您很不經(jīng)意就看見小兔子在山間覓食,小蜜蜂在花叢中辛勤勞作,鴿子在自由飛翔,您不必驚訝,也不要驚動它們;如果,您看到小雞在散步,小狗對你搖尾巴,記住要打個招呼哦!手中的美食別忘了分甘嘗味!又到重溫紅軍長征的記憶中,讓我們勇渡鐵索橋,大家要注意安全呵!現(xiàn)在已接近用餐時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下山到燒烤樂園野炊吧!

下午,大家有興趣的話,我們可在景區(qū)的另一區(qū)域進行參與性游戲及體育競技活動!

我們所來到的的地方是愛好遠動挑戰(zhàn)人的最佳之處,也是我們鶴兜園風景區(qū)的一個剛開發(fā)的旅游項目游客可盡情的去玩耍和嬉戲,游玩的項目有:攀巖,水上竹筏,高爾夫,網(wǎng)球,籃球。。。等,有的娛樂運動設施必須要有專業(yè)的教練的指導和保護下才能夠去實施去游玩。現(xiàn)在我們往回走在我們景區(qū)大門的左側(cè)是我們燒烤樂園,里面可以游玩竹筏,棋牌等娛樂項目,今天就讓我們就在這里盡情的吃燒烤去深深感受鶴兜山鶴兜山燒烤樂園的魅力。

最后希望大家能夠在鶴兜山吃好玩好真切的感受一會大自然所給予我們的天然風情,自然景觀,歡迎再次光臨鶴兜園,鶴兜園會再次給你最好的服務。

風景導游詞(精選16篇)

明月灣至龍進溪碼頭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您走進三峽人家風景區(qū)。我叫x x x,是各位的導游,很高興與大家相遇相識。在此我衷心祝愿峽江的青山綠水能帶給大家一份好心情,也希望三峽…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風景信息

  • 風景名勝導游詞(精選16篇)
  • 風景名勝導游詞(精選16篇)16人關注

    貴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的紅楓湖風景名勝區(qū)是連貴州本地人都十分愛去游覽的地方,它不僅僅因它的湖泊面積大更因它的湖上星羅棋步的小島而吸引著本地的外地的游客 ...[更多]

  • 風景導游詞(精選16篇)
  • 風景導游詞(精選16篇)16人關注

    明月灣至龍進溪碼頭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您走進三峽人家風景區(qū)。我叫x x x,是各位的導游,很高興與大家相遇相識。在此我衷心祝愿峽江的青山綠水能帶給大家一份好心情, ...[更多]

  • 風景區(qū)導游詞(精選16篇)
  • 風景區(qū)導游詞(精選16篇)16人關注

    明月灣至龍進溪碼頭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您走進三峽人家風景區(qū)。我叫x x x,是各位的導游,很高興與大家相遇相識。在此我衷心祝愿峽江的青山綠水能帶給大家一份好心情, ...[更多]

  • 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精選16篇)
  • 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精選16篇)16人關注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純愛旅行團,我姓盧,大家就叫我盧導游吧!今天,就有我?guī)Т蠹胰S龍風景名勝區(qū)。黃龍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松潘縣城東56公里,隔高聳的岷山雪峰與九寨溝相鄰。 ...[更多]

  • 山風景區(qū)導游詞(精選16篇)
  • 山風景區(qū)導游詞(精選16篇)16人關注

    鳥林在輝山腳下秀湖南側(cè)的一處溝谷之內(nèi)。這里三面環(huán)山,一面傍水,四周松林蒼翠,環(huán)境十分清幽。古人云:“云以天為路,鳥以林為家”,“鳥林”便名出此端。林園全部占地四萬 ...[更多]

  • 風景區(qū)的導游詞(精選7篇)
  • 風景區(qū)的導游詞(精選7篇)7人關注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們光臨平武——報恩寺參加游覽。我很榮幸能夠擔任您們的導游,陪同各位領略平武人文風光的神韻,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在美麗而神奇的平武 ...[更多]

  • 旅游風景區(qū)導游詞(精選6篇)
  • 旅游風景區(qū)導游詞(精選6篇)6人關注

    歡迎大家到靈山風景名勝區(qū)旅游觀光。到達景區(qū)之前,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靈山風景名勝區(qū)。靈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區(qū)。西臨京廣鐵路和107國道,與國 ...[更多]

  • 旅游風景導游詞(精選6篇)
  • 旅游風景導游詞(精選6篇)6人關注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參觀的是昭平湖風景名勝區(qū)。昭平湖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河南省魯山縣城西部10公里處,是依托原昭平臺水庫開發(fā)建成的年輕的風景名勝區(qū)。昭平臺水庫1959年 ...[更多]

  • 風景區(qū)旅游導游詞(精選5篇)
  • 風景區(qū)旅游導游詞(精選5篇)5人關注

    神農(nóng)壇景區(qū)位于神農(nóng)架木魚鎮(zhèn)南面六公里處的小當陽村,這是一個很有靈氣的地方,迎面矗立在神農(nóng)壇對面的絕壁經(jīng)過長年的風化作用,呈現(xiàn)出了形似奔馬、狀如流云的圖案,更為 ...[更多]

  • 神農(nóng)壇風景區(qū)導游詞(精選2篇)
  • 神農(nóng)壇風景區(qū)導游詞(精選2篇)5人關注

    神農(nóng)壇風景區(qū)的旅游導游詞神農(nóng)壇景區(qū)位于神農(nóng)架木魚鎮(zhèn)南面六公里處的小當陽村,這是一個很有靈氣的地方,迎面矗立在神農(nóng)壇對面的絕壁經(jīng)過長年的風化作用,呈現(xiàn)出了形似 ...[更多]

相關專題

導游詞熱門信息